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優品是陳歐的第二次創業,2009年8月,從斯坦福畢業的陳歐,拉著劉輝和戴雨森兩個學弟開始進行創業。一開始,他們首先做的是游戲廣告業務,但這個方向發展的并不順利。
2010年初,當看到團購的風口席卷整個互聯網時,陳歐也心血來潮決定試一試,于是有了團美網,而這也是聚美優品的前身。
據陳歐此前回憶,聚美優品在2010年3月上線的第一天,就有了幾塊錢的收入。這也大大增加了團隊的信心。緊接著,伴隨著成立第一年的總銷售額突破1.5億元,聚美在2011年拿到了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
2011年,陳歐通過為聚美優品代言的方式走進大眾視野,2012年底聚美推出的“陳歐體”廣告更是將其知名度推上新的巔峰。
一時間,金錢、名利迅速匯集至28歲的陳歐身上,他登上各大電視臺的綜藝節目,收獲了大批粉絲,“陳歐”這個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
與陳歐個人品牌同時飆升的,是聚美公司的發展。用戶規模極速增長、銷售額不斷創新高,聚美用品只用了四年就成功登陸了美股。2014年8月,聚美的股價達到37.99美元的歷史高點,市值達55億美元。
聚美的迷茫
上市的那一年,是聚美的高光時刻,也是企業發展的巔峰。緊隨其后的是,假貨困擾、市場的競爭加劇以及來自政府方面的政策變化等因素如同一把把利刃,不斷給聚美帶來致命的沖擊。
2016年2月,聚美上市還不到2年的時間,陳歐就首次提出私有化方案,而7美元的收購價格還不及發行價的三分之一,這讓聚美優品在資本市場上的信譽降至冰點。
股價也能反映出聚美的下滑過程,自2016年2月之后,聚美的股價就再也沒有達到過7美元。
為了扭轉聚美的頹勢,陳歐也做過一些嘗試,那個曾經告誡創業者也質疑擴張的陳歐自己也開始了業務的擴張。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聚美優品除了主營的電商業務,還涉足過影視和票務領域,做過互聯網金融,發布過凈化器,外界熟知的最新業務是共享充電寶——街電。
2017年5月,聚美優品3億元入股街電,后來又進一步投資9260萬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聚美優品持有街電82.07%的股權。
實際上,陳歐當時要做共享充電寶也引發過質疑,不過目前來看,在聚美做過的這些新業務中,似乎只有街電算是堅持下來了。而其他業務,現在基本都不了了之。
這次私有化之后,聚美優品也將迎來一個新的開始。外界也期待著,在陳歐的帶領下,聚美還會講出怎樣的故事。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