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6年的過程中,聚美優品兩次提出私有化,市值較高點縮水95%,這是聚美給資本市場交出的答卷。
4月15日,聚美優品宣布完成私有化,成為母公司Super ROI的全資子公司。同時,聚美優品已請求暫停其在紐交所的ADS交易,這也意味著,這家上市6年的中概股公司,正式撤離美股。
據悉,聚美優品的母公司Super ROI Global Holding Limited由陳歐全資擁有,同時,陳歐也是聚美優品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兼代理首席財務官。
今年1月12日,聚美優品宣布,董事會已經收到陳歐及其關聯公司的私有化要約,買方團擬以每股20美元的價格收購未持有的股票。此時,陳歐控制的母公司和買方合計持有聚美優品44.6%的已發行股票,同時擁有88.9%的投票權。
這并非聚美第一次提出私有化,2016年2月,陳歐提出要以7美元的價格對聚美優品進行私有化。這個方案激怒了聚美的股東,也讓聚美在資本市場上的信譽降至冰點。股東們覺得,7美元的私有化價格還不及發行價的三分之一,這大大傷害了他們的利益。
2017年11月,陳歐撤回了私有化要約。時隔兩年,陳歐再提私有化,而且這次20美元的收購價格似乎是上一次的三倍,但事實并非如此。
在第二次提出私有化之前,聚美優品提出了調整ADS比率的方案,要從原先1ADS代表1股變為代表10股,所以在1月10日,聚美的股票10股并1股,股價也相當于之前股價的10倍。
所以,如果要與四年前那次私有化對比,這次私有化的價格是2美元/股。不過與上次不同,這次股東們沒有再提反對意見。4月9日,買方團收購了約4034萬聚美A類普通股,收購完成后,買方團合計持有聚美約96%的表決權。
截至4月14日美股收盤,聚美優品的股價為19.93美元/股,總市值為2.28億美元。
明星創業者
聚美優品從上市到退市背后,其實也是一家明星公司隕落的過程。2014年5月,當他帶領聚美優品敲響紐交所的上市鐘時,頭上頂著的是紐交所220年來最年輕上市公司CEO的至上榮耀。
1983年出生的陳歐,敲鐘的時候剛過而立之年,與他同齡的張一鳴和程維,當時分別還處在今日頭條和滴滴打車的起步階段。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