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融灣強音 拼出振興新貌|今日訊

發布時間:2023-06-04 22:06:08  |  來源:南方日報  

5月24日,深圳市威富集團威富通信技術年產值10億元項目,在海珠(豐順)產業轉移工業園正式動工,鏟下第一鍬土。

“支持家鄉建設責無旁貸,回鄉投資興業正當其時。”在動工儀式上,深圳市威富集團董事長張少林定下了一個目標: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設速度,力爭今年10月實現投產,盡快發揮產業項目效益,為豐順經濟高質量發展、梅州蘇區融灣發展作貢獻。


(相關資料圖)

產業是發展縣域經濟的根基,推動縣域經濟駛向高質量發展“快車道”,開年以來,梅州豐順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嚴格按照“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要求,毫不松懈把重點項目建設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助力豐順建設蘇區融灣振興發展先行區,加快推動豐順振興發展。

企業投資有信心,重點項目有進度,產業園區有新貌,縣域發展有后勁,更多的發展之“新”在豐順大地相繼解鎖。

不斷開創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豐順發出融灣強音,全力拼出振興新貌。

●南方日報記者黃培強通訊員鄭坤

搶抓機遇

1—5月簽約8個項目計劃投資37.6億元

和過往回鄉的行程稍有不同,這一次,張少林決定和家鄉豐順來一場高質量發展之約。

“每次回鄉都能感受到家鄉發展和變化,對此自己感到由衷的高興與自豪,心中逐漸萌生回鄉投資的想法。”張少林說,項目從簽約到動工,短短兩個月,梅州市、豐順縣的干部主動擔當,協助企業走流程,幫助企業解決動工難題。

“深深感受到高效優質的梅州服務和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在張少林的講話中,有一點反復被提及:《支持梅州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振興發展總體方案》的出臺,讓梅州蘇區發展的后勁更足。

這一點,透露出的正是豐順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梅州舉全市之力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下稱“蘇區融灣先行區”)。

“積極承接產業有序轉移,確保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跑出豐順速度。”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配合推進G235國道綜合提升改造。”

“積極對接蘇區融灣、縣域發展和專項債等優惠政策,著力謀劃一批提升基礎設施、加強產業配套和新型文旅休閑的項目。”

……

對于豐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是什么?這一問題的探索,豐順方向明確態度堅定:爭當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主力軍。

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爭當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主力軍,豐順不等不靠,奮起直追,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堅持“抓招商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理念,舉全縣之力開展“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工作。

一方面,豐順搶抓蘇區融灣先行區的政策機遇,用好《梅州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若干措施》“1+4+1”產業扶持政策,《梅州市鼓勵類產業企業專項補助實施方案》和《梅州市高端緊缺人才認定補助暫行辦法》,與全市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另一方面,豐順做好自選動作,形成“人人都是招商員”的良好氛圍,印發《2023年度豐順縣招商引資任務安排》,壓實17個鎮(場)和縣直各部門工作責任,全力推動全縣“大招商”“招大商”。

千方百計加大產業招商引資力度,破解縣域產業鏈短之困,豐順按照“上游招下游、下游引上游、補齊產業鏈”思路,編制招商引資“三圖一庫”。

“包括豐聲計劃、立訊體系關聯企業招商圖譜、綠色飼料產業聚集招商圖譜、豐順鄉賢企業資料庫等,通過實施精準靶向招商、精準招商,切實提升招商效率。”豐順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主任張哲介紹,目前已收集到約280家鄉賢企業相關信息和數十條招商線索。

“威富通信技術項目是高端智能制造項目,規劃用地約120畝,首期70畝,計劃總投資15億元。”張少林介紹,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0億元以上、年繳稅5000萬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以上。

狠抓“打糧食”優質項目精準招商,壯大發展優勢產業,豐順招商引資成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開年至今,豐順縣黨政主要領導帶隊到粵港澳大灣區和浙江、上海等地開展招商項目洽談31批次。1—5月,全縣共引進新簽約8個項目、計劃投資總額37.6億元,已動工7個項目、實際投入資金超2億元。

“目前,豐順縣在談項目主要有4個,計劃投資金額合計約47.65億元。”張哲表示,將繼續按照工作部署,強化調度、緊密跟蹤,力促重點意向企業加快簽約、加快落地。

實干爭先

一季度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比增45.3%

四次技改,給生產帶來怎樣的變化?在豐順培英電聲的前裝事業部生產車間,四條忙碌運轉的SMT生產線中藏著答案。

“在不斷的技改升級中,產品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直通率可以達到98.5%以上。”培英電聲行政經理徐陶直言,得益于良好的產品質量,公司贏得穩定的客戶,逐步開拓新的客戶。“目前訂單逐漸增多,預計產能上半年同比增長5%到10%之間。”

日前,全省2022年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項目培育入庫名單公示,豐順縣電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榜上有名。通過技改轉型升級不斷完善配套制造能力,加快研發新產品,正成為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寶。

廣東省雙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十科技”)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智能自動化非標設備的廠商,通過為下游企業專業定制自動化設備,利用標準化的機械模組設備代替人工,助力客戶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在一季度,公司業績有了明顯的增長。

“一季度完成了全年30%的業績增長目標,處于一個合理的增長空間。”雙十科技總經理助理董勝偉說,公司正在加快提質擴容步伐,爭取實現更大的突破。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是支撐地方經濟快速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導力量。

全力推進現有工業重點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建設,豐順鼓勵企業加快工業投資、實施技術改造、數字化升級,加強工業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建立“駐企特派員”服務機制,推動工業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把更多“打糧食”的項目納入動態項目庫管理,著力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后勁。

一季度,豐順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5.3%,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億多元,同比增長60.3%,工業拉動GDP增長5.2%。

“以高質量發展為指引,不斷暖企助企,加大惠企政策宣傳,鼓勵企業加快工業投資,實施技術改造、數字化升級改造。”豐順縣科工商務局局長陳志國表示,豐順正逐步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之路,大力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

豐順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的背后,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5月4日,廣東訊源營養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揭牌成立,標志著豐順縣又新增一“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截至目前,豐順全縣累計有3家“廣東省博士工作站”。

推進制造業當家、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人才是關鍵。豐順政企合力、發力,助力打造更具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人才高地,引進更多優秀的科研人才和團隊。

“充分發揮筑巢引鳳的載體作用,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動科研成果轉發,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企業。”廣東訊源營養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博士工作站”的成立為新的起點,全面提升豐順縣綠色飼料產業的研發技術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豐順縣域經濟的發展并不是局限于當地的。

今年,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全面恢復實體展。豐順培英電聲、廣東泰昌科技、廣東萬圣科技、豐順泰雅達實業、豐順匯盛電子、梅州銘海車業6家豐順企業參加第一期展會,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向更大的舞臺推介豐順制造,加快豐順開放腳步。

厚積薄發

打造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工業新城

經常來往海珠(豐順)產業園的司機劉先生,總能感覺這個園區正在發生變化。“環境更美了,道路上的車輛更多了,來往的人也更多了。”

開展海珠豐順對口幫扶工作以來,海珠豐順對口幫扶工作隊不斷優化對口幫扶工作目標和思路,堅持“一盤棋”推進幫扶工作見行見效。“將更多大灣區優質的資源和理念帶到豐順扎根,幫助豐順擴大發展‘朋友圈’”是海珠豐順幫扶工作的重要理念。

用好幫扶力量,秉持“以經營城市的理念經營產業園”的發展思路,豐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海珠(豐順)產業園和國際聲谷、萬洋眾創城、電子電聲智慧產業聚集園“一園三平臺”。

“通過建設產業平臺,做強做大智能制造、電子電聲、綠色飼料、生物醫藥、鋼鐵等主導產業,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集群。”豐順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廣州海珠(豐順)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主任王寧州說,今年第一季度,豐順園區工業增加值實現增長54%,實現“開門紅”。

俯瞰園區,水、電、路及公共服務配套等硬件設施日益完善,產業園區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加快推動工人文化宮、人才公寓、園區配套服務中心建設,為企業家和員工營造像家一樣的創業環境、發展環境、務工環境。”在新一年的園區工作計劃中,園區硬件設施建設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按照“三年工程瞄準兩年干”的要求,豐順加快實施“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完善園區功能配套,全方位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打造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工業新城。

作為“園中園”的萬洋眾創城,致力于打造集制造研發、倉儲物流、生產生活配套、金融服務和智慧園區管理于一體的制造業集聚平臺,通過有效解決大型園區招商難、管理難、服務難及中小企業入園難等問題,可為200至300家中小企業提供發展空間。

“我們項目按照規劃分兩期建設,當前推進的是一期北部地塊。北部地塊19棟廠房全部竣工驗收,33家企業進駐,工人宿舍和商業綜合體等配套設施正在不斷完善中。”廣東(豐順)萬洋眾創城招商總監李智偉向筆者介紹,目前,首批進駐企業已有5家投產,7家正在裝修,預計今年年底有18家企業投產,到明年年底有30家以上企業投產運營,重點涵蓋了電子材料、五金機電、塑料制品、智能玩具、裝備制造、休閑食品等產業。

相隔不遠處,人才公寓的建設迎來關鍵節點。

“目前我們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到第15層,預計6月中下旬封頂。”施工單位負責人彭羅達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可全方位滿足入住人才生活需求,將助力豐順解決人才“引育留用”等問題,為打造產業集聚、人才招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此外,打造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工業新城,豐順還著重提高工業用地容積率和畝均產出效益,形成以“畝均論英雄”的園區發展政策體系,強化資金、土地、人才、技術等要素資源投入保障。

記者觀察

為高質量發展

聚集更多要素資源

5月12日,豐順縣全縣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

5月19日,豐順縣“3+5”服務專項行動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

兩場不同的會議,內容頗為相似,指向營商環境,要求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豐順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全力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奮勇爭先,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奮力推動營商環境大提升,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在全縣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

在威富通信技術年產值10億元項目動工儀式上,張少林談起投資緣由,同樣提到了營商環境。“行政審批事項100%網上受理,100%網上辦結,最大限度壓縮審批環節,精簡審批材料,提高審批效率,讓企業家們切切實實感受到便民的政務服務和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說到底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提升軟實力的過程,也是集聚資源要素、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過程。

當前,豐順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后勁足,但也存在不少短板。一是縣域經濟發展差異化特色化不夠明顯,具有豐順縣域發展特色的產業并不突出;二是相關的配套設施仍需加強建設,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所需資金缺口大,配套、征地資金短缺;三是用地問題制約企業發展。受土地調規指標不足影響,部分招商項目難落地,園區規劃建設用地接近飽和;四是城鄉融合發展仍在探索階段,潛能需要進一步釋放。

發展,是不斷向前的,不斷解決問題的。為高質量發展聚集更多要素資源,豐順要聚焦高產出土地、高質量人才資源、高精尖技術。

聚焦高產出土地,要進一步樹牢“發展思維”,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以城區提質擴容,以園區提檔升級,以“畝均論英雄”謀劃縣域經濟發展,用好改革關鍵一招,賦能高質量發展。

聚焦高質量人才資源,要進一步聚集人流、人氣和人才,打造專業化、市場化、產業化、信息化人才發展全鏈條全周期服務體系,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進而帶動資金、技術、知識等要素集聚,向創新要動力,向創新要成效。

聚焦高精尖技術,要進一步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采取“技術并購+自主研發”等方式提升綜合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做優營商環境,做強產業平臺,做長產業鏈,逐步發展起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成為縣域經濟的“領頭羊”,帶動產業發展提質擴容,同時,謀劃發展農產品加工、農業微生物、文旅康養、農村電商等優勢特色產業與新業態。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