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進文化潤疆更深更實 天天微頭條

發布時間:2023-04-18 19:39:26  |  來源:光明日報  


(資料圖片)

在大漠戈壁中聆聽木卡姆精美演唱,在傳統刺繡中盡賞牡丹風姿。4月初,在河南衛視火爆出圈的“2023清明奇妙游”節目中,展現新疆哈密風景的“伊州長歌”片段驚艷亮相,全網閱讀量超過6億人次。

這是由河南援疆前方指揮部策劃協調,并聯合哈密市委宣傳部、河南衛視共同打造的文藝精品。作品以獨具特色的新疆舞蹈為載體,融入哈密木卡姆音樂、傳統牡丹刺繡、哈密瓜等地方特色元素,展示大海道、胡楊林、鳴沙山、幻彩湖等哈密自然奇觀,將哈密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文化遺產搬上熒屏,火爆網絡。

據了解,河南近年來充分發揮文化大省的人才、資源優勢,充分發掘、整理、保護哈密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持續擦亮“豫哈情文化行”文化援疆品牌。

清末名臣左宗棠在哈密的事跡廣為流傳,他興修水利、屯田儲糧,植桑種柳、興辦教育。河南援疆先后分兩批投入3300余萬元,在哈密興建左公文化苑。開放一年多時間,累計接待各族群眾21萬人次,左公文化苑成了哈密又一新的“文化名片”。

“瓜莫盛于哈密”,為更好地挖掘哈密“瓜鄉”文化資源,去年,由河南援疆出資,在哈密市文博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成了哈密瓜數字藝術展,利用聲光電現代技術,全面展示哈密瓜在哈密培育、生長、發展的歷史,成為講好哈密故事的一次嘗試。

在挖掘哈密本土優秀文化元素的同時,河南援疆更源源不斷將千里之外的中原文化帶到天山腳下,在交流交往交融中互學互鑒。

坐落在哈密市天山東路豫園中的“豫書房”,窗明幾凈、書香撲鼻,成為附近市民爭相打卡的好去處。這是河南援疆借鑒城市書房的運作模式,在哈密投資1600萬元,在市區新建、改建了8座智慧書房,打造了哈密“15分鐘閱讀圈”,今年正式投用后,成為哈密市的一道城市風景線。

在哈密市博物館,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的“山河相望鼎力相助——絲路上的中原”文物特展拉開序幕,包括“漢并天下”瓦當、東漢堂狼銅洗、彩繪四層灰陶倉樓、人物車馬樓閣畫像磚、三彩獅面鎮墓獸在內的124件(組)文物專門從千里之外的河南博物院“趕來”,迎來了一撥又一撥參觀者……

豫劇優秀劇目《焦裕祿》《朝陽溝》《重渡溝》唱響東天山南北,中國功夫少林武魂進疆巡演,話劇《紅旗渠》《兵團》在哈展演,河南攝影名家、書畫名家不斷進疆采風交流……過去3年間,河南援疆經辦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活動130余場次,惠及兩地各族群眾150萬人次。

雙方的感情,在文化紐帶的牽引下,持續升溫。在鄭州地鐵1、2、5號線上,疾馳著“哈密號”專列,專列上乘客們熱議著哈密的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和風土人情;哈密市伊州區香馕食品產業園里,手工打馕的師傅們,總會講起為鄭州送去百萬個馕和200噸哈密瓜的真情故事;通過手機網絡,兩地群眾暢享“豫約文化云”上的影音大餐,參加“豫哈少年行”手拉手活動的400名兩地青少年,在電話和書信來往中訴說著祝福和惦念……

(本報記者王勝昔李慧丁艷)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