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飛速發展,詐騙案件頻頻發生,詐騙手段花樣百出,令人防不勝防,電信網絡詐騙已成為發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廣的犯罪類型。陽江市反詐中心提醒,市民朋友需謹防電信網絡詐騙,警惕各類詐騙信息,做到不聽、不信、不轉帳。
據了解,今年1月1日至3月19日,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的前五類案件分別為:刷單返利類;貸款、代辦信用卡類;虛假征信類;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虛假購物、服務類。
【資料圖】
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副大隊長 陳奕向:據統計,我們第一季度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最多的是刷單返利類,騙子往往會通過網頁、招聘平臺、QQ、微信等發布兼職信息,招募大家進行刷單,承諾在交易后立即返還費用并有額外的提成,以“零風險”“無投入”等方式誘騙你。等你刷完第一單后,騙子會小額返款讓你嘗到甜頭,當你刷單交易額變大后,騙子就會以各種理由拒不返款,并連續刷多單將你拉黑。請大家一定要記住,所有刷單都是詐騙。
除了刷單反利類,還有其他四類高發電信詐騙類型需注意:
1、貸款、代辦信用卡類詐騙
騙子會以“無抵押”“無擔保”“秒到賬”“不查征信”等幌子,吸引受害人下載虛假貸款APP或登錄虛假貸款網站。再讓受害人以“手續費、刷流水、保證金、解凍費”等名義先交納各種費用。當騙子收到受害人轉的錢,便會關閉詐騙APP或網站,并將受害人拉黑。
2、虛假征信類詐騙
騙子往往冒充互聯網金融平臺客服,謊稱因國家出臺征信政策,要求受害人關閉在平臺申請的金融業務、調低貸款利率或者注銷之前以學生身份在平臺上申請的校園貸款等,否則就會影響征信記錄。騙子借此誘導受害人下載在線會議軟件并共享屏幕,通過分飾多角等方式實施詐騙,逐步誘騙受害人將其自有資金或在網絡平臺上申請的貸款轉入由詐騙分子控制的指定賬戶。
3、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詐騙
騙子冒充購物網站客服工作人員給受害人打電話,說出通過非法渠道獲取的受害人的購物信息和個人信息,謊稱受害人購買的產品質量有問題,需要給受害人進行退款賠償。誘導受害人在虛假的退款理賠網頁填入自己的銀行卡號、手機號、驗證碼等信息,從而將受害人銀行卡內的錢款轉走,或者是利用受害人對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工具中借款功能的不熟悉,誘導受害人從中借款,然后轉給騙子。
4、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
騙子在微信群、朋友圈、網絡購物交易平臺上發布低價出售物品的信息。受害人發現低價銷售的物品,與其聊天溝通時,對方要求受害人添加QQ、微信私下轉款、掃碼交易。騙子會讓受害人先轉款但不發貨,還會編造收取運費、貨物被扣要交罰款、收取定金有限發貨等理由,一步步誘騙受害人轉賬匯款,隨后把受害人拉黑。
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副大隊長 陳奕向: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記住“三不一多”原則: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
記者:張燁彬
攝像:毛軍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