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訊!成功勸阻一起冒充公檢法的電信詐騙案

發布時間:2022-12-23 13:02:39  |  來源:人民資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文轉自:麗江日報

期納派出所及時出警

成功勸阻一起冒充公檢法的電信詐騙案

本報訊(通訊員 王化蓮) 近日,永勝縣公安局期納派出所快速反應、及時處置,成功勸阻一起冒充公檢法的電信詐騙案,幫助群眾挽損7萬余元,獲得了群眾稱贊。

12月18日14時許,永勝縣公安局期納派出所接到反詐中心推送的預警,顯示轄區居民王女士很有可能正在遭遇電信詐騙。值班民警第一時間嘗試與王女士聯系,可王女士的電話一直處于占線狀態。情況緊急,晚一分鐘,王女士就多一分被騙的可能。民警一邊撥打被詐騙人王女士家屬電話進行勸阻,一邊迅速趕往王女士家中。

到達現場后,王女士正在按照詐騙分子的誘導查驗銀行卡流水,王女士的個人信息、銀行卡賬戶余額及銀行卡密碼已被詐騙分子獲取。在民警苦口婆心勸解下,王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深陷電信網絡詐騙圈套。

醒悟過來的王女士告訴民警,當天中午她接到一個自稱公安局民警的電話,稱王女士因涉嫌違法犯罪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要求她配合調查,并講解了案件的嚴重性。受到恐嚇的王女士便在詐騙分子的指引下,下載并登錄其指定的APP,用個人身份證號、手機號碼、銀行卡賬號及驗證碼等信息填寫了所謂的“報案資料”。之后,對方稱要查驗王女士的銀行卡流水,王女士便按照詐騙分子的指引登錄手機銀行APP、查驗流水時,民警趕到王女士家,所幸未造成經濟損失。

為徹底打消王女士的顧慮,民警迅速將王女士帶至銀行更改銀行卡密碼,并結合轄區發生的典型電詐案例,向王女士及其家人講解了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見手法及防范措施,王女士對民警及時的勸阻和幫助表示感謝。

民警提醒:公檢法部門不會通過電話、視頻方式辦案,不會索要當事人的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不會讓當事人進行轉賬操作,更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凡是“00”或“+”開頭的、顯示境外的電話號碼自稱國家公務人員或客服的,均是詐騙電話,民眾一定要“不輕信、不上當、不轉賬”,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