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卡清源” 新疆鐵路警方打掉一涉及35起電信網絡詐騙案洗錢團伙

發布時間:2023-04-25 23:07:1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疆鐵路警方繳獲涉案財物。 張志昌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25日電 (王小軍 張志昌)25日,記者從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獲悉,警方成功打掉一涉及35起電信網絡詐騙案的洗錢團伙。

目前,涉案陳某某、詹某某、陳某源等4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這是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警方在公安部部署開展的“斷卡”行動中取得的又一突出戰果,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31名,查實涉案資金540萬,凍結被騙資金7萬元,挽回經濟損失3.3萬元。


(相關資料圖)

退費心切,陷入詐騙圈套,男子被騙24萬余元。

2022年12月2日,新疆某公司職工艾某向庫爾勒鐵路公安處魚兒溝車站派出所報警稱被詐騙24萬多元。原來,艾某于2022年3月在一個網絡軟件上填報了新疆某大學的函授本科,并支付了6735元的學費,后又因個人原因欲退學退費,多次協調溝通未果。

烏魯木齊鐵路公安局庫爾勒公安處警方抓獲嫌疑人。

2022年12月1日10時許,艾某接到一自稱是“軟件客服人員”的電話,稱可以為其辦理全額退學費事宜,退費心切的艾某對此深信不疑,遂按其要求下載注冊了名叫“太平洋金融”的APP,按照“購買太平洋證券越多,則退還學費越多”的規則,艾某先后共向“客服人員”提供的14個賬戶中轉賬248108元,直到同事提醒發覺被騙才至魚兒溝車站派出所報警。

順藤摸瓜,精心甄別,條分縷析理清“狡兔三窟”。

專案組緊盯涉案資金流向,通過仔細分析發現,艾某向14個銀行賬戶轉出的248108元,在不到2分鐘的時間里,已被犯罪嫌疑人通過9條資金鏈轉移至第六級洗錢賬戶,所有涉案資金經過不等額逐級分散,最終全部沖洗“干凈”,有的流入企業賬戶,有的流入銀行理財產品,有的流入外貿賬戶。每一條資金鏈都形成了上百個分枝,每個分枝又經歷了數十個賬號的流轉沖洗。在涉案資金經過數十道轉賬之后,嫌疑人又通過招募“網絡跑分員”采取購買虛擬貨幣“低買高賣”、提現轉存、理財投資等形式故意毀斷資金鏈,誘使公安機關掉入循環往復的資金追蹤迷宮。

串并分析,發現端倪,追根溯源抓住“狐貍尾巴”。

經對100余個銀行賬號、2萬余條轉賬記錄串并分析,一個賬戶名叫“楊某普”的銀行賬號引起了專案組的注意,這個賬戶雖然在12月2日案發當天只有5000元涉案資金流入,但這個賬戶幾乎每天都有上百起“快進快出”的轉賬,每筆轉賬在戶內停留時間也不過十幾秒鐘。楊某普名下兩張銀行卡在案發當日一小時內轉賬竟高達80萬元,且楊某普在案發前兩天的11月30日,還特意對這兩張銀行卡轉賬額度進行了提額。

通過對“楊某普”賬戶資金流水和活動軌跡做進一步分析,發現楊某普頻繁往返于戶籍地江西橫峰和福建尤溪兩縣之間,兩地均有大量生活消費記錄,且在案發前三日還去了福建尤溪。

抽絲剝繭,縝密偵查,厘清犯罪團伙關系網。

3月20日,專案組偵查員分赴江西橫峰和福建尤溪進行駐點偵查,經過縝密偵查,成功抓獲楊某普、黃某某等5名洗錢團伙成員,根據楊某普等供述,查實該團伙是一個專為境外緬北詐騙組織洗錢的違法犯罪團伙,涉及35起電信網絡詐騙案,其頭目為陳某某。陳某某得到“上線”——境外詐騙分子的洗錢任務后,利用“飛機(境外網絡通訊軟件)”通知“下線”楊某準備“干活”,楊某再指示楊某普將“卡農(專門為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分子提供銀行卡用于流轉涉案資金,進而非法牟利的人)”帶到指定地點等待“干活”,“干活”當日再由楊某單獨帶領至陳某某處,由陳某某與詹某某一同完成涉案贓款的接收與轉出。

引蛇出洞,集中收網,甕中捉鱉摧毀洗錢犯罪鏈條。

理清了團伙組織關系,查實了違法犯罪證據后,專案組決定對陳某某、詹某某、楊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實施收網抓捕。但狡猾的陳某某利用自己倒賣二手車生意之便,通過不斷更換駕駛車輛、變換藏身地點、借用他人手機等形式,逃避警方追蹤。4月13日凌晨3點,一條陳某某雇代駕駕車回農村老宅的消息引起了專案組的注意,16時50分許抓捕時機成熟,專案組在尤溪縣公安局的協助下,一舉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隨后,專案組根據犯罪嫌疑人供述,連續開展延伸打擊,一舉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8起。(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