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速訊:莆田系投資研發CAR-T,沖擊A股免疫治療第一股

發布時間:2023-01-18 05:53:11  |  來源:騰訊網  

莆田系大佬投資研發CAR-T?這樣的組合,引發了交易所的疑問。


(相關資料圖)

1月11日,恒潤達生披露了近400頁的回復函,針對上交所的問詢進行了一一回復。這家開發CAR-T產品的企業的創始人是李國順,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莆田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今,做民營醫療的莆田系大佬要開發CAR-T,難怪上交所疑慮重重。

回復函主要解釋了在研產品及臨床試驗情況、市場空間、核心技術先進性、核心技術來源、實際控制人、研發費用等12個問題。這些問題都在考驗著恒潤達生的創新底色與研發實力。免疫細胞療法的興起也不過這幾年光景,國內僅有藥明巨諾、復星凱特的兩款CAR-T上市,全球上市的也不過5款。

而且,恒潤達生還正面回應了李國順的“莆田系”謎團。

01 莆田發家的醫藥大佬

2014年,《成都商報》發布一篇題為《掌控7成民營醫療機構福建莆田商幫操盤8000醫院》的報道,指出李國順家族的太平洋投資集團,正是擁有“維多利亞”和“陽光系列”品牌連鎖醫院的醫療巨頭,醫療投資規模位居全國民間投資前八強。

恒潤達生的回復函側面回應了上述報道,表示公司的李國順、李國清、陳良這三位合伙人靠民營醫療機構起家,其中李國順與李國清二人均是福建莆田人。

莆田系素有陳、詹、林、黃四大家族之稱。莆田人李國順不屬于這四大家族。根據招股書,李國順1968年出生在莆田,畢業于福建省莆田市技術學校輕工機械專業,之后干了6年的保險,1998年涉足醫療器械領域,之后將自己的資本版圖拓展至房地產、投資等領域。

李國順及其親屬直接及間接控制的企業高達91家,稱得上從醫療起家,橫跨金融地產的大集團。

莆田商幫的重要特點之一是以家族為中心,注冊多家醫院管理公司,投資或托管具體的醫療機構,由此形成多家法人實體構成的龐大織網。

不過,在回復函中,李國順表示,目前這些“莆田系”醫院與自己都沒關系,不論是股權還是運營上都不存在利益輸送。

擬上市的恒潤達生核查了李國順等人旗下25家主體公司,僅有9家確認與李國順等人不存在持股關系、關聯關系以及其他利益輸送安排等,剩余16家未能回函,不能排除這16家企業與李國順等人的聯系。

公開報道顯示,李國順、李國清、陳良三人2014年就陸續從民營醫院中“退出”,轉攻針對腫瘤治療的免疫細胞療法。這時候,一位同樣姓李的免疫學教授進入了李家的視線。

和許多創新藥企一樣,恒潤達生的誕生也是源于資本+科學家的結合。李國順出資,找到了杜克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授李啟靖,幾人合伙在2015年創辦了恒潤達生。

02 核心技術人員非專業出身

恒潤達生到底具不具備開發CAR-T的能力?這是上交所問詢的重點。

杜克大學的李啟靖一直是恒潤達生的“科學顧問”,并未擔任職務。公司最初核心技術開發人員有些也不是研究CAR-T出身。上交所認為,“公司核心研發人員黃飛、何鳳、王海鷹、金濤及史子嘯等人在原單位從事的研發內容和方向與公司存在較大差異,但入職一年多后即完成多項公司所需技術的研發并申請專利”,這件事看起來并不合理。

恒潤達生解釋了黃飛、何鳳、王海鷹等人在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從業經歷或研發經驗。其中有幾位確有免疫學研究背景的科學家目前已經離職,包括公司首席科學家胡紅明、金濤以及史子嘯。

胡紅明,曾任美國波特蘭腫瘤中心免疫學主任兼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教授,多年來致力于腫瘤免疫學研究。自2020年加入恒潤擔任首席科學家,主要參與核心技術平臺的搭建以及在研產品研究等相關工作。

胡紅明在2022年5月選擇離職,2022年10月加入了上海鑌鐵生物。鑌鐵生物是由從恒潤達生離職的于光婕與鄒雪梅創辦。

不過,在一波又一波新的研發人員的接力下,目前恒潤達生已建立了包含11個在研項目的產品管線,涵蓋CAR-T、CAR-NK和DASH CAR-T。其中,治療“復發/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r/rB-NHL)”的HR001藥物研發已進入II期臨床注冊環節,該產品預計將于2023年遞交新藥上市申請。

復星凱特原CEO、現任星奕昂CEO的王立群告訴健識局:“監管審批上市更多會考慮到你昨天做的好,今天也做的好,是否能保證明天也生產出好的產品?一旦上了臨床,沒有挑病人的機會。”

商業化的風險機會是擺在每一個CAR-T企業面前的難題。藥明巨諾的核心產品CD19 CAR-T倍諾達于2021年9月被NMPA批準用于3L+治療成人患者的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這是中國首個上市的CAR-T。2021年“倍諾達”獲得收入500萬美元,2022年上半年收入900萬美元。

按照其129萬元一針的價格計算,目前一年大約能賣出100針。

恒潤達生必然要面臨和已上市產品競爭的局面,而且還要與同樣能治療淋巴癌的其他藥物競爭。根據招股說明書,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恒潤達生歸屬于股東的凈虧損分別為1.17億元、1.03億元、1.93億元和1.17億元,三年半合計虧損達5.28億元。

在王立群看來,企業如何跟投資人保證產品一定能成功,如何繼續獲得投資人信任、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研發,這其中的矛盾是很嚴峻的。

恒潤達生此次募資25.39億元,也意味著公司必須加快速度“突圍”,這一市場留給后來者的機會并不多了。

撰稿 | 曾嘉藝

編輯|江蕓 賈亭

運營 | 賈賽軒

#醫藥##ipo#

關鍵詞: 莆田系投資研發CAR-T 沖擊A股免疫治療第一股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