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后方可轉載。
在過去的2022年中,隨著各國從疫情沖擊中逐漸恢復過來,醫械領域的經濟活動也更加活躍。大量的影像械企開展合作與并購,包括西門子與達芬奇展開合作、佳能收購NRT布局DR領域等等。
【資料圖】
此外,隨著一系列重大業務調整,不少企業高層也迎來新一輪人事變動,飛利浦、蝴蝶網絡的CEO紛紛離職。器械之家整理了醫學影像界十大新聞事件,如果你覺得還有哪些新聞應該入榜,歡迎留言討論。
01
巨頭攜手,西門子聯合達芬奇獲批FDA
7月,西門子醫療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開創者直覺外科共同宣布,西門子醫療的Cios Spin移動錐束CT成像?(CBCT)與直覺外科的Ion腔內系統相結合的技術已經獲批FDA。
據了解,Cios Spin是首個具有抗菌涂層的商業型移動C型臂,它配備了先進的平板技術,并具有多功能性,支持2D和3D成像的各種程序,包括血管成像。專為整形外科、創傷外科和脊柱外科等而設計,提供術中評估。
Cios Spin移動成像可為Ion平臺同時提供2D和3D成像,以幫助醫生改進Ion 的導管的定位,從而更好地放置活檢工具。研究數據顯示,這一集成技術有望使肺活檢診斷率提高約10%。
02
加強影像布局,佳能收購NRT
3月,佳能醫療收購了位于丹麥的高科技醫療設備提供商NRT。通過此次收購,佳能醫療有望打開歐洲先進數字放射成像解決方案的技術、開發和制造渠道。
NRT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公司從事開發制造多功能X 射線透視系統和通用射線照相系統。截至目前已向全球 1500 多個最終客戶交付了 3500 多臺 X 射線系統。
事實上,在此次并購之前,佳能與NRT已經展開了合作,例如NRT的Adora 系統就采用了佳能的平板探測器以及CXDI 軟件,以助力系統獲得更快速、高質量的數字圖像捕捉。
完成收購之后,NRT的高端系統將被添加到佳能面向全球市場的 DR 產品組合中。此外,NRT 還將利用其在技術方面的優勢、醫療法規方面的經驗來優化佳能現有的 X 射線產品。
03
GE醫療攜手亞馬遜
8月,GE醫療與亞馬遜旗下云平臺AWS深化合作,宣布將在英國伯明翰的皇家骨科醫院 NHS 基金會信托基金安裝Edison True PACS系統。
這也是該系統首次在歐洲部署,將為壓力越來越大的放射科醫生提供智能工作平臺,以幫助他們提高閱讀速度、減少錯誤、提高診斷精度從而實現更好的診斷。?
據了解,GE 醫療計劃在 AWS 上提供其基于 AI 的成像應用程序和 Edison Health Services 平臺。同時借助于亞馬遜成熟、完善的云平臺技術,能夠向醫院和醫療保健提供商提供基于云服務的成像解決方案、集成數據和臨床運營洞察力。
04
飛利浦換馬CEO
10月,飛利浦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rans van Houten卸任,由互聯關護業務全球負責人 Roy Jakobs接任。對于此次高層變動,外媒判斷可能與此前的呼吸機召回事件有關。
據了解,由于收到大量投訴,從2021年6月開始,飛利浦就緊急從全球范圍內召回呼吸機產品,召回的呼吸設備數量已超過520萬臺。
前有疫情導致供應鏈受阻,再加之大規模的呼吸機召回事件,導致飛利浦的業績持續下跌。在第二季度銷售額達41.77億歐元,同期下降7%,股東凈虧損2200萬歐元。
公開資料顯示,Frans van Houten已在飛利浦任職36年并擔任11年CEO。其在位期間主導了飛利浦一系列的并購計劃。包括2014年以12億美元收購Volcano,加碼血管超聲領域。2017年收購美國的CardioProlific Inc,以進一步加強其圖像引導治療業務。
在呼吸機召回事件中,Frans van Houten的態度十分積極主動,但仍舊遭受了諸多批評,而這也成為其離職的誘因之一。據了解,在飛利浦高層輪替的過渡時期,Frans van Houten將繼續擔任公司顧問,直到2023年4月。
05
終止出售,西門子加大超聲投資
6月,西門子醫療首席財務官Jochen Schmitz發布消息稱,西門子已經重新定位了超聲業務,并計劃在該業務加大投資力度。
在2021年,西門子醫療開始考慮出售其超聲業務,預估值約為10億美元左右。在當時,該業務的收益僅為4億歐元左右,與西門子的其他部門相比,數據表現一直不甚理想。
事實上,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中,西門子醫療一直是全球超聲技術的引領者曾推出世界上第一款無線彩超、手持超聲。不過在全球市場競爭格局中,西門子醫療已經漸漸落后于GE醫療和飛利浦。
而在全球老齡化加深、疾病發病率提升、超聲醫學在臨床應用中越來越廣泛,也使得全球超聲市場保持穩定發展。而這也可能是西門子重新重視超聲、并持續加大投資布局的重要原因。
06
北美最大超聲經銷商被拋售
2月,位于紐約的 Avista Capital Partners 宣布從 Varsity Healthcare Partners 手中收購 Probo Medical 多數股權。業內人士分析,該交易價格可能在 4.5 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28.5291億元。
Probo Medical成立于 2014 年,從翻新超聲設備起家,時至今日已是美國最大的翻新超聲系統和超聲探頭的垂直整合維修供應商和經銷商,致力于提供廣泛的醫療成像設備的翻新、銷售、零部件、服務和維修,包括超聲、c臂、CT、MRI、PET/CT、x射線等。
值得一提的是,Probo Medical還是國產器械一哥邁瑞醫療在北美的獨家分銷商,2021年8月底,邁瑞醫療北美公司將其超聲系統的分銷權交給Probo Medical。而Probo Medical在易主Avista后,邁瑞北美的分銷權成了行業關注點,其中的交易細節也待后續披露。
07
GE醫療與醫科達開展合作
4月,GE醫療和醫科達正式對外宣布,雙方在放射腫瘤學領域簽署了一份商業合作協議,共同為全球范圍的醫療機構提供從診斷到治療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以滿足癌癥患者的放射治療需求。
今年以來,GE醫療加大了在放療領域的布局力度。通過與醫科達攜手合作,GE醫療能夠整合雙方的技術優勢,以滿足全球市場對癌癥放療解決方案的旺盛需求。
而GE醫療的精準成像解決方案與醫科達的放射治療解決方案相得益彰,將為醫生提供更加整合和高效的癌癥放療解決方案,為癌癥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08
股價蒸發90%,蝴蝶網絡CEO離職
12月,掌上超聲領導者蝴蝶網絡宣布,雙方同意Todd Fuchterman博士辭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EO)一職。同時,Fruchterman也將離開Butterfly董事會成員的職位,在之后將配合公司的領導團隊,以確保平穩過渡。
而除了CEO變動之外,蝴蝶網絡正經歷裁員,業績大幅下滑的不利局面。這些負面消息導致其股價呈現下行趨勢。尤其是在宣布Fruchterman辭去CEO職位后,公司股價開盤大跌,當日收盤僅為2.80美元/股,跌幅-9.09%,相比最高點,股價已經蒸發90%左右。
蝴蝶網絡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領先的手持式超聲成像儀研發企業之一。其一直致力于通過“掌上超聲+AI”的研發和應用,引發了醫學影像的去中心化變革。
2017年,蝴蝶網絡研發八年的首款超聲成像產品Butterfly iQ獲美國FDA批準上市,這也是全球第一款獲得FDA批準上市的個人超聲設備,也是全球首款單一探頭全身通用的超聲成像儀。截至目前,該平臺已在20多個國家或地區商用,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大部分地區。
09
GE醫療攜手安科銳
除了醫科達之外,GE醫療也和安科銳達成了戰略合作,雙方共同簽署一項全球商業合作協議,旨在提供一種解決方案,以幫助全球更多的醫療團隊能夠為患者提供全過程護理。
據了解,安科銳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設計、開發和銷售腫瘤放射系統的醫療器械公司,涵蓋放射外科、立體定向身體放射治療、調強放射治療、影像引導放射治療和適應放射治療等多個方面。
根據達成的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提供全面的醫療產品,將GE醫療的成像解決方案和安科銳放射治療技術相結合,以改善癌癥護理領域的診斷和治療。
此外,考慮到醫療保健系統希望簡化放射腫瘤學的工作流程,GE醫療集團和安科銳在后續的合作中,也將尋求推動數字化和互操作性的解決方案。
10
“MRI 之父”逝世
8月,總部位于紐約 Fonar Corp公司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訃告,證實了公司董事長兼創始人Raymond Damadian 博士逝世,享年86歲。
據了解, Damadian 生于1936年,在布朗克斯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獲得了醫學學位。在紐約州立大學下州醫療中心擔任實習醫生期間,Damadian開始研究鉀和鈉如何在人體內產生電壓。
在 1970 年代,Damadian領導團隊創造了世界上第一臺MRI掃描儀。1978 年,Damadian 創立業界第一家MRI公司, 開啟了MRI 掃描儀的商業化之路。憑借在MRI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Damadian 博士也被譽為“MRI之父。
關鍵詞: 2022全球十大醫學影像事件 西門子、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