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衛星通信后續應用市場空間廣闊,關注相關運營商的持續發展。從產業鏈發展的邏輯順序角度,我國低軌通信衛星的建設仍處于起步期,尚不具備大規模應用落地的基礎。上游衛星制造環節仍是首先受益的環節,建議關注衛星通信載荷關鍵部件T/R組件相關產業環節,重點推薦國博電子(688375.SH)。
國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衛星應用是衛星產業鏈的價值重心之一,當前階段最成熟的衛星通信應用是包括電視廣播業務等在內的視頻業務。而低軌衛星在家庭寬帶、中繼回傳、企業網絡、海事通信、機載通信、政府及特種市場以及衛星物聯網等場景有較高的應用潛力,未來十年市場的復合增長率或超過15%,市場規模突破450億美元。
總結衛星運營商主要的商業模式:(1)開放式衛星運營商,主要包括虛擬運營商和獨立運營模式,該模式下衛星運營商主要從事衛星帶寬資源的出租;(2)批發分銷模式,該模式下衛星運營商自建網絡系統,但服務通過本地化的分銷商,例如電信運營商、DTH運營商、ISP等經營;(3)垂直一體化模式,該模式下衛星運營商打通運營全鏈條,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服務;(4)租用衛星資源開展衛星業務。不同商業模式從盈利模式的角度來看,主要體現為從“賣帶寬”到“賣流量”的區別。
從財務角度,衛星運營商的毛利率在35-50%區間,但成本端高昂的折舊費用以及債務融資形成的利息費用對利潤的擠壓較為明顯。不過高軌衛星運營商業務成熟穩定,現金流狀況通常較為良好。
競爭格局方面,目前衛星通信已全面進入高通量衛星(HTS)競爭時代,低軌衛星通信廠商快速崛起,顯著降低單位帶寬價格,不具備高通量衛星能力的運營商很難適應HTS時代的價格壓力。同時頭部廠商加強全球覆蓋并積極拓展應用領域,衛星運營市場競爭整體呈現加劇態勢。在這一背景下,衛星運營商通過加強雙向合作、加強垂直整合的方式降低成本、擴大收入。
競爭壁壘方面:(1)資金壁壘,衛星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且后續需定期更新星座;(2)資質壁壘,例如衛星運營在我國需要取得電信業務資質及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3)服務壁壘,衛星運營服務的開展需要加強本地化服務能力;(4)技術與經驗壁壘,運營經驗與技術積累保證網絡安全穩定。
風險提示:低軌衛星星座建設進度不及預期;技術發展不及預期,成本過高影響建設進程;空間軌道資源和頻譜資源被大量占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