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電信詐騙不能單打獨斗 世界快資訊

發布時間:2022-12-14 06:05:32  |  來源:財經頭條  


(資料圖片)

自本月起,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系統、完備規范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的法律,備受業界關注。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法律進一步細化和明確了相關主體或平臺的責任,加強預防,突出群防群治,推動源頭治理、全鏈條治理,形成協同打擊治理合力。

如今,手機接到騷擾推銷類電話,似乎已成家常便飯。其中,一些電話詐騙更是讓不少人中招、受騙。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專題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1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審結網絡詐騙類案件超10萬余件,總體呈上升趨勢。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常常與人們生活需求密切相關,如辦理貸款、發布虛假招聘、征婚交友、捏造網購問題等。針對詐騙手法“蹭熱度”、詐騙形式多樣化、詐騙對象精準化等特點,必須加強電信網絡詐騙的綜合治理,推進金融、通信、互聯網等行業治理,夯實各方面治理責任。

反電信網絡詐騙重在前端預防、源頭治理。夯實平臺治理主體責任是其關鍵環節。大多數互聯網平臺處于犯罪鏈條最前端,在防范詐騙風險上具有與生俱來的技術優勢。平臺當主動擔負起主體責任,助力源頭治理預防電信網絡詐騙,鏟除犯罪滋生土壤,維護網絡空間秩序。

對此,一方面,應落實主體責任和平臺義務。企業要健全反電信網絡詐騙的內控制度,完善平臺服務,幫助用戶提升反詐意識。目前,不少平臺推出具有防騙反詐功能的技術服務,處置涉詐風險賬號,加強不同場景的防騙提示,值得進一步推廣。

另一方面,應強化群防群治,加強平臺治理協同效能。近日發布的《2022年電信網絡詐騙治理報告:以短視頻平臺為樣本的研究》提示,目前涉及短視頻平臺的電信網絡詐騙,有90%的比例會引流至第三方社交平臺。因此,筑起防騙反詐網需要建立各平臺間的責任協同機制,完善功能互通,加強跨平臺、跨部門的綜合治理。

一個籬笆三個樁。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發生的信息鏈、資金鏈、技術鏈等,靠單個平臺“單打獨斗”難以徹底打擊違法犯罪。這需要各平臺聯手,同時加強與公安機關等執法部門聯動配合,唯此才能實現精準防治,為社會治理貢獻平臺力量,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李萬祥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

關鍵詞: 單打獨斗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