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電鉆剪草機,中德兩位老板一年進賬900億

發布時間:2022-12-15 16:58:31  |  來源:騰訊網  

記者|覃毅 江昱玢 編輯|江昱玢

很少人知道李嘉誠起家于塑料花制造,也很難把香港和制造業聯系在一起。


(資料圖片)

同樣在香港發家的,有一家名為創科實業的電動工具制造商,背后是兩個不同國籍創始人的財富積累故事。

1968年,一位年僅15歲的澳門青年人到香港謀生。機緣巧合,他與負責大眾汽車銷售的德國人Horst Julius Pudwill(霍斯特·帕德威爾)結識,合伙創辦了一家五金家用設備經銷商。幾年后,這家經銷商開始建工廠、做OEM代工。

30多年,兩人不斷兼并收購國際品牌。至今,創科靠著電動工具、戶外園藝工具及地板護理三大矩陣產品,成了工業、戶外園藝從業者們的剛需。公司2021年營收超900億元,最新市值1765港元(約1580億元)。

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中,霍斯特·帕德威爾家族的資產累計480億元,聯創鐘志平的身價也高達百億。

貼牌起家

鐘志平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ITT(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當倉庫管理員,月薪280元港幣,很快升任貨倉部經理。

他認識了大眾汽車工程師出生的霍斯特,1978年兩人創立了名為馬可·波羅公司的小型經銷公司,只有6名職員。

經銷商無法把控產品質量,鐘志平和霍斯特一咬牙,1985年投資兩萬美元建立了第一間生產廠房,為海外品牌組裝工具,創科實業(TTI)由此誕生,取名還是鐘志平從老東家名字ITT中得到的靈感。

霍斯特負責銷售,鐘志平管理工廠。創科初始定位是歐美電動工具的OEM代工廠,大廠客戶包括利優比、博世等。

1987年,創科為知名品牌Craftsman生產電鉆,價格便宜,一年出貨量達100萬部,但Craftman對中國制造的信任度不高。

1988后,創科吸引日本Ryobi公司入股20%。鐘志平和霍斯特可謂“慧眼識珠”——新股東既慷慨補足技術漏洞,又給大筆訂單支持,緊接著吸塵器發明者美國公司Bissell等紛至沓來,創科賺足了錢,兩年后成功在港交所敲鐘。

毛利率一路看漲,從1998年代工時的17.1%穩步上升,至2021年的38.8%,累計提升了21.7個百分點;凈利潤率也從當年的5.6%提升至如今10.4%。

從6個職員的貿易公司,到員工人數近4.8萬名,創科的逆天改變還得益于“不走尋常路”。

鐘志平和霍斯特率先把有線的電動工具做成無線,打造可充電池平臺,同一塊電池能給不同工具供電,這在當時是非常冒險的。但也正是在創科“無繩化”戰略的帶動下,友商們都競相推出了電動工具鋰電池平臺。

2020年,全球無繩電動工具市場規模達180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超過290億美元(約合2018億元)的電動工具市場中,占電動工具總產出的七成。

踩準趨勢的兩位創始人,積累起財富金山。

到2021年底,公司前三大股東霍斯特、鐘志平、霍斯特兒子Stephan分別持股20.08%、4.73%及2.45%,共計持股27.26%。

霍斯特還在今年9月以每股均價82.8972港元增持創科實業50萬股,截至12月14日收盤,這又是一筆價值約600萬元的浮盈。

并購擴張

兩位同時擁有工程學和商貿背景的創始人,為創科實業開辟了接軌國際化的成長路徑。

創科實業最初從事OEM代工業務,定點東莞厚街鎮開設工廠。

2006年,有東莞網友在社交平臺透露:TTI(創科)在厚街有好幾個分廠——厚街科技電業、鴻亮、創機、創力等,總人數超過2.3萬人。公司總產值在東莞前5名,很多時候能沖到前三甲。

“TTI是我打工以來,最人性化的一家公司。單是年假就有12天。”他說。

這樣的案例,指向了90年代香港制造業大量轉移到內地的潮流。彼時,國際市場為了降低制造成本,大量企業的代工需求蓬勃崛起。創科實業順應了這股潮流,生產規模與代工能力迅速提升。

兩位極具國際視野的創始人,期望將事業進一步做大。

首先,擺脫中國OEM代工的內卷市場,升級轉型成ODM(委托設計)公司。

2000年,創科轉而以1.06億美元收購日本品牌Ryobi,并與美國大型零售商“家得寶”建立合作,邁出了國際化征程的重要一步。

到2021年,來自家得寶的收入占比達到了47.5%。

2002-2007年,創科相繼收購了HOMELIT品牌的園藝工具業務,MILWAUKEE和DREBO品牌的電動工具業務,ROYAL、DIRT DEVIL、HOOVER等地板護理品牌及業務。

至此,創科“吞下”11家品牌,形成了電動工具、戶外園藝工具及地板護理三大品牌矩陣,徹底完成了OBM角色轉變。

這些前端的并購動作背后,配套完整的生產基地十分關鍵。這些年,創科在中國的生產制造基地也在發力“聚合”。

比如,2008年,公司在東莞的亞洲工業園正式建成投產,先后設立2家獨資企業及3家加工貿易企業,把園區多家企業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產業鏈配套協同。

同年,創科作出了將工具業務從帶電源線轉向為無線模式的決定。公司馬不停蹄投入無線充電式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解決了麻煩線路、擾人噪音等使用痛點,建了自身的護城河。

從人才與營運來看,公司近些年吸收了很多國際化人才。

例如現任總裁Joseph Galli Jr,一手將Black & Decker"s工具品牌DeWalt打造為行業第一,而后加入亞馬遜,擔任總裁兼運營總監。2008年金融危機,創科業務和股票遭遇重挫,霍斯特邀請Joseph出任總裁、力挽狂瀾。

創科同步自己培養人才。2007年,公司推出領導才能發展計劃,設置了從基層員工直至總裁的明確晉升路徑。這項計劃已從頂尖大學的工程、銷售、采購、供應鏈等專業領域,累計招聘超7400人。

喜中藏憂

創科實業的收入結構,主要劃分為電動工具和地板護理清潔兩大板塊,前者幾乎貢獻了超過80%的營收。

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0.34億美元,同比增長10%。電動工具部分的銷售額攀升更快,同比增長14.9%,達66億美元。

電動工具業務以MILWAUKEE為核心驅動,這是一家創立于美國的百年電動工具公司,也是創科的賺錢利器。上半年MILWAUKEE收入增長了25.8%。

這得益于MILWAUKEE擁有自研系統。今年上半年,該品牌擴充M18和M12充電式系統,分別落地了259項和144項產品,包括一系列釘槍、電鉆等輕巧電動工具新產品。

另外,為擴充個人安全裝備(PPE)產品陣容,創科還推出MILWAUKEE BOLT安全帽系統,用戶可應特定的工地需要量身定制。

另一電動工具業務的核心品牌RYOBI,面向數百萬的DIY家居用戶提供充電式產品,在其18伏特ONE+電池平臺上,擁有162種電動工具、84種戶外園藝工具及21種清潔工具。近年代表作是,RYOBI 80伏特HP零轉角駕駛式剪草機。

相對而言,地板護理和清潔業務拖了后腿。2022年上半年,其銷售額下降17.8%至47.2億美元。

公司解釋,該業務主要受需求放緩及客戶縮減庫存的影響。為了降低庫存量,創科采取了原材料庫存增加6天、制成品庫存減少3天的舉措。

11月,創科核心渠道商家得寶在第三季度財報中表示,現財季可比較銷售為今年最弱。二級市場聞訊,創科實業股價連日下調,下跌幅度一度逼近15%。

開源證券研報認為,創科在渠道上,具備豐富經銷商資源,積極合作大型經銷商,密集鋪設銷售網點,成了驅動業績增長的關鍵。

種種不確定性暫未影響公司毛利。今年上半年毛利率39.1%,連續第十四個半年大幅增長。

用三十余年時間,從50萬美元銷售額做到132億美元,看慣風浪的兩位“電鉆大王”,在潛伏等待下一個爆發期。

關鍵詞: 賣電鉆剪草機 中德兩位老板一年進賬900億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