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電信詐騙 共筑無詐校園

發布時間:2023-02-09 18:59:53  |  來源:人民資訊  


【資料圖】

本文轉自:人民公安報

□苑廣闊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持續多發,尤其是針對學生和家長實施的詐騙案件時有發生。新學期來臨,多地公安機關以多種方式發布相關案例和警情提示,向學生和家長普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基本知識,提示大家提高警惕、嚴加防范,做好自我防護。

開學季易成為詐騙案件高發期,學生和家長稍有不慎就會上當受騙、損失錢財。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公安機關發布電信網絡詐騙案例,對廣大學生和家長進行提醒,是很有必要的。

從以往案例可以看出,電信網絡詐騙方式不斷翻新、層出不窮。有的不法分子潛入家長微信群或QQ群,把社交平臺上的頭像和昵稱設置成與老師一致,以預收學費、學校開設補習班等名義收取費用,對家長實施詐騙;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偽基站、木馬鏈接等手段,以學校名義發送申領教育補助金短信,要求學生點擊鏈接或回復個人銀行賬戶信息;還有的向高校學生推銷網絡信貸產品,暗藏套路和騙局,讓學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學生一旦掉進不法分子精心設計好的網絡“陷阱”,就成了電信網絡詐騙的受害者,不僅蒙受財產損失,而且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必須斬斷伸向他們的詐騙黑手。學校要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在社交平臺班級群內,群主應加強對新入群人員的管理,防止詐騙分子隨意進群。對于在班級群發布收費信息等行為,家長應及時與班主任進行核實,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不要盲目掃二維碼,不盲目點擊不知來源的鏈接等。

一些網絡詐騙行為涉及買賣游戲賬號、刷單返利、紅包返利等,老師和家長應加強對學生的提示,提醒學生謹慎添加陌生人為微信好友,謹慎加入陌生聊天群組,不要隨意向他人透露自己與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住址、手機號碼、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以及任何密碼。

公安機關、教育部門等要深入學校開展反詐宣傳教育,常態化指導督促學校開展此類工作,共筑無詐校園。通過揭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危害,加強警示教育,提高學生的識騙防騙能力,避免受到網絡刷單、網購退款和助學貸款等詐騙侵害,努力為學生營造更加良好的成長成才環境。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