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01
(資料圖)
中選后棄權!剛剛,一械企被重罰
剛剛,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了一則通知《關于取消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中選資格并將該企業列入違規名單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2月8日,上海市人工晶體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已公布,但據本次《公告》了解,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提出放棄中選資格的申請。
因此,根據《上海市人工晶體集中帶量采購文件(SH-HD2023-1)》有關規定,現取消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中選資格,同時將其列入“違規名單”。
同時,暫停該企業自2023年2月16日至2025年2月15日所有人工晶體類產品的采購資格及醫用耗材新產品在本市的申報掛網資格。
也就是說,未來三年這家企業所有人工晶體類產品以及其他耗材新品都無法在上海掛網銷售。不僅如此,企業被納入“違規名單”后,對于其他地區的采購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據官網了解,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注冊資本8000萬元,是一家專業從事醫用生物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企業中選后放棄資格呢?目前官方尚未透露,企業方也暫未能聯系。
02
國家局通報:中選后棄權將重罰!
近三年以來,耗材集采擴圍增速,多的是為中選而殺紅眼的企業,但中選后放棄的也不是沒有。
2021年,在江蘇省第四輪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聯盟帶量采購中,威高子公司山東威瑞外科醫用制品有限公司就曾在中選結果公布后放棄了中選資格,但據了解是因為企業理解錯了報價規則,不得不放棄資格。
當然,除了不可抗因素,為防止“惡意低價競選”后棄權這類行為,國家也制定了相應的處罰機制。
據國家醫保局《醫療保障法(征求意見稿)》第五十八條指出:“企業中標后無正當理由放棄中選資格、不及時簽訂購銷協議、不履行供貨承諾、未按協議約定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供貨?!庇舍t療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限制或中止相關醫藥企業或相關藥品、醫用耗材參與集中采購的資格并予以公告。
因此可以看到,本次《公告》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將企業納入“違規名單”并暫停采購相關耗材及其他新產品的掛網資格。
三年“缺席”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這都是不小的損失,在集采滾輪不斷加速之下,一步踏空將步步落后。
03
降幅有限!“全國集采”在即!?
據《上海市人工晶體集中帶量采購(SH-HD2023-1)中選結果》了解,此輪上海人工晶體帶量采購共計44個產品中選,強生、愛爾康、卡爾蔡司、博士倫、愛銳科技等多家知名企業包含在內。
而杭州協合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是以989元中選的“非散光-非球面-非預裝”人工晶體。
眾所周知,人工晶體已是全國帶量采購覆蓋率最高的品種之一。
但從已公布的集采結果來看,目前人工晶體市場仍由外資企業主導,因此集采降幅非常有限。
以本次上海市為例,人工晶體約定采購量排名前8的產品均為進口,非散光-球面-預裝最終降幅僅為9.63%,豪雅醫療更是一分未降。
哪怕是在聯盟集采中,降價效果也依舊平平。2021年11月,京津冀“3+N”聯盟啟動人工晶體(硬晶體除外)帶量聯動采購,雖然最終在此前平均46.4%降幅的基礎上再次降低16.91%,但相比其他耗材動輒80%-90%以上的降幅,人工晶體集采降幅至今仍有待加強。
因此,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晶體會被納入到國家集采中。
事實上,這的確有可能。
2023年1月12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人工晶體類、介入類及骨科類醫用耗材信息集中維護工作的通知》,這一則通知也再次被行業解讀為人工晶體有望在今年完成國家集采。
人工晶體能在全國率先完成降價,足以證明其有被集采降價的必要。而論“以量換價”威力,恐怕沒有誰敢質疑國家集采的能力吧?
就目前而言,我國人工晶體相關手術量遠不及國際水平,高端市場被進口產品壟斷,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但隨著國產品牌技術水平的提升,帶量采購將其性價比更高的優勢凸顯,無疑將帶給國產品牌更多的市場機會,但這同樣取決我們的產品、技術能否達到國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