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消息!稅收法定原則萌芽于德國(稅收法定原則)

發布時間:2023-03-25 19:17:44  |  來源:互聯網  

1、西方在16、17世紀的重商主義時期就已提出了比較明確的稅收原則,如重商主義后期的英國經濟學家威廉。


(資料圖片)

2、配第就初步提出了“公平、便利、節省”等稅收的原則。

3、但一般認為,最先系統、明確提出的稅收原則是亞當。

4、斯密的“稅收四原則”,即“公平、確定、便利、節省”的原則。

5、此后,稅收原則的內容不斷得到補充和發展,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集大成者阿道夫。

6、瓦格納提出的“稅收四方面九原則”,即財政原則,包括充分原則和彈性原則;國民經濟原則,包括稅源的選擇原則和稅種的選擇原則;社會公正原則,包括普遍原則和公平原則;以及稅務行政原則,包括確實原則、便利原則、最少征收原則即節省原則。

7、而在現代西方財政學中,通常又把稅收原則歸結為“公平、效率、穩定經濟”三原則。

8、  我國從社會、經濟、財政、管理四個方面將稅收原則歸納為“公平、效率、適度和法治”四原則。

9、  一、公平原則  稅收公平原則,就是政府征稅,包括稅制的建立和稅收政策的運用,應確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則。

10、公平是稅收的基本原則。

11、  二、效率原則  稅收效率原則,就是政府征稅,包括稅制的建立、稅收政策的運用和整個稅收管理,都是應講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則。

12、稅收不僅應是公平的,而且應是有效率的。

13、這里的效率,通常有兩層含義: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稅過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稅收在征收和繳納過程中耗費成本最小;二是經濟效率,就是征稅應利于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或者,至少對經濟效率的不利影響最小。

14、  三、適度原則  稅收適度原則,就是政府征稅,包括稅制的建立和稅收政策的運用,應兼顧需要與可能,做到取之有度。

15、這里,“需要”是指財政的需要,“可能”則是指稅收負擔的可能,即經濟的承受能力。

16、遵循適度原則,要求稅收負擔適中,稅收收入既能滿足正常的財政支出需要,又能與經濟發展保持協調和同步,并在此基礎上,使宏觀稅收負擔盡量從輕。

17、  四、法治原則  稅收的法治原則,就是政府征稅,包括稅制的建立、稅收政策的運用和整個稅收管理,應以法律為依據,以法治稅。

18、法治原則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稅收的程序規范原則和征收內容明確原則。

19、前者要求稅收程序——包括稅收的立法程序、執法程序和司法程序——法定;后者要求征稅內容法定。

20、稅收的法治原則,是與稅收法學中的“稅收法律主義”相一致的。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