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信助力打造了全國首個AI公共算力服務平臺——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該平臺致力于探索數字醫學創新、智能制造、智慧教育等產業領域的發展,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算力應用最佳實踐。
近年來,人工智能浪潮奔涌,中國電信在發展人工智能的道路上不斷進行前沿性的探索與實踐,照亮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之路,同時,也推動著自身的變革和升級。
【資料圖】
筑牢AI新基建,以優質的公共算力服務人民
算力撐起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脊梁。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表示,有必要有序推進AI算力網絡的頂層設計,優化和統籌布局算力網絡,實現算力數據和生態匯聚,奠定中國實現人工智能產業全球領先的基座。
中國電信持續科技創新,為人工智能領域筑牢算力根基。“十四五”期間,中國電信加快AI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預計將在“十四五”末達到16.3EFLOPS算力設施、20000+種AI場景算法并建設相適應的算力網絡。
目前,中國電信正依托天翼云進行人工智能4級算力的平臺建設:在全國6個大區建設核心的、大型的算力集群,承載全國大數據規模AI訓練和大規模云端數據推理場景;在31個省節點和部分重點城市節點,進行推理服務器和少部分訓練服務器的部署,滿足實時計算、需快速推理結果布控需求。
賦能AI產業,助力各行各業結構升級?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引領性力量,是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核心驅動力。聚焦金融、工業等重點行業,中國電信充分發揮視覺AI,大數據,5G等技術融合優勢,長期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
在金融領域數字化建設中,中國電信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打造高效智能、安全隱私、去中心化的金融可信基建新底座,為上層各類金融智慧化應用賦能。
在工業領域數字化建設中,中國電信在工業領域發揮5G全連接能力優勢,以工業視覺場景為突破口融合人工智能技術,搭建AI工業視覺開放平臺,打造視覺產品及能力,提供生產、引入、開放及運營管理功能。平臺結合5G定制網、天翼云,聚焦工業視覺數據匯聚、數據治理、5G+MEC邊緣管理和智能AI引擎,為客戶提供云網一體的端到端定制化產品、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
從滿足多樣需求的服務類產品到具備通用能力的平臺類產品,再到覆蓋各種場景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中國電信大數據和AI能力正在賦能千行百業。
加大研發,中國電信科創腳步不停歇
“成為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業,進入國家科技創新企業第一陣營,努力成為科技領軍企業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中國電信的愿景。在“兵家必爭之地”的人工智能領域,中國電信更是從未慢下腳步。據2022年三季度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個季度,中國電信實現總營收3578億元,其中核心服務收入3286億元,研發費用達59.1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1.4%。
在人才培養方面,中國電信投入了大量資源。公開數據顯示,僅2022年上半年,中國電信招募研發人員較2022年初增長46%。中國電信還承諾每年拿出5000萬元科創人才專項激勵基金,覆蓋個人、團體、單位、科技配套、重點項目等方面,全面激發了創新活力,提升了創新水平。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為信息產業的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中國電信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發揮云網融合優勢,不斷拓展智能、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5G生態,為客戶帶來更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