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去年的最后一個月,歷經5次跳票,長鴿8年的《阿凡達2》終于被導演卡梅隆搬上了銀幕。這部傳奇電影在13年前橫空出世,將“腦機接口技術”托“科幻”之名更廣泛地傳播到了大眾視野。
但時至今日,科學家們卻在把阿凡達的腦機接口從銀幕搬到真實世界這條路上步履蹣跚,暫時還望不到終點(詳見:風口下的腦機接口:一邊解放大腦,一邊困于大腦)。
2022年,腦機接口依然處在“蓄力期”。市場還在等待一款現象級的產品完成破圈,資本市場中也還沒有一家純粹的腦機接口企業完成IPO上市。
但腦機接口有著自己相對穩健的成長步調。2022年,國內外的行業頭部企業在一級市場依舊保持著活力,Synchron的介入式腦機接口甚至第一次讓嚴厲的FDA在臨床試驗問題上“松口”,正式批準有侵入性的腦機接口設備對人“上頭”。
各大期刊上層出不窮的論文也時刻提醒著人們“莫欺少年窮”,潛力巨大的腦機接口值得多一份耐心。
01?臨床試驗終于啟動,卻不是Neuralink
說到腦機接口很難繞開馬斯克。作為腦機接口領域最廣為人知的明星,他和他的Neuralink在上一年末頻頻出鏡。
去年12月,馬斯克高調宣布Neuralink很可能將在今年6月開啟臨床試驗,暗示已經提交了材料和申請,正等待FDA的批準許可(詳見:Neuralink半年后啟動臨床試驗?馬斯克拿自己“開刀”)。
但戲劇性的變化僅僅發生在幾天之后。馬斯克被前員工控訴他的Neuralink存在“虐待動物”的情況,甚至引得美國農業部監察長親自出面調查(詳見:宣布6個月開啟腦機接口臨床試驗后,馬斯克被控訴“虐待動物”)。
目前調查進度還沒有公開,但不管指控的內容是否屬實,馬斯克在2022年都或多或少令人有些失望。
2021年高達2.05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刷新了歷史,卻沒能帶給Neuralink立竿見影的效果。從結果上說,Neuralink在去年依舊沒能走進臨床試驗,被隔壁Synchron的半侵入式腦機接口遠遠甩在身后。
Synchron是行業的驚喜,其半侵入式腦機接口獲得FDA的臨床試驗批準可以算是去年行業里最令人興奮的消息之一。
這家采用介入技術的腦機接口企業在去年5月拿到了FDA的許可,今年1月初又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上發表了一項關于其神經假體產品“Stentrode”的小規模臨床研究結果。
結果證明,將Stentrode植入大腦血管12個月后,沒有出現血管阻塞,也沒有出現與該裝置相關的不良事件。在安全的基礎上,所有4例患者的腦機接口植入物均具有穩定的信號強度,而且每位患者都學會了用腦機接口成功控制計算機。
Synchron的成功為自身贏得了資本青睞,以至于在8月還傳出馬斯克私下與Synchron暗中接洽的傳聞。雖然事件后續不了了之,各方也沒有任何回應,但之后不久,Synchron確實獲得了大筆融資。
這筆融資發生在去年的尾巴,Synchron趕在2023年到來之前收獲了7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貝索斯旗下的Bezos Expeditions、比爾蓋茨的Gates Frontier都參與其中。考慮到Neuralink的背后是馬斯克,一時間,腦機接口竟成了前后幾位世界首富競相角逐的戰場。
有趣的是,這次融資后,Synchron和Neuralink的融資總額之和達到了4.05億美元。好巧不巧,剛好持平導演卡梅隆曾在接受采訪時所透露的《阿凡達2》制作成本。從這一角度來說,無論在電影中還是在真實世界,腦機接口都是一項燒錢的生意。
02?腦機接口的火燒到了國內
2022年,腦機接口的火也同樣燒到了國內,它在充滿寒意的生物醫藥領域襯托下更顯亮眼。
年末,在Synchron宣布融資之前不久,國內老牌腦機接口企業博睿康獲得了數億元融資,成為國內第一家邁入C輪融資的腦機接口企業。
雖然腦機接口的相關研究已經有50年以上的歷史發展,但始終未能出現一家上市公司,甚至融資輪次在B輪以上的企業都非常稀少。據【億歐智庫】2022全球腦機接口技術與應用發展研究報告統計,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球范圍內處于C輪的腦機接口企業也僅占11%,而有近半數的腦機接口企業還停留在A輪以前。
中國腦機接口起步相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晚,情況類似。2022年,處于Pre-A輪和A輪融資的企業占據最高比例。其中腦虎科技在去年1月完成了9700萬元天使輪及Pre-A輪融資,是目前國內腦機接口領域最大規模的早期融資。
這家對標Neuralink的侵入式腦機接口新秀,不僅在9月推出了自己的首款醫用級BCI產品,還趕在2022年的最后三天又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體現了資本對未來腦機接口的信心,更準確地說,尤其是侵入式腦機接口的未來信心。
億歐智庫:中國腦機接口融資企業行業分布
侵入式與非侵入式之爭始終伴隨腦機接口發展始終,但出于侵入式腦機接口監管標準和準入門檻較高的考量,非侵入式腦機接口一直是市場上更為主流的技術路線,至今仍是如此。
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學上的突破讓侵入式腦機接口這一技術路徑開始抬頭。在國內,2020年浙江大學研究團隊與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共同合作成功完成了國內首例侵入式接口手術。在這之后,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市場熱度越來越高。
純粹的侵入式新秀腦虎科技橫空出世,老牌勁旅博睿康在非侵入式技術逐漸走向成熟后也開啟了侵入式布局,并拿到了不菲的融資。加之國外的Synchron進入臨床試驗,種種跡象都顯示在2022年,腦機接口的技術方向在朝向侵入式傾斜,因此在敏銳的一級市場,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初創企業往往更受追捧。
而對于技術上相對更成熟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而言,2022年是逐步開啟邁向商業化,以及走進C端市場的一年。
2022年11月,強腦科技旗下產品腦機接口智能仿生假肢獲得了FDA的醫療器械II類產品批準,能輔助肢體不全的患者生活,乃至運動。據稱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FDA認證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
目前,非侵入式腦機接口在醫療場景中相關應用設備以“監測”和“替代”兩大類型為主。還有部分產品已經開始走向C端市場。在消費領域,腦機接口玩家開始嘗試在睡眠、注意力監測等場景推出產品。
只不過,由于當前腦機接口的消費場景并未解決消費者剛需問題,可替代產品多,同質性還比較高,因此還沒能在市場激起什么大水花。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腦機接口是硬件、軟件相結合的完整系統。專注在元件、算法等細分的企業在各自為戰多年后,中國在去年終于誕生了第一個腦機接口綜合性開源軟件平臺MetaBCI。
這套系統在去年11月公布,由天津大學牽頭組建,規范了BCI數據結構與預處理流程、開發出通用的解碼算法框架,提供面向腦機接口軟件層面全鏈條開發的解決方案。由于又是開源,所以能有效降低技術門檻、縮短產品周期、進而促進轉化落地。
03?2022年過后,我們開始相信腦機接口未來能做到這些
腦機接口一直是科學家最活躍的陣地。2022年,更多的研究和論文在頂級期刊出現,讓腦機接口想象空間的邊界得以更加拓展。這一年,人們發現腦機接口能做的事情很可能比想象的更多。
讀心
很難想象腦機接口能夠做到“讀心”這樣神奇的事,但這項研究確實在去年被刊登在了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這項成果屬于日內瓦大學和其醫院的神經科研團隊,他們成功地識別出有可能與內心獨白有關聯的神經信號,并確定了鎖定內心獨白所需要優先觀察的大腦區域。這一成果為失語癥患者的腦機接口開發開辟了新的視角。
他們認為,即便失語癥患者在語言相關的腦區受損,但并不妨礙他們在腦中想象單詞和句子。過去的研究已經證實了腦機接口可以解碼人類的語言,現在,科學家們試圖向“思想”這一更高處攀登了。
復明
Max Hodak曾和馬斯克一同聯合創辦了Neuralink,2021年二人分道揚鑣。之后Max Hodak又創辦了另一家腦機接口企業Science Corp。2022年Max Hodak在一次采訪中正式介紹了他們正在開發下一代人工眼,目標是為“失明”提供新的治療方式。
理論上,失明的人只要大腦皮層中感知視覺的部分仍然能發揮作用,他們就還存在恢復視力的可能性。但一直以來,這一微乎其微的可能性也僅僅存在于理論。
Science Corp提出希望將基因療法與視網膜上的microLED顯示器相結合,來幫助患者恢復視力,這一巨大潛力已經為它贏得了1.6美元的資本支持。
Max Hodak透露,他們的人工眼Science Eye已經開始被植入到一些兔子體內,并且“表現良好”。雖然距離人體試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顯得很有信心。”
減肥
減肥的方式千奇百怪,但“管住嘴”是核心中的核心。基于這一認識,2022年,腦機接口減肥法來了。
在《Nature Medicine》上,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刊登了一項研究結果,通過腦機接口抑制伏隔核(人腦某食欲相關區域)的興奮,來達到“少吃”的作用。對于一些極端的暴食癥患者甚至有治愈效果。
從試驗結果來看,受試者半年時間在無其他干涉的情況下平均掉秤約5公斤,更重要的是,截至其試驗結束,并未發現有任何副作用。
軍用
去年11月份,印度媒體披露了印度國防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制造的第一批“半機械鼠”。他們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將老鼠進行改造,并在其身上安置微型攝像機,可執行軍事任務。這類“半機械鼠”可以有效而低風險的執行各種偵查作業,為軍事行動提供情報。
據報道,印度正在組織研究人員對小鼠等嚙齒動物進行“技術改造”,其主要方法就是對嚙齒類動物的大腦中植入微電極,通過特制接收器向老鼠等動物發出指令,達到遠程“遙控”動物行動軌跡的效果,再通過背上的特制攝像機實時將畫面傳到操縱者面前。
結語
2022年,腦機接口依然在“蓄力”,卻也開始有了收獲。不難發現,尤其在最后兩個月,國內外腦機接口行業迎來了太多驚喜。信心比黃金重要的時代,多筆巨額融資維持了行業穩步上升的景氣度。半侵入式腦機接口開始走入臨床試驗意味著監管的態度正在趨向緩和,而這也注定讓人們對2023年有更多的期待。
隨著技術發展,我們相信,新的一年,侵入式腦機接口會更加安全可靠;而非侵入式腦機接口也會進一步挖掘,探索更多使用場景,盡快讓患者和消費者享受到腦機接口發展的成果。
關鍵詞: 2023年 腦機接口還能繼續上頭嗎 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