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兩會的到來,各地的企業家們紛紛出謀劃策,尤其是像是自帶熱搜體質的董明珠更是如此,每次說話都能被放大到變成新聞標題,比如今年兩會再次提到的將個稅起征點提至1萬。隨著如今生活需求的不斷加大,提高工薪階層的個稅起征點,是降低這部分人群的經濟壓力,增加其幸福感指數的。
而作為董明珠女士帶領的格力電器,如今也是頻頻上新聞,尤其是在2月20日的時候,格力宣布了2022年中期權益分派方案,而其中高達56億的分紅再度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畢竟對于很多企業來說,這幾年別說分紅了,能干下去就不錯了,而格力的大規模分紅就導致全網的注意力都到這了。因為對于所有人來說,一家企業能分錢,那么說明這家企業是賺錢的。
【資料圖】
然而,在吸引全網注意力的時候,一些不合時宜的話語出現了,比如“格力停止分房了”、“董明珠言而無信,員工一人一套房沒見著”的言論再次出現在各個社交平臺的評論上等等。對此說法,董明珠女士也進行了回應,“這些惡意的言論不會動搖我們的決心,也不會干擾到我們的正常運行?!?/p>
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早在2021年的時候,就有格力的員工曾經吐槽,那就是來格力五年了,但是企業還是企業,而房子還是企業的房子。對此,董明珠曾經霸氣回復,你來公司五年,為什么不想想沒有分到房子呢?
按照董明珠的表示,2021年格力分房3700套,都是分給優秀員工的,其余的人都要耐心等待。在2018年的時候,當時格力總共投資20億元修建人才公寓,占比面積近8萬平方米,并且這個人才公寓小區還涉及到了商業中心、幼兒園、鄰里中心等生活娛樂設施。
而之后這兩年,格力再也沒分過房子,而分房的數字就截止到了2021年的3700套房子。對此董明珠曾表示,第一批3700套房子分了后,主要還是受到這幾年環境的影響。但是,對于格力來說,8萬人的總員工,3700套與這個員工的數量,可謂是相差甚多,想要真的實現“8萬格力人,一人一房”的承諾,如今來看真的很難實現的。尤其是,像是這兩年格力的財報上表現并不好,導致公司的業績基本增長要停滯了。
說起格力,在2017年的時候,當時格力的營收達到1500億元,而2018年再次創下來近些年最好的業績2000億的營收規模,增速33%。但是,在后續幾年中,格力開始走到極限,增長緩慢,線下渠道受到疫情沖擊,在2020年的時候,空調龍頭的位置拱手相送,成功被老對手美的集團拿走。并且,不光是空調行業被對手超越,隨著美的電器這些年的布局多元化發展,包括各種品類都被超越,而到了2021年的時候,美的集團甚至創下了3434億元的營收規模,而對于格力來說,老對手的營收是自己的2倍,可謂是難上加難。
對于一直主營空調的格力來說,在去年的時候,董明珠在格力年度業績報告上曾表示,格力在過去30年的時間,被空調綁架了。隨著房地產市場不再輝煌,空調市場飽和,在空調方面,哪怕是你做得再好,一個家庭也不會1年重新買一臺空調吧?哪怕是格力的空調再好,如今也開始零售規模下降了。
那么,在空調行業發展到頂的時候,轉型發展多元化該怎么辦呢?而對此在兩會前的時候,董明珠曾經在珠??偛空匍_媒體采訪會,對此作出了表示。
董明珠表示,如今格力已經從“好空調格力造”,到如今“好電器格力造”轉型成功了。格力開始全面轉型從單一空調到全品類家電的發展,如今格力在多元化發展上有了清晰思路,包括全品家電、智能裝備、甚至新能源板塊,都在全面發展。
尤其是像是原來格力投資的銀隆,如今改名格力鈦,在新能源方面開始走出自己的道路,想把它的儲能技術研究到冰箱上,比如冰箱突然斷電能確保一個星期的保鮮等等,也是為了解決消費者的痛點。
而在去年的時候,格力的多元化發展上又多了一個新的產業,那就是預制菜領域,而對此,董明珠表示,格力要做預制菜的裝備,包括冰冷凍技術的支撐和研究不需要防腐的保鮮技術等等。而格力投資的預制菜產業園,要實現無人化配套,全是智能無人自動化工廠。
而在另一邊,針對格力電器這幾年渠道銷售方面的改變,包括線下經銷商的出走,也讓很多人驚訝不已,而董明珠對此也表示,要全面打通線上線下的渠道發展。因為曾經開通線上渠道后,確實觸動了部分經銷商的利益,所以導致經銷商出走屢有發生,但是她認為線下門店的體驗是現線上不可替代的,不會造成線下門店的消失。
而今日,關于#董明珠稱她工作就是生活也幸福#的詞條也登上熱搜,她表示,自己的個人生活就是工作,在格力工作了32年,除了睡覺的時候不想格力,剩下的時候只要睜開眼都是跟格力相關的,而這就是她的幸福。
近些年,格力在股市的分紅超過上千億元,但是,在外界看來,格力多元化嘗試的很多失敗,都是歸結于董明珠是格力最大的障礙。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董明珠也沒有如今的格力,那么在哪來的上千億元的分紅呢?
所以,你認為如今的格力在董明珠的帶領下,還能否再創輝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