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捷安特電動車怎么樣(捷安特133電動車好嗎)大家在熟悉不過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捷安特電動車怎么樣(捷安特133電動車好嗎)嗎?快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本文包含Café Sky Blue在CARS上發表的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單位辛苦了一天,大家都想盡快回到自己溫暖的小窩,或者共享天倫之樂,或者干脆自己來個“葛優躺”,都是一種享受。但在晚高峰時段穿梭出鋼筋水泥叢林,有時并不容易。坐在舒適的車里,雖然聽著有空調的輕松電臺,但是看著20秒變紅的綠燈,一次容納不下五六輛車,難免煩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你身邊可能有一些很酷的人會選擇騎摩托車,但你知道他們只是看起來很酷。每次和路口的交警擦肩而過,他們的心就像過山車俯沖時一樣“澎湃”。我們其余的人太累了,當我們坐公交車和地鐵時,他們不會騎自行車,也不會流汗。看來他們不是我喜歡的旅行方式。
有沒有其他簡單快捷方便的城市交通解決方案?當然,你沒看到滿大街都是電動車嗎?只是你覺得這種方式太低級了。但有時候不得不承認,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選擇是正確的。
其實天藍君本身并不排斥電動車這個產品(父親剛買之一輛電動車的時候,我在梅嶺路上騎了一圈)。但目前電動車行業大部分產品都是粗制濫造,沒有很好的用戶體驗。再加上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的矛盾,我一直不怎么接觸電動車。現在,當我的家庭領導提出上班的距離變長,我需要購買一輛滑板車時,我自然沒有異議——因為她畢竟沒有電子照片。
我一直很喜歡品牌巨頭。我考上高中的時候,父親送了我一輛七八百的巨型自行車。一直偷到我上大學,完好無損。質量真的比不上當時主流的200、300價位的自行車。后來我已經在騎滑板車的時候,有一次被一輛巨型電動車給秒了。其實摩托車用電動車開并不少見,只是那輛車不是那種電動摩托車改裝成大功率的,看起來很普通。鑒于以上兩點,我這次給領導采購也會考慮巨人。其實本來也考慮過本田和雅馬哈的電動車(注意不是像新大陸和迅馳雅馬哈,是本田和雅馬哈,正規做摩托車的),但是一來這兩個品牌價格較高,二來杭州沒有經銷商,所以最后選擇了捷安特。畢竟是中國品牌,所以憤青應該無話可說。
這臺車的具體型號是133,我完全不知道這三個數字是什么意思。之一眼吸引我和我家領導的當然是萌萌的長相。
雖然是最小的單人電動車,但外觀不落俗套,車身比例非常和諧,細節處透露出一種新潮的風格(如圓形大燈、外露車架、大猩猩貼花)。官網有很多133系列的款式,但這款133基本款整體造型更好。
商家還自帶車筐。雖然沒有原來的位置,甚至需要用塑料綁帶固定,但是安裝后效果還是不錯的。一下子成了居家旅行買菜搶貨的利器!
說到這款車的配置,基本可以說沒有配置。除了基本的駕駛功能,什么都沒有。簡單到連儀表盤都不給我!儀表盤應該在的地方是一個電源指示燈,滿滿的五個紅燈,就這樣(這里忘了拍照了……)。不過考慮到市面上大部分電動車的測速儀都不準確,我也就放心了。
這時候我就想起老港片《速度的傳說2》里,一棉的小黑爸爸為了讓兒子克服對速度的恐懼,在兒子的街頭飆車前故意把速度計指針拔了出來。對!巨人一定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在這里,我們來打斷一下伊面的帥氣照片,我們來找找青春的回憶...
最后他把這個滑板車開到了海里,也很辛苦!
一!兩個!三!起飛!演員不擅長被...
如果這部電影是八九十年代沒看過的,建議翻出來了,但還是有很多亮點的。之一個是張柏芝,初出茅廬,還沒有和陳 *** 約會過。這張臉我給她打100分,也不愿意扣我怕她驕傲的那一分。
遠了,言歸正傳...
左手柄是大燈、轉向燈和喇叭的控制開關,也是后制動桿。打轉向燈時有滴水聲,而我的單缸川崎沒有提示,好評!
另一個絕對贊的是后視鏡。雖然鏡面反射面積不大,但鏡腳延伸足夠,可調角度較寬。調節時阻尼剛剛好,不松不緊。其實在我身后觀察很有用,讓我把自己一條街的三輛摩托車都扔了。
右手把手上只有一個油門,哦不…是電開關和前剎車桿。等待...那個紅色按鈕是什么?仔細看上面的“運動”二字,這車居然還有運動模式!太不可思議了。你和我一樣期待運動模式的效果嗎?
從正面看,車身很窄。估計我騎上去拍個照,車就被我的身體給遮起來了。但是這個大燈的亮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夜間的鋪地效果堪比一個35w的摩托車大燈。
這張圖是手機拍的,請見諒。這張圖可以看到電表的“五星對齊”。
看到車牌了嗎?有些牌子的電動車挺好的,就是上不了牌照。你能承受每天在城市里被交警處罰嗎?想騎就騎正規卡,做守法公民!這輛車的后尾燈不夠亮。個人認為是燈殼透光不足造成的。
很多街頭品牌都喜歡用大猩猩頭像做logo,捷安特就學會了這一招。暴露在外的高碳鋼車架對于這輛車的尺寸來說相當結實。
車身右側涂有“為另外10%設計”的字樣,表示我是前10%的社會精英?
車里唯一感覺很低的地方,怪不得廠家。你知道不加電池鎖會怎么樣,里面的氣泡紙只是為了防止車漆刮花。是48v12Ah的鉛酸電池。它很輕,但是很耐用...
前后輪是鼓剎,輪胎是健達牌,不是亂七八糟的牌子。它的尺寸是16英尺2.5英寸。為什么我覺得這個輪子根本沒有16寸?很可能和常規的摩托車輪胎不是一個尺寸標準。
動力裝置是一個240w無刷電機。
車身雖小,但還有廁所。體積自然不大,放幾件雨衣和手套綽綽有余。
靜態部分到此為止。先說動態駕駛體驗。
電源
真的有必要討論這車的動力嗎?剛才我說電機功率240w,相當于0.24kw,0.32馬力。這是什么概念?意味著一般成年人在短時間內爆發的力量可以輕松超越這輛車。至于能不能像他一樣堅持幾十公里,就看個人素質了。所以這款車的動力表現可想而知,平順性(弱點)更是無可估量。開關轉到一半和完全打開沒有明顯區別。對了,你剛才不是說還有一種鍛煉模式嗎?沒錯!一旦你按下這個紅色的小按鈕,這輛車的動態響應…一點也不變。至少我的人肉傳感器感覺不到任何加速力的變化。當然這個按鈕還是可以用的。在運動模式下,車速會比正常模式下丟的快,大概就是25km/h和30km/h的區別吧(人肉檢測,不怪)。說到這里,我對動力極度不滿?不對!我對這款車的動力一點期待都沒有,所以一點都不會不滿。反而我覺得這么小的車在非機動車道上以更高速度巡航還是挺快的。快與慢只是參照系的問題。比馬路上的公共自行車快多了!
操縱
真的有必要討論這車的操控性嗎?雖然受到車身尺寸和重量的限制,但這款車非常輕便靈活。如果你想操作到極限,比如把樁彎成蛇的形狀,你會絕對沒有信心。但我還是要說,他騎起來比一般市場的低價電動車好太多了。這個級別,騎行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穩定感的。如果我從摩托車上下來,馬上改騎133,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適應。如果換成普通的電動車,我馬上就變成不會騎自行車的人了。相信很多摩托車朋友都會和我有同感。
舒適度
因為車身太小,我坐在這輛車上會有馬戲瞄準鏡的感覺(咦?為什么我說“又來了”)。
183cmVS巨人133
但事實上,短途騎行在駕駛姿勢上并無不適。唯一別扭的是踏板位置太小,沒有腳的活動空空間。當然這輛車也不能滿足你連續騎幾個小時的需求,所以這個問題不算什么。這款車的前叉裝有減震器,后輪直接連在車架上,沒有后減。一開始我以為這車會很硬,但其實減震性能還是挺讓人吃驚的。在稍微不平坦的道路上騎行,這輛車很適合。只靠輪胎減震的效果還可以。肯定比那種避震器歪了,噪音吱吱響的電動車強多了。不過前叉上的避震器其實有點聊勝于無。只有過了減速帶,才能通過它突兀的膨脹和收縮找到存在感。如果此時不減速,后輪會有明顯的跳動。好在落地后并不僵硬,整體表現淡定。所以我還是對這雙輪胎的性能給予很大的好評。我甚至建議廠家可以取消前減震,當然價格也要適當降低。
剎車
和大多數電動自行車一樣,這款車的后剎車效果要比前剎車好很多。畢竟大部分重心還是集中在后輪上。剎車桿上還寫著剎車前使用剎車的提示。雖然都是最基礎的鼓式剎車,但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如果一下子使勁擠剎車,后輪會鎖死,但是因為速度不快,不太可能失控。在極限速度下,剎車距離不會超過五米。
耐力
電動車最頭疼的就是逃不掉。各種工況下理論更大續航里程40公里。其實我的人肉測距儀測不到30公里的時候,就只有最后一塊電池了。可以預測,一兩年內,這款車很可能會陷入一天充電兩次的窘境。人們常說C63不在加油站就在去加油站的路上,所以這個133不是騎行就是充電。唯一的好處就是由于電池容量小,即使是女生也能輕松移動這輛車,上下車毫不費力~
通過兩天和這臺小車的親密接觸,我發現我似乎已經愛上了這種輕松愉快的出行體驗。雖然它絲毫沒有任何的駕駛樂趣,和我原本熱愛的方向南轅北轍。但如今的我覺得應該要重新審視“駕駛樂趣”這幾個字。是不是只有動力充沛、操控精準的車才有駕駛樂趣,在忙碌的都市中能把你簡單高效地從A點運到B點的那一份輕松愜意,是不是本身也是一種Fun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