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SCHINA 和 Gitee 聯合發布了《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
其中,
魯大師在報告中對開源數據庫領域進行了解讀,以下為原文。
(資料圖)
數據庫賽道持續引領開源融資熱潮
作為有著近六十年發展歷史的基礎軟件,開源數據庫流行度在 2021 年才首次超過商業數據庫,創造了新的歷史。2022 年,開源數據庫賽道持續引領基于開源項目創業的融資熱潮,并且多集中于早期階段。
其中不乏有多家基于開源數據庫的創業公司在創業早期就獲得巨額融資,包括基于分析型數據庫 Apache Doris 的北京飛輪科技獲超 3 億元天使輪融資,基于時序數據庫 Apache IoTDB 的天謀科技獲近億元天使輪融資,基于圖數據庫 NebulaGraph 的杭州悅數科技獲數千萬美元 A 輪融資,基于向量數據庫 Milvus 的 Zilliz 獲 6000 萬美元 B+ 輪融資。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究其背后,有幾方面潛在原因:
一是開源這一軟件開發模式更適宜于數據庫領域。從用戶角度而言,開源數據庫天然具備自增長效應,有利于降低溝通和信任成本,更利于在豐富的用戶業務場景中得到應用,獲取到更加全面的需求覆蓋范圍。從技術角度而言,開源數據庫具備更加快速的問題反饋和更加敏捷的研發節奏,進一步加速了產品的迭代速度。因此開源數據庫正成為主流,在越來越多的業務中替換掉過去的商業數據庫,這為開源商業化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二是開源數據庫細分領域頭部玩家有著更強的 “吸金” 能力。上述所列的開源項目,分析型數據庫領域的 Apache Doris 、圖數據庫的 Nebula Graph、時序數據庫的 Apache IoTDB 在各自領域均為頭部玩家,均有著活躍的開源社區和龐大的用戶規模。以 Apache Doris 為例,據其官網公開信息顯示,2022 年 6 月成為 Apache 基金會頂級項目、社區用戶規模上萬、在全球范圍內已有上千家企業應用、中國市值或估值前 50 的互聯網企業中有超過 80% 在使用,這一系列數字反映出其強大的技術價值和商業潛力。
三是云基礎設施與數據庫結合的產品形態,確立了開源數據庫的商業化之路。常見的開源商業化模式有 Open Core、付費支持服務、托管服務等,而云計算和云原生技術的發展補齊了開源數據庫商業化的 “最后一公里”,確定了 DBaaS 這一具備時代意義的產品形態。面向云上基礎設施對數據庫進行設計,充分利用 serverless 架構以及彈性計算存儲帶來的成本優勢,結合開源形成的用戶壁壘,在降本增效的行業趨勢下更利于贏得市場競爭。
《2022 中國開源開發者報告》報告由”?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中國開源創業觀察 2022“,以及”?開發者畫像分析?“ 三個章節組成。
在 “前沿開源技術領域解讀” 部分,多位在其領域有所建樹的一線開發者和開源商業化公司創始人,對目前國內外流行的前沿開源技術領域過去的發展和未來的趨勢進行了深入的洞察,覆蓋開源云原生、開源 AI、開源大前端、開源大數據、開源 DevOps、RISC-V、開源操作系統、開源數據庫、編程語言九大領域。
欲了解更多報告內容,請點擊:https://gitee.com/report/china-open-source-2022/
關鍵詞: 數據庫賽道持續引領開源融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