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近日,央行營業管理部公布的處罰信息顯示,百聯優力(北京)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百聯優力”)因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等共計四項違法行為,被罰沒合計6489.33萬元。與此同時,百聯優力法人、最終受益人井廣濤負有相關責任,也一并遭到處罰。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年內央行公布的三方支付行業最高金額罰單。除高額罰金外,“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這一違法類型在近年來央行對支付機構開出的罰單中,非常罕見。
央行副行長張青松此前在第11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表示,經過多年嚴監管,支付產業逐步規范,但一些亂象尚未得到徹底根治,發展中也會出現新的問題。產業各方要堅守合規安全底線,嚴格落實各項要求,共同凈化市場環境。
支付行業年內最高金額罰單
央行營業管理部公布的處罰信息顯示,百聯優力存在的違法行為包括: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未落實商戶實名制管理要求;未落實商戶結算管理要求;未落實外包管理相關規定。由此,央行決定罰沒百聯優力合計6489.33萬元,其中,沒收百聯優力違法所得約3092.71萬元,罰款3396.62萬元。
井廣濤因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未落實商戶實名制管理要求、未落實商戶結算管理要求,被處罰款25萬元。
今年以來,央行各分支機構對支付行業的處罰力度不減。今年9月,美團旗下支付公司錢袋寶因未嚴格落實客戶身份實名制審核要求等17項違法違規事實,被央行營業管理部警告并處罰款1165萬元。
處罰信息顯示,錢袋寶支付涉及的主要違規行為包括:上傳交易信息錯誤,未落實交易信息真實、完整、可追溯的要求;未嚴格落實客戶身份實名制審核要求,未按規定留存客戶身份證件;未按規定留存入網資料等。
而在此之前,銀盛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違法事實,被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處以罰款2245萬元。
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因違反賬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身份不明客戶交易等違法事實,被央行上海分行處以罰款1004萬元。
牌照續展或成問題?
百聯優力成立于2002年5月,注冊資本為1億元,于2013年獲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可以開展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支付業務,主要業務類型覆蓋快捷支付、網關支付、代收業務、代付業務、集團資金歸集等服務。
天眼查顯示,百聯優力大股東為北京創新樂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6%;二股東為特維拉(北京)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9.5%;其他全部為個人股東。
證券時報記者從央行官網獲悉,百聯優力支付牌照將于2023年1月5日到期并迎來續展,此次處罰是否將影響牌照順利續展值得關注。
實際上,除被央行處罰外,百聯優力還曾被列為被執行人。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今年10月,百聯優力被執行3.32億元,執行法院是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同一案號下,同樣被列為被執行人的,還有百聯優力大股東北京創新樂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錢包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等主體。
張青松此前表示,堅定不移推進支付行業健康發展。一是持續優化市場結構,提升服務質效。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原則,繼續推動支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清退無效供給,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支付服務供求關系的動態平衡。
二是強化合規意識,提高合規經營管理水平。經過多年嚴監管,支付產業逐步規范,但一些亂象尚未得到徹底根治,發展中也會出現新的問題。產業各方要堅守合規安全底線,嚴格落實各項要求,共同凈化市場環境。
三是堅持守正創新,把握數字經濟發展主動權。當前社會正在進入以數字化生產力為標志的新階段,產業各方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加大創新投入,不斷升級產品服務,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切實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強電信網絡詐騙治理
百聯優力“未落實防范電信詐騙風險相關要求”這一違法類型在近年來央行對支付機構開出的罰單中,非常罕見。
但這也說明,監管層正在加強對電信網絡詐騙等行為的管理。張青松表示,持續推進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和非法支付活動的“資金鏈”治理。行業各方要堅決、主動地承擔治理主體責任,平衡好防風險與優服務的關系,不斷提升打擊治理的有效性和精準度,履行好保護人民群眾合法利益的義務。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活動類型多樣、危害嚴重,成為日常生活中關注的焦點。今年4月,國新辦舉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據介紹,一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打出“組合拳”,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近年來持續上升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去年6月至今實現立案數連續9個月同比下降,打擊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介紹,2021年,金融系統識別攔截資金能力明顯上升,成功避免大量群眾受騙,月均涉詐單位銀行賬戶數量降幅92%,個人銀行賬戶戶均涉詐金額下降21.7%。溫信祥表示,人民銀行組織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主動作為,協助公安機關阻斷詐騙資金轉移通道,在守護群眾“錢袋子”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金融行業常態化反詐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12月1日,《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將正式施行,作為一部“小切口”的專門立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在總結反詐工作經驗基礎上,著力加強預防性法律制度構建,加強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建設,加大對違法犯罪人員的處罰,推動形成全鏈條反詐、全行業阻詐、全社會防詐的打防管控格局。
責編:葉舒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