天天觀察:字節變慢,OKR先“砍一刀”

發布時間:2023-02-19 06:04:33  |  來源:騰訊網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黃青春 題圖|視覺中國


(相關資料圖)

一路狂飆的字節跳動,正在從 OKR 層面“降速”( OKR 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會將公司戰略目標逐步、分級拆解為每個員工的工作目標,員工自下而上完成 OKR 進而推動公司目標實現)。

虎嗅獲悉,昨日( 2 月 17?日)字節跳動 CEO 梁汝波發布全員內部信,宣布最近一次雙月會從 3 月初調整到 4 月初,之后整體 OKR 周期將由雙月改為季度,公司級雙月會也改為季度會。

梁汝波在內部信中坦言,此舉目是在于:一方面公司現在大部分業務相對成熟復雜,雙月變化不明顯,回顧周期可以更長些;另一方面,集團業務快速變化,或者處于關鍵時期,可以選擇在季度中增加一次回顧和對齊會議;業務變化較慢,可以選擇兩個季度開一次會議,總體減少會議頻次后,也可以增加一些主題會議,讓討論更加深入。

另外,梁汝波強調稱:“內部也收到一些反饋,比如雙月會準備時間長(甚至有部門會排練),但信息增量少、有質量的討論少。公司需要通過加強字節范和領導力原則來直面這些問題。更注重會議效率,文檔清晰簡單,不堆砌材料,不包裝不走形式,做到求真務實、坦誠清晰。”

字節的 OKR 不 OK 了

事實上,張一鳴早在卸任 CEO 時便表示,當業務和組織變復雜、規模變大的時候,作為中心節點的 CEO 會陷入被動。“每天要聽很多匯報總結、做很多審批和決策,容易導致內部視角,知識結構更新緩慢。”

他認為優秀的組織應該由大量人才 + “充分 Context,少量 Control ”的管理模式構成,這樣能保證組織內交易成本最小,并且做出高質量的決策,釋放更多創造性。

然而,字節跳動高速擴張這幾年,其 HR 在脈脈、BOSS 直聘、智聯等所有招聘渠道風雨無阻的瘋狂招人,似乎字節跳動正成為一個無限吞噬人才的黑洞,組織規模迅速從幾萬人激增至十幾萬人——其“生長速度”連騰訊、阿里都為之側目,移動互聯網也完成了老 BAT 三足鼎立到兩超多強對抗再到新 BAT( ByteDance、Alibaba、Tencent )角力的版圖重塑。

但伴隨而來的便是快速擴張“惡化”的大公司病,其中,無效匯報、會議扎堆是顯性滋生的“副作用”之一。誠如一位字節跳動員工對虎嗅吐槽的那樣:“當員工以搶到會議室作為一天工作的最高成就時,你很難不去思考組織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圖源 | 視覺中國

在《晚點LatePost》報道中,2020 年字節跳動平均每個員工每年撐起收入,和其它科技巨頭達到 10 萬人規模時的人均貢獻收入相比,字節跳動基本墊底,且其人均產出連續三年都在下滑。

鑒于此,如何提升龐大組織的協同效率、如何優化“管線”管理成為擺在梁汝波面前的難題。

2021 年 11 月,字節跳動正式完成從“張一鳴時代”到“梁汝波時代”的權力交接,后者“主刀”了字節跳動組織架構大調整,實行業務線 BU 化(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成立六個業務板塊:抖音、大力教育、飛書、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

2022 年 7 月起,梁汝波在自己 OKR 中清晰了組織“去肥增瘦”的目標。具體落地,一方面是控制組織增速,據了解,彼時梁汝波 OKR 中明確管理層會根據業務形勢更新人力計劃,降低2022?~ 2023?年招聘計劃;另一方面,鼓勵各業務按照實際需要靈活調整 OKR 且應該給予更長的耐心。

如今兩年過去,字節跳動的工作節奏明顯開始放慢,例如工作時間變成一周工作五天的“1075”制度(早 10 點到晚 7 點)、例如取消大小周實現雙休,但這些只是在時間上給予員工更充分的自由度,但業務節奏絲毫沒有松弛——大廠員工分工高度精細化,早被馴化成一顆顆螺絲釘,一旦某個項目有人加班必然會關聯到其他人正在推動的工作,所以只能一個部門加班或者不加班。

要知道,字節跳動自 2012 年成立起就一直保持著大小周的工作傳統,以此每年擠出近 20 個額外工作日——公司陷在一種快速生產高速增長快速生產的死循環中,這必然會給員工帶來高負荷、長時間的工作承壓,以確保高效的執行力,外界一度將其歸結為字節跳動得以快速擴張的核心原因。

此外,很多大廠通過 “圈養”,最大限度緩和著員工的抵觸。拿字節跳動舉例,一位此前曾在大廠任職的資深HR對虎嗅說道:“營養豐富的三餐,下午茶、零食不限量供應,基礎娛樂設施配套齊全, 10 點后下班還報銷打車費,單身年輕人在這樣的職場環境只要安心加班掙錢就行了,換做其他公司這些破事兒誰給你兜啊?說句不好聽的,一群進不來大廠、渾渾噩噩混日子的人為目標清晰的大廠年輕人操心。”

不過,字節跳動生硬將國內工作機制、管理方式通過 TikTok 輸出到歐美市場已經遭到“反噬”——這也是中國企業出海經常犯的“老毛病”,即明顯低估業務本土化所面臨的壁壘。所以,無論英國還是東南亞市場,TikTok Shop 業務要想落地,必須充分尊重本土工作習慣、文化差異才配談“安身立命”。

至于國內市場,字節跳動之所以選擇取消“大小周”,一位大廠資深HR指出,“本質上還是成本與收益的綜合考量。在狂奔的年代,加班可以跑的比別人更快,加班帶來的收益蓋過了成本的投入。然而互聯網紅利殆盡后,單純的時間堆疊對業務產生的邊際收益越來越低,突破也越來越不易,甚至難以蓋過全民加班的成本。趨利的企業家們審慎考慮后決定取消大小周,還能落個好口碑。”

眼下,梁汝波再次從 OKR 制度動刀,一定程度上或將成為字節跳動業務風格真正的轉折點。

從“閃電戰”到“陣地戰”

毋庸置疑,張一鳴治下的字節跳動在“快速行軍、快速試錯、快速調整”策略下攻城略地,通過投資超 200 個項目(對外投資公司超400家,不乏Musical.ly、沐瞳游戲、Pico 等明星公司)將觸手伸到了企業服務、文娛傳媒、人工智能、保險經紀、數碼科技、教育培訓、醫療服務、房產服務等十余個賽道——為此,不乏文章和聲音對字節跳動過度推崇、“神化”,認為其可以無邊界擴張、發動無限戰爭。

拆解這200個投資項目不難發現,字節跳動投資訴求多是基于業務、技術的協同和補充,并迅速將外部資源嫁接到自身業務體系,以閃電戰的方式在細分賽道“軍備競賽”中達成數據反超,這亦是字節系過去在產品端總能“大力出奇跡”的邏輯之一。

截止 2022 年字節 200 余個投資項目

聚焦到具體業務,據媒體報道,字節跳動實現一個產品功能時,從準備上線到復盤最快只需一周,“小前臺”機動性優勢被充分放大;至于“大中臺”則更像一個從技術、用戶運營、商業化上協同支撐的運轉中樞,最大限度保證各個業務板塊協同效率和資源調配。

字節跳動“大力出奇跡”的打法在資訊、短視頻賽道撼動過 BAT,此后嫻熟利用流量倒灌使新業務快速起量。它的目的是將商業體中的人、團隊無限顆粒化,而它則變成“神”——但問題在于,以往字節跳動撬動的都是輕業務,嚴格意義上并未證明過線下能力。尤其‘雙減’政策落地使教育業務遭受重創,包括張一鳴心甘情愿“氪金”的游戲業務同樣缺乏亮眼的成績自證。

這些失利不會對管理層造成太大影響,但對業務團隊心態上影響并不小——因為此前這是一只‘戰無不勝’的隊伍,如今更多的資金、更優秀的人才卻沒啃下來。

現階段,字節跳動正加大資源傾斜的電商、本地生活無不是需要慢工出細活、深耕的業務,而字節跳動頻繁的業務復盤和急躁的業務心態非常不利于“重業務”落地——流量倒灌,大力出奇跡這些策略不適合重的業務,或者說打出來地基不穩,所以字節跳動在本地生活、外賣業務上的‘拉扯’,本質上是在自我突破。

虎嗅作者《深網》曾撰文指出,“當一家成長性企業專注于單一或相似賽道時,將每個業務都能用到的職能部分歸在公用‘大中臺’中確實能提高效率,建立快速迭代機制,且有利于創新業務的孵化成長;當多業務平臺進入穩定時期增長放緩,大中臺反而成了組織效率的拖累。”

所以,字節管理層是時候將業務慣性從全面擴張轉向戰略收縮,高速運轉的字節跳動也是時候考慮從“閃電戰”風格向“陣地戰”轉變了。

圖源 | 視覺中國

畢竟,相對于張一鳴領導下的野蠻擴張、四處出擊的“進攻式”發展戰略,梁汝波先要解決一個十余萬組織的治理難題。

在整個組織變革的關鍵時刻,張一鳴把指揮棒交給了梁汝波,字節跳動就像一塊構造精密的瑞士手表,數萬個齒輪帶動著整個巨大機體的正常運轉——一旦有空轉、甚至停止運轉的齒輪傳導下去,會導致走時過快或過慢,這都會浪費公司巨大的人力、時間及糾錯成本,梁汝波必須從根本上保證每個齒輪咬合傳遞“精準”。

總之一句話,一切改變當以字節跳動效益增長優先。

關鍵詞: 字節變慢 OKR先砍一刀 字節跳動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