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只眼看鄭剛、羅永浩口角:一個周期遠去了

發布時間:2023-01-08 10:09:18  |  來源:騰訊網  

王如晨/文

走來走去,廁所客廳。完全手機輸入一堆。希望能豐富一下今日話題的思考視角。


【資料圖】

羅永浩的個人魅力、領導力、創業特質,就在于不斷嘗試新領域,連續創業,并且壓著茬子,中間不能中斷太久。

即便中間多個項目失敗,只要有一兩個項目獲得哪怕一般意義上的成功,也會生成持續背書能力,并轉化為融資能力。

這是連續創業模式內在的文化力量。看上去不斷探索新賽道,其實一直拓展融資。一面回填過去的空,一面不斷喚起下一個項目。

只要大的周期律不變,沒有什么大變局,它就能像擊鼓傳花一樣,反復有人接盤。

鄭剛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接盤者。他的投資思維實在太契合這模式了。

但是,一旦周期律被打破,出現大的趨勢變化,連續性就面臨中斷。

我說的“中斷”,不是說項目馬上死掉。而是另一重味道。那就是,羅永浩們突然發現,越來越難以快速換道,甚至沒法抽身。因為后面可能會拖著好幾條爛尾。

如此,反復幾輪,就會產生擠兌,新的項目,會被拖累甚至拖垮。

或者,你就沒法做一個跳來跳去的男人,必須在單一項目上駐足不短的時光。

一旦駐足,那就跟農耕文化一樣,一切都得精細化,考驗復雜管理、運營,有太多日復一日的重復、枯燥。這與羅永浩式的連續創業文化相背。這是兩種互相博弈的文化。

羅永浩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流動的、游牧的、游擊的。他不能打太長久的正面攻堅戰。他的所謂長期主義,建立在不能中斷的連續項目基礎上。

他說,新的AR項目是他最后一個親自創業的項目。。我不是很相信,除非后面能有一幫人接盤,并且快速變現。

可能嗎?

AR確實已經擁有更大的元宇宙概念背景,但這個領域,根本沒有真正成熟的公司。谷歌微軟都在反復延宕。蘋果今年說要推出新終端,一個這樣的年份與下行趨勢,能否獲得追捧,應該還存在不確定性。再說,這類東西不可能創造超越iphone的規模,蘋果也只是平衡風險,當然也包括為它的內容、服務拓展新出海口。蘋果這幾年確實一直在探索出口。甚至都有解耦自身半封閉模式的動向了。

當然,羅永浩的連續創業特質、個人魅力,確實適合一個趨勢確立但一片混沌、混戰的周期。哪怕粗糙著走向變現,同樣可以創造一波榮耀,贏得下一輪投資人芳心。雖然這已非常艱難。

前段,我在朋友圈寫過這段:“很多公司3到5年可能都很難再回到疫情前的估值水平了。迷霧散去,風投都謹慎了,越來越少提"估值"一詞,而更認同那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與盈利途徑的投資組合。"估值"為"價值"一詞取代。”

最近兩年,尤其最近幾周,本地科技巨頭包括BAT抖音京東,都在坦誠地抖露內部挑戰。它們的技術創新、組織、運營、服務模式都在經歷關鍵的變化。沒有面向不確定周期的精細化的運營,過度依賴游牧風格的規模化拓展,很難度過艱巨的周期。

鄭剛今天撕開的話題,即便他本人沒有這種自覺,在我看來,實際上也是進一步打碎了積重難返的路徑。

一段時光終究過去了。

不要說產業,普通人生活都得適應這種變化。不要期望整個國家還會繼續過去幾十年的狂飆突進式增長。你得適應中低化的收入,你要重視瑣屑的小錢、碎片化的工作機會。很多工作,你沒有多少挑三揀四的權力。新人甚至不要期望能立刻獲得5年前乃至10年前的待遇。你得比過去更會用心過生活。所謂“用心”,更多是精打細算。

當然說的是我們普通人。

聽起來,好像我在揶揄過往一個周期的連續創業者。

絕非如此。我沒任何資格貶低別人。相反,我極為崇尚連續創業與連續創業者。上面,只是就路徑、風格之一辨析一下罷了。

因為,有羅永浩這種特質的連續創業者,也有馬斯克、雷軍、王興這類連續創業者。他們各自都有不同的創業者特質、領導力特質。相對來說,羅永浩的路徑與風格,與他們三位相比,風險指數更高。

從具體項目說,截至目前,羅永浩尚未鍛造出一個規模化的平臺,并駐足一個較長的周期。這里不是推崇規模與單一的時間維度。只是想說,截至目前的項目,很難沉淀、驗證羅永浩更為完整而綜合的領導力。

不是馬后炮。這句有我內心的嚴肅與戒懼在: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沒有連續創業者的特質與能力。甚至,中國這片土壤,對于這種連續創業的文化都缺乏包容與體諒。因為,連續創業的另一面,是極高的失敗率。而中國傳統文化對失敗者缺乏更多包容心。當然,經過多年洗禮,這片土地已經有很大進步。我們心存感激。

回到開頭,提一下鄭剛。

他的表達實在幽怨深深。

一方面,說自己跟其他投資人支持羅永浩繼續演戲,夸他有能力。這話里明顯帶有妥協傾向。

幾年前,接受藍港王峰十問訪談時,他曾把錘子捧到天,懟天懟地懟競對粉。那個周期,錘子明明已開始出現這次說的問題。連本地大品牌也都開始面臨挑戰,他還是用最粗放的方式計算錘子的成長與估值。你這不糊弄人嘛。

錘子是有口碑,但羅永浩不可能駐足。手機業既是大資本的玩法,必須有規模,同時又是極重效率提升、效率創新、體驗創新、品質創新,乃至復雜的精細化組織與運營。

游牧特質的羅永浩,曾經頗有口碑的錘子,根本適應不了新周期的挑戰。

另一方面,鄭剛又用商業“道德”來還原。既支持羅演戲,又談這個關鍵詞。讓人恍惚。

此外,他話語里有明顯拉攏其他投資人的味道。但我認為,還是有妥協的傾向在。

好像我對鄭剛有什么意見。同樣不是。我只就一重商業倫理說。就像我們對羅永浩們表達敬意一樣,對鄭剛代表的群體,尤其是這類側重早期投資甚至直接下場操盤重大風險項目的投資人,抱有更深的敬意。

不過,還是想補充幾句。多年來,羅永浩確實留下很多口實。但就算有真正的無良處,就算當初協議有近似對賭的條款支撐鄭回購訴求,鄭此刻的幽怨里,應該更多傳遞了他自身的危機。

只能說,大的周期律已被打破,趨勢已經變化。各方的日子都不好過了。擊鼓傳花玩不下去了。

鄭的目的,可能是借著話題為后續炒一把,畢竟他的角色已經變化了,親自下場做車了。此次炮轟,可能出于:

1. 汽車項目壓力的傳導。通過回購,或挽回些損失,支撐新公司。

鄭剛自從創立新能源汽車公司并親自擔任CEO后,幾乎從言論場退出了。2021年初,特斯拉市值狂飆、馬斯克取代貝索斯成全球首富時,他出來講了些,并透露了一個化解充電難的秘密項目。

此刻炮轟羅永浩,并要發起聯合回購,不排除是造車項目陷入麻煩后的心理反應。本來按他當初規劃,去年底就應該推SUV了。

2、新能源汽車項目有了什么新進展,炒一把。

3、心理壓力變異,加上當初投資協議近似對賭條款到期,一個成年人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也就意味著,最后雙方很可能就是個互相妥協局面。鄭剛、羅永浩不排除握手言和,甚至再度互相吹捧,惺惺相惜。雖然一個周期過去了,內心早已嵌入一只楔子,并隨時擠出新的幽怨的情緒。

關鍵詞: 另一只眼看鄭剛、羅永浩口角一個周期遠去了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