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各式“紅包封面”是否可買?律師:選擇正規渠道,警惕電信詐騙和個人隱私泄露風險

發布時間:2023-01-28 15:52:06  |  來源:財經頭條  


(相關資料圖)

圖說:需收費的“紅包封面”種類繁多 來源/網絡截圖

農歷兔年春節,印有各種萌萌的“小兔子”圖案的電子紅包封面,廣受市民追捧。然而,也有不少網友表示,一些來自“朋友圈”和短視頻平臺的“紅包封面”,需要跳轉鏈接,在第三方平臺上購買后,才能使用。有的封面在購買時,還需要先“獲取個人信息”的權限才行。這讓他們不免對于自己的隱私安全表示擔憂。

封面花樣百出 購買需要“跳轉”

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她都有向親朋好友“發紅包”的習慣。“網絡時代嘛,手機變得越來越方便了,我更加習慣在微信或者支付寶上給爸媽或者老朋友發個紅包,熱鬧熱鬧,討討口彩。”張女士還在刷小視頻時發現,小視頻博主推薦的一些電子紅包的封面“五花八門”:既有充滿濃郁“中國風”的書法和春節喜慶題材,也有一些網友自繪的“萌兔”造型,各種憨態可掬。“我詳細了解后發現,原來,這些都是要付費購買的,有的還不便宜。除此之外,但是,這些平臺靠譜嗎?我表示懷疑。”

記者打開張女士發來的小視頻后看到,從構思、造型到顏色搭配來看,確實比起一些軟件“自帶”或者“默認”的封面,要活潑可愛了不少。記者點擊購買鏈接后,界面馬上“跳轉”到了一家微信“微店”,這些形態色彩各異的紅包封面,在店內被標價9元至19元不等。記者試圖與店家客服取得聯系,對方卻遲遲沒有應答。

選擇官方平臺 警惕電信詐騙

那么,從這些渠道購買“紅包封面”,究竟是否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呢?對此,上海善法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秦裕斌直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節日的電子衍生產品也應運而生。不過,消費者在購買類似的產品前,還是要擦臉眼睛,避免財產和個人隱私泄露。

秦裕斌建議,一是要選擇正規的渠道,“如果是微信、支付寶等官方的活動或者售賣渠道,那基本是可以信賴的。不過,也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假冒的平臺的情形。”;二是謹防電信詐騙。不少不法分子瞄準消費者有“貪小”心理,會故意安排一些誘人的“話術”或者“免費活動”,來套取市民的個人隱私信息,從而造成進一步的財產損失。“這點也不可不防。總之,不要輕信第三方鏈接,也不要相信‘天上掉下的餡餅’,謹慎打開來路不明的網站,更不要輕易授權或填寫個人信息。”

新民晚報記者 徐馳

關鍵詞: 個人隱私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