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綿茂公路正式通車,成為阿壩州又一條重要出州通道,結束德陽市與阿壩州“相鄰不相通”的歷史。
綿茂公路的通車,打通德陽市與阿壩州的交通大動脈,為兩地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綿茂公路作為四川一項重要交通建設工程,屬“5.12”地震災后重建項目,全長56公里,綿竹段總長47.49公里,阿壩州茂縣境內段全長7.966公里,有橋梁42座、隧道18座,橋隧比高達94%,是阿壩州通往德陽市的重要出州“生命通道”。
【資料圖】
全程全覆蓋,讓云端羌寨不再遠
與公路同步建設的,還有中國電信的通信網絡。作為四川信息化建設主力軍,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組織強大的網絡建設隊伍,參與綿茂公路沿線有線、無線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保障公路基礎通信的當前網絡需求和長遠信息化部署需要,中國電信從無線通信網絡建設、強化德阿環線中繼網絡質量和信息化應用服務等方面設計方案和網絡建設。在綿茂公路建設期間,德陽、阿壩兩地出動數百名技術骨干和施工人員,完成勘測和方案設計、光纜布放、基站建設和設備安裝。
據了解,中國電信為綿茂公路通信網絡建設,前后投入資金上千萬元,布放光纜130皮長公里,新建45個基站,實現綿茂公路精品網絡全程全覆蓋的同時,使龍門山沿線鄉村網絡容量和安全得到極大提升,進一步提升了阿壩到成都通信網絡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
新路新網絡,讓連接更加便捷
綿茂公路作為“三九大”旅游環線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其通信網絡建設和通信保障更為艱巨和繁重。
面對橫穿地震斷裂帶,沿線時有塌方、泥石流,橋梁多、隧道多,溫差大、陰暗潮濕,工作任務重、施工難度大等復雜問題,中國電信建設者們迎難而上、主動擔當,戰高溫、斗疫情,省市縣各級公司一體、多專業協同配合作戰。期間,他們穿越無人區、攀爬九頂山,在崇山峻嶺中以餅充饑,在隧道橋梁上以營為家。光纜鋪設、基站安裝、電源引入、調試開通等每一個環節精益求精,做到信號覆蓋無盲區與視覺美觀的完美結合。
記者現場了解到,為了保證網絡質量和用戶體驗感知,中國電信采用室內外基站結合、高頻和低頻設備混合組網方式部署網絡,同時預留充足的網絡資源,為后期智慧安全監控、森林防火、防汛防災等應用提供支撐保障。
以前,下載圖片都惱火,如今看視頻、刷抖音已是游刃有余,順暢絲滑。自綿茂公路建設啟動以來,中國電信加強對項目指揮部和建設施工區域的通信保障,確保施工建設順利推進。
“中國電信高質量完成綿茂公路通信網絡建設,實現沿線的通信網絡全面覆蓋,體現出電信實力。在公路建設期間,中國電信一直為咱們項目建設者提供通信保障和信息化服務支撐,為工程的建設推進起到積極的支撐作用?!?/font>綿茂公路建設指揮部四川綿茂公路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部長趙亨強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惠民惠產業,讓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隨著綿茂公路的開通,網絡的全面覆蓋,為沿線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可喜的變化。
“茂路通了,對我們農民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來茂縣避暑或購買農產品的人更多了。通過電信IPTV幫我們宣傳,我們的李子、蘋果等農產品也賣到了網上。今年‘李子節’期間,到坪頭羌寨避暑的游客就高達4000多人。中國電信給我們帶來了客流量和收入,旅游人也多起來,我們的收入也提高了,信心更足了,謝謝電信公司。”安氏農莊總經理王安兵欣喜地說。
據了解,中國電信聯合開展線上線下“益農服務”。隨著綿茂路的開通和網絡的日漸發達,茂縣的農產品更加快速便捷的直達全省乃至全國消費者的餐桌。同時,積極助力茂縣工業企業“智慧園區”建設,以構建“生態茂縣”為目標,以信息化手段實現工業園區的智能化管理和綠色低碳運營。
茂縣經信局副局長黃磊告訴記者:中國電信周密籌劃、穩步實施、克服困難、圓滿完成任務,實現了通信網絡全程全覆蓋。希望以綿茂公路建成通車為契機,繼續助力茂縣鄉村振興、數字鄉村建設,以信息化支撐茂縣高質量發展。
在德陽綿竹清平旅游小鎮,隨著中國電信實現綿茂公路通信網絡建設和無縫覆蓋,為來往于德阿之間和途經綿茂公路的游客、車輛,提供穩定可靠的通信網絡服務保障。同時,也為地方政府推動“金色清平”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在智慧黨建、智慧政務、智慧服務、智慧旅游、智慧管理五大板塊,在防疫、防地災、防汛、防火等防災減災領域,以及發展旅游經濟和德阿工業園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強的通信服務支撐和信息化建設賦能。
隨著綿茂公路通車,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將進一步做好沿線通信保障、網絡優化和信息化服務工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新引擎,助力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楓葉
關鍵詞: 中國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