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4月29日電 題:中國電信董事長:國云建設取得突出進展
中新財經記者劉育英
在28日舉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云生態大會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致辭中表示,核心技術持續攻克、全棧云計算能力進一步自主掌控、基礎設施規模和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生態伙伴合作共贏,這些都表明天翼云作為國云的框架已經成型。
柯瑞文介紹,中國電信積極接應國資委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國云“自主可控、智能敏捷、安全可信、綠色低碳、應用牽引”五大特征,與產業鏈伙伴通力合作,國云工作取得了突出的進展和成效。
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中國電信與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中國誠通、中國國新共建天翼云科技公司,實現了天翼云全棧技術的自主掌控。相繼突破了云操作系統、超大規模計算調度、存儲引擎、分布式數據庫、大數據平臺等“卡脖子”技術。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規模化、綠色化水平邁上新高度。中國電信全面推進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2+4+31+X+O國云算力基礎設施,截至2022年底天翼云算力規模達到3.8Eflops,預計2023年底將達到6.2Eflops。
在與AI技術深度融合方面,智能敏捷成為國云能力新特征。中國電信建設了運營商首個基于高性能異構計算底座、提供“智算+超算+通算”一云多算的算力服務平臺;推出星河通用視覺大模型2.0,從垂直領域智能邁向跨行業通用智能。
此外,推進上云用數賦智,國云服務數字中國取得新成效;強化生態融合創新,云計算產業鏈合作共贏取得新發展。
柯瑞文表示,下階段重點從三方面推動國云再上新臺階:一是立足核心技術攻關,建立更加自主可控、更為牢固的國云技術體系;二是堅持應用牽引,建立更加全面、更為融合的國云服務體系,2023年天翼云收入規模預計將超千億元人民幣;三是強化產學研結合、集成創新,建立更為廣泛的國云生態體系。(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