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劇風頭正勁,從2017年一鳴驚人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到今年口碑不錯的《他是誰》《平原上的摩西》,懸疑題材受到了觀眾、制作方、出品方等多方青睞,成為劇集中的大熱門。由此可以看出,懸疑類劇成為各平臺和觀眾的心頭好。
而近幾年隨著發展和平臺的布局,懸疑劇呈現出的特征趨勢變化有三個方面:電影團隊「大舉入侵」懸疑題材劇集;每年產量逐漸增多口碑逐漸提升;內容形式更加精良多元。這樣的變化讓本就「卷」的懸疑劇市場進入「卷中卷」階段,從這些變化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到懸疑劇這一品類的最新趨勢和變化原因。
(資料圖)
產量增加口碑提升
帶有強烈先鋒氣質的高口碑懸疑劇,曾怒刷了一波存在感。當下,懸疑劇場遍地開花,開機數量直線上升,高口碑懸疑劇成為各平臺打造劇集品牌的“王牌”。懸疑劇飛速發展并非一兩年的事。事實上,自從2017年《白夜追兇》播出后成為爆款黑馬,懸疑劇的巨大發展潛力就被各大片方發現和挖掘,質與量就有了連年上升的趨勢。
根據云合數據近幾年的統計來看,2018年全年,首播懸疑劇共有47部;到了2019年,全年首播的懸疑劇暴增至55部;到了2020年懸疑劇的上新數量進一步提升,共70部,同比增加15部。
2021年根據云合數據顯示該年上新國產連續劇中,懸疑劇的部數及有效播放占比分別為14%和12%,數量上和有效播放量上雙雙超越了偶像劇和年代劇;到了2022年這個數據就擴大到14.5%和18%。而從各大平臺的儲備來看,今年懸疑劇的數量仍然十分驚人。
同時,懸疑劇的口碑和社會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中。頭部懸疑劇在2020年越做越好、口碑普遍大躍進的趨勢是明確的。比起一些在及格線邊緣徘徊的作品,據不完全統計,去年豆瓣評分7+,數量多達12部。有《風起隴西》《開端》《唐朝詭事錄》三部劇集入圍,豆瓣評分分別為8.1分,7.9分和7.9分。今年第一季度《平原上的摩西》《他是誰》也取得了不錯的7.7分和7.6分的豆瓣評分。
量變產生質變
幕后從業者全面升級
除了產量的提升,其各項“硬件”也在升級,較明顯的一點是電影班底越發頻繁地現身其中。從2017年,管虎、陳正道、王小帥等電影導演、電影團隊紛紛入局劇集領域與平臺合作,懸疑題材就成為最受電影導演青睞的類型。電影導演的入局讓懸疑劇集產業逐漸呈現出新變化,越來越多的觀眾會用“電影質感”來夸贊一部劇集的高質量,電影導演加盟也成為劇集宣傳上一個賣點和“底氣”。
由于載體不同,劇集導演往往會使用固定創作模式拍攝作品,為了趕進度,導演的任務是將內容重點信息交代清楚,所以有些鏡頭可以快速用標準化的方式處理,少了很多創造力與藝術處理。而電影導演會更注意光效、構圖,以及道具、美術、化妝等各個細節把控。例如,路陽導演的古裝懸疑劇《風起隴西》中,自然光線幾乎貫穿始終。很多光源都來自于自然光,雖然這樣的亮度在影視劇中很少出現,但是卻提升了《風起隴西》的電影質感。
另外懸疑題材之所以受大導們歡迎,是因為懸疑劇人物關系復雜,探討人性的主題更有“影感”,這也正是他們所擅長的。例如王小帥執導的《八角亭謎霧》,把懸疑劇拍成了“文藝范”的家庭倫理劇,這部劇在王小帥導演的掌控下,呈現出太多反懸疑、反類型的特質,沒有立刻樹立人物特性,而是慢慢鋪展角色內心世界;沒有高概念懸疑的正邪雙方對立模式,主線是破案,但內里仍是展現家庭和社會的復雜性,其實是在延續他執導電影中最常見的家庭母題。
電影人入局劇集市場本就是一次互相成就的“商業與藝術”合作,一個提供資源與平臺,一個負責技術與創作。可以看出,電影導演拍劇首先是尊重品質,其次是創新的突破和冒險的精神。越來越多加入電視劇創作的電影導演,會給國劇創作帶來更加多元的創作方向和形態,為催化電視劇工業化提供了一條捷徑。
形式更加多元
懸疑類劇之所以發展勢態迅猛,離不開其多元化、差異化的發展步伐。此前國產懸疑劇中最常見的單元刑偵劇的形式出現。雖然是老一套的警匪故事外殼,但隨著偵查技術的進步,許多新元素的融入和IP宇宙的建立,讓破案過程打破常規,變得新鮮有趣。
例如懸疑劇中《白夜追兇》和網劇《唐人街探案》因為IP熱度和高質量制作水準吸引起了不少關注度,兩部劇的制作團隊也開始有意識地打造“影視IP宇宙”概念。《唐人街探案》承擔的是電影衍生劇的功能,以“唐人街第一神探”唐仁的徒弟林默為主角,既在劇情案件上獨立于電影,又在人物角色關系上與電影高度相關,這套“漫威電影宇宙”式打法,成功吊起了觀眾的胃口。《重生》則是以《白夜追兇》兄弟篇展開的。故事同樣發生在虛擬的“津港市”、都和潘粵明飾演的關隊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敘事背景又是相對獨立,可以看出主創鋪開“白夜宇宙”的野心。另外優酷也牽手紫金陳,要在5年內打造10部精品懸疑劇,形成“紫金陳宇宙”。
從近幾年懸疑劇的內容特點來看,“懸疑”與“男性”的關鍵詞綁定已經松動了不少,出現了為數不少“女性向”特征明顯的懸疑劇——《迷霧追蹤》《江照黎明》等均屬于此類。《迷霧追蹤》不僅在每個案件中設置了女性議題,更將女警察作為主角的探案視角,讓女主陷入了家庭和事業不能平衡的女性困境。工作中的她能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但面對家庭的難題,卻束手無策,從而引起觀眾深入探討。而《江照黎明》在女性主義的表達上更為大膽,更加深入,它以懸疑和精彩的敘事方式將家暴的話題婉轉地推向了極致,將現實生活中女性面臨的困境和束縛都呈現在每一個角色身上。
另外懸疑劇中還有些“另類”,比如《平原上的摩西》作為一部懸疑劇,顛覆了傳統劇集樣態,創新性推出6集篇幅的迷你劇形式,劇中沒有一個硬核的兇殺高能開局,也沒有緊張燒腦的反轉情節,反而呈現出一種生活化的文藝片敘事風格,嘗試挑戰觀看懸疑劇的心理。《未知生物》則將90年代的青春懷舊時代,黑色油污狀的怪物入侵帶來的詭異感,科幻、環保、青春的要素被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國產劇中非常少見的風格。
總結
縱觀整個市場,懸疑劇市場仍是兵家必爭之地,各大平臺雖然打法不同,但都有爆款作品頻頻涌現。而產量增加、制作提升、推陳出新也是保證懸疑劇品質的關鍵因素,這樣的“內卷”或許對平臺和資方來說是非常殘酷的,但也正因如此才讓懸疑題材得到了較大革新。如此激烈的內卷,還能醞釀出全民爆款嗎?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