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上海市分行各網點堵截電信詐騙犯罪第一道防線

發布時間:2023-04-04 21:48:19  |  來源:Finance有話說  

敏銳判斷,迅速反應。農行上海市分行各支行網點在日常工作中,關心客戶,及時發現詐騙疑點,守好了堵截電信詐騙犯罪的第一道防線。

近日,農行上海閔行吳涇支行對公客戶經理顧愛平收到對公客戶微信消息,客戶轉發了一個郵件截圖,郵件發件人為“農行總行上海吳涇支行”,郵件內容要求客戶添加對方QQ號,在線提供證件材料辦理賬戶年檢。

看到客戶消息后顧愛平立刻察覺異常。該郵件中有農行LOGO,落款還有紅色農行業務專用章,對于客戶非常具有迷惑性。但是農行從未以郵件方式通知客戶年檢,更不會要求客戶添加QQ號。吳涇支行果斷向警方報案,同時對公客戶經理顧愛平立即致電客戶,告知客戶此郵件為詐騙郵件,請客戶切勿相信,一旦企業信息泄露,很有可能會造成資金損失,引發其他潛在風險。對于需要年檢的單位,農行會通過固定電話聯系客戶,請客戶攜帶相關材料前往開戶網點辦理。聽了對公客戶經理的解釋,客戶恍然大悟。


【資料圖】

農行工作人員表示,當前網絡詐騙形式多樣,詐騙手段迷惑性強,對于任何需要提供個人或單位信息的郵件通知,請廣大客戶務必提高警惕,不要點擊不明鏈接。如有疑問,可致電官方客服電話95599進一步咨詢。

近日,農行上海閘北天潼支行成功堵截一起冒充銀行客戶經理電信詐騙,避免了企業信息外泄、資金受損。

3月20日,農行上海閘北天潼支行客戶經理接到公司客戶反映,該企業財務負責人接收到一封自稱銀行“何經理”的郵件,郵件內容大致為該客戶因未定期年審,為防止該賬戶功能中止,現應盡快前往開戶行做企業賬戶年審,并提供了QQ號讓其添加,聲稱會通過QQ發送年審資料給客戶,資料準備齊全即可辦理。

客戶收到郵件后發現所謂的”客戶經理“并非其所熟知的天潼支行對公客戶經理,遂致電銀行。經與客戶溝通核實,發現該郵件存在諸多疑點,郵件格式、落款、印章等均不規范。經查詢,該企業客戶賬戶信息完整有效,無需年檢,郵件所述情況與實際不符。銀行客戶經理與客戶耐心溝通,再三叮囑客戶謹慎識別,切勿隨意添加可疑人員QQ號,以防泄露企業信息。

農行上海閘北支行將持續推動金融知識普及,加強與客戶溝通聯系,提醒客戶不要輕信來路不明人員、不要打開可疑鏈接和郵件,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3月21日,一位古稀老人來到農行上海靜安曹家渡支行要求大堂經理為其辦理轉賬業務。老人提供了一份委托拍賣合同,要求匯款至某個人賬戶。大堂經理當即詢問老人是否認識收款人,老人表示不認識。原來老人家中有古董想要拍賣,通過網絡認識了收款人,對方要求先繳納6萬元手續費后方可進行古董拍賣。聽完老人講述,大堂經理果斷拒絕了其轉賬要求,并告訴老人有可能遭遇網絡詐騙,切勿一步步落入對方圈套。大堂經理立即向內勤行長進行報告。內勤行長判斷客戶疑似遭遇“套路拍”并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

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曹家渡派出所民警出警后與銀行工作人員根據《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四條“發現的潛在被害人,根據情況及時采取相應勸阻措施”的相關規定,耐心向老人解釋“套路拍”的詐騙套路,并極力勸阻他不要轉賬匯款。在一聲聲勸導中,老人感受到了蹊蹺,最終放棄了轉賬匯款,并對自己差點陷入網絡詐騙陷阱感到后怕。他在現場連連感謝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警銀快速聯動制止了他的轉賬行為,讓他避免了財產損失。

農行上海靜安曹家渡支行高度重視保護客戶資金安全,在加強網點員工風險防范意識的同時,不斷提升網點員工識別詐騙案件的應急處理能力,為客戶筑起一道資金安全“防護網”,用心守護好客戶的“錢袋子”。

3月29日上午,年逾70歲的蔣阿姨來到農行上海浦東御橋支行,提出要辦理K寶并希望提高網銀日轉賬限額至200萬元。

網點客服經理楊玄韜熱情接待了蔣阿姨,但發現蔣阿姨對提額后的轉賬用途說不清楚,且一直有他人通過電話遙控指揮蔣阿姨回答業務辦理中的信息核實問題。種種異常,引起了楊玄韜的警覺,立即將蔣阿姨疑似遭遇電信詐騙的情況報告了網點負責人吳新春,由其再次對蔣阿姨進行勸阻。但蔣阿姨言辭閃爍、話語前后矛盾,并堅持要求辦理提額業務。

見勸阻無果,網點負責人吳新春撥打了屬地派出所報警電話。不久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北蔡派出所兩名民警到達網點,進一步對蔣阿姨進行詢問與勸阻。原來蔣阿姨獨居上海,前些時日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位“炒外匯”的好友,看到該好友“收益”豐厚,蔣阿姨頗為心動,萌生了跟隨這位“好友”炒外匯的想法。在“好友”的不斷勸說下,蔣阿姨于今日來到銀行辦理K寶和網銀提額,并打算將K寶交給該“好友”,以便轉賬參與外匯交易。

民警與銀行工作人員一同向蔣阿姨宣傳了《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相關內容,并告訴蔣阿姨把K寶等銀行介質交給他人存在隱患,如被犯罪分子非法使用,出借人是要承擔相應法律后果的。同時,叮囑蔣阿姨,切不可輕信網絡好友,進行投資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正規產品,將自己的“錢袋子”看牢。經過長達1小時的勸阻,蔣阿姨終于意識到貪圖小利可能面臨的巨大損失,表示不會再輕易聽信網絡好友的所謂賺錢門路,守好自己的“錢袋子”,同時對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表示了感謝。

3月30日中午12時,一名男子來到農行上海自貿區東溝支行營業網點要求提高掌上銀行轉賬限額,大堂值班人員詢問其轉賬用途等信息,客戶聲稱需要馬上辦理一筆大額資金轉出,故需要提高掌銀轉賬限額。大堂工作人員按流程引導該客戶至網點客戶經理處開展盡職調查。面對客戶經理的問詢,客戶起先支支吾吾表述不清,經過一番溝通,最終表示是某“平臺”要求其通過掌銀轉賬至多個公司的對公賬戶,“平臺”會將資金統籌匯入客戶的“平臺賬號”參與“比賽活動”。客戶的此番表述引起了客戶經理的高度警覺,隨即通過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查詢收款公司的相關信息,發現均為今年3月份新設立的公司,判斷客戶資金交易涉及電信詐騙。

此時,客戶表示此前已向該平臺賬號“充值”了數十萬元,并堅持要求提高限額進行轉賬,情緒逐漸失控。為防止客戶資金損失擴大,客戶經理當即將該客戶引導至網點行長辦公室進行安撫,并撥打了社區派出所報警電話。等待民警到達期間,客戶經理與網點行長一同向其講解電信詐騙相關案例,客戶最終認清了騙局的真面目,放棄了提額與轉賬。民警到達網點后,客戶跟隨離開配合進一步調查,避免了二次資金損失。

農行上海市分行各支行網點將在未來,進一步提高網點員工風險識別能力,優化賬戶服務,深入落實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相關。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