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ChatGPT的投資很火熱。谷歌、亞馬遜、百度等巨頭都在積極探索并落地ChatGPT的諸多應用場景。AI企業普遍存在著商業化不及預期的困局,ChatGPT可能幫助行業扭轉該趨勢,人工智能商業化或迎來加速。不少AI公司股價紛紛上揚,典型的如A股的云從科技(688327.SH),短短1個多月累計漲幅超70%。在港股上市的“AI+制造”第一股創新奇智(02121.HK)亦獲得不少關注。
(相關資料圖)
3月2日,創新奇智(02121.HK)大漲8.48%,盤中一度上漲約22%。不過3月3日公司小幅高開后震蕩走低。
創新奇智是個年輕的公司,2018年初才成立,由創新工場孵化,團隊背景相當豪華。知名大佬李開復任公司董事長,徐輝任CEO,后者擁有20多年B2B數字化經驗,曾在SAP、IBM、微軟、萬達擔任高層管理者。
資料顯示,創新奇智深耕AI+制造賽道,由于人工智能賽道有商湯科技的成功案例在先,所以創新奇智也早早吸引到軟銀、中金等投資機構下注,公司于2022年年初登陸港股市場,一時風頭無兩。
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企業級AI市場規模達約人民幣1394億元,約占整個AI市場的75%,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約人民幣8366億元,占比增至約80%。創新奇智成立之初就定位于企業級AI市場,專注于服務B端企業客戶,聚焦于制造業和金融服務業。不同于其他AI企業面臨的商業化窘境,公司業務做的風生水起。
例如,創新奇智打造的智能制造系統 (AIMS),主要面向鋼鐵冶金、能源電力、汽車裝備、OLED面板半導體、高科技/3C、工程建筑等垂直領域的客戶提供AI產品及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在產品質量控制一致性、流程管理效率、人工成本、安全管控、一體化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升效率和轉型智能化,帶領AI技術離開實驗室,真正做到脫虛向實。
創新奇智商業模式堪稱優秀,對制造業來說,供應商的轉換成本很高,客戶對上游技術供應商容易形成高粘性和產生復購的可能,經營壁壘很高。公司不斷提到的“燈塔客戶”戰略與“1+N/1*N”市場拓展模式,有望助其成為AI制造賽道的頭部廠商。
公司收入近些年也水漲船高,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1年,創新奇智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21萬元、2.29億元、4.62億元、8.61億元,處于快速增長通道。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達6.46億元,同比增長76.1%,維持增長態勢。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為31.9%,較上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
不過創新奇智并未擺脫AI企業普遍虧損、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目前公司歸母凈利潤為負值,仍處于戰略性虧損階段,背后的原因在于AI公司普遍處于燒錢階段,行業發展初期競爭激烈,需要大規模的研發開支,以換取市場份額的增長。
上市的高估值加上連續虧損的窟窿,創新奇智股價也比較低調,不算強勢,自上市當日公司股價創下最高點以后,一直處于震蕩調整的態勢。相比之下港股的商湯(00020.HK)表現就更為弱勢。
而在ChatGPT掀起AI熱潮后,市場關注增多,機構亦建議關注創新奇智。
海通國際最新研報表示,當下小樣本學習領域已成為一個熱點和重點研究方向。AI的發展從來都是量變到質變的不斷積累,比如ChatGPT在NLP領域語義理解能力的實質性突破。該行認為,小樣本學習這種類人智能算法在與深度學習的結合下,將在各個應用領域不斷創造實用價值。建議重點關注創新奇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