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速看:北京警方:一季度5類電信詐騙高發 提示民眾“三不一多”原則

發布時間:2023-04-14 20:10:0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 杜燕)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新花樣?如何防范?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北京市公安局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一季度,刷單返利、虛假購物、虛假征信、虛假投資、裸聊敲詐這五類電詐類型占全部電詐警情總數的八成,其中刷單返利類詐騙最多,占比達37.12%。

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曹樂林在發布會上對今年一季度多發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類型進行介紹。他表示,從統計數據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類型主要有五類:

——刷單返利類,占比37.12%,犯罪嫌疑人通過網頁、社交類或短視頻類等平臺,發布刷銷量、刷粉絲量、刷點贊量等虛假任務,通過加微信或QQ好友與群眾建立聯系,引誘群眾進行網絡兼職刷單,犯罪嫌疑人先以小額返利讓群眾嘗到甜頭并信以為真,當刷單交易額變大后,犯罪嫌疑人再以刷更多的單返更多的錢為由引誘群眾持續投入資金實施詐騙;

——虛假購物服務類,占比16.36%,犯罪嫌疑人通過網頁、短信、電話等形式發布買賣物品和提供服務的虛假信息,以優惠打折、低價出售或以繳納定金、保證金等為由吸引群眾,在群眾付款后,犯罪嫌疑人切斷與群眾的聯系,不發物品、不提供服務實施詐騙;

——虛假征信類,占比11.24%,犯罪嫌疑人冒充銀行、網貸、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工作人員,謊稱群眾的信用卡、互聯網消費信貸服務等信用支付工具有不良記錄,不消除會影響個人征信,以能夠幫助群眾注銷賬號、消除記錄為由,誘騙群眾轉賬匯款實施詐騙;

——網絡投資平臺類,占比8.91%,犯罪嫌疑人以證券或投資公司的名義通過網絡、電話等形式散布虛假個股的內幕信息及走勢,吸引群眾加入微信群聊等社交平臺和虛假的交易平臺,通過虛假注資、人為操控等方式,使群眾在虛假的交易平臺內大額虧損實施詐騙;

——裸聊敲詐勒索類,占比8.81%,犯罪嫌疑人通過添加群眾微信或QQ,引導群眾下載安裝特定社交軟件,竊取群眾的手機通訊錄,通過拉近感情,以網絡“裸聊”引誘群眾,再以發布群眾“裸聊”視頻來恐嚇敲詐群眾錢財實施犯罪。

曹樂林表示,針對以上五類警情多發的情況,北京警方發揮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聯席會議制度優勢,以“四專兩合力”為指引,健全完善市、區、街鄉鎮三級聯席會議制度;針對行業與區域整治中的突出問題,由行業主管部門對重點銀行網點、運營商網點和互聯網企業進行通報掛牌、查糾整改。推動50余家街道(鄉鎮)落實自主防范措施,加強對本轄區派出所在反詐工作上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強化推進對在京和境內涉詐黑灰產業鏈條的精準研判,以集群戰役、區域會戰等形式,打掉團伙窩點100余個,適時組織出境打擊;在宣傳上以“線上和線下”為媒介,聯合人民銀行、銀保監、教工委等重點單位抓重點節點,依托“北京反詐”新媒體矩陣,對刷單、虛假購物服務等多發類案,多維度、常態化宣傳反詐,最大限度提高人民群眾識騙防騙的能力。

北京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牢記“三不一多”原則,即陌生來電不輕信、未知鏈接不點擊、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需要強調的是,96110的來電一定要及時接聽。同時,請廣大民眾不要因利益誘惑參與違法犯罪活動,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幫兇。(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