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下的機遇:激光雷達老大哥沒落,誰將上位“新一哥”?|有電對談

發布時間:2022-11-24 18:57:35  |  來源:騰訊網  

11月24日晚8點,歡迎準時關注騰訊新聞科技頁卡

01 事件背景

近幾年,自動駕駛的概念越來越被頻繁地提及,而在高等級自動駕駛系統內,激光雷達是不可或缺的硬件。在近幾年的國內造車新勢力發布會上,激光雷達幾乎成為新車的標配。


【資料圖】

激光雷達兼具測距遠、角度分辨率優、受環境光照影響小的特點,且無需深度學習算法,可顯著提升自動駕駛系統可靠性。根據國際知名市場調研公司 Yole 預測,2021-2026年激光雷達在ADAS和無人駕駛市場的CAGR分別達到94%和33%,2026年合計份額達到50%,成為激光雷達規模最大的應用市場,激光雷達市場被資本十分看好。

然而,原本以為會一片欣榮的激光雷達市場,目前卻出現了格局的“劇震”。海內外激光雷達市場正在上演“冰火兩重天”。

在過去,海外激光雷達供應商憑借產業崛起的先發優勢,一直占據中行業內的絕對領先地位,如今卻是一片“寒冬”:激光雷達傳感器全球供應商Ibeo宣布破產、兩大激光雷達龍頭企業Velodyne和Ouster合并、Quanergy被退市。

再反觀國內,卻一片“熱鬧”,禾賽、速騰聚創等相繼宣布新車型定點,幾家國內頭部激光雷達公司,幾乎都同時期發布了自己的固態補盲激光雷達... ... 海外激光雷達市場為何陷入困境,國產激光雷達又緣何突飛猛進?

02 直播看點

11月24日晚8點,《有電對談》第六期邀請到了騰訊新聞作者&資深媒體人遠川汽車評論主編羅松松、綠芯說創始人許政,和探維科技CEO王世瑋博士對談,和各位網友一起探討:

● 海外激光雷達企業為何陷入困境,國產激光雷達又緣何突飛猛進?

● 國產激光雷達真的做好量產上車的準備了嗎?阻礙規模量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目前不少落地的智能駕駛并不是都采用了激光雷達的方案,有的是以“視覺+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為主的方案,有的是視覺算法路線,誰能贏得自動駕駛的未來?

● 基于激光雷達的較高成本,面對目前全球疫情影響下的經濟寒冬,激光雷達能否實現“降本增效”?

● 近日各大公司都相繼公布了固態補盲激光雷達產品的新進展,從整體趨勢來,2023年會不會成為激光雷達的新戰場?

03 關于《有電對談》

《有電對談》是騰訊科技聯合騰訊新聞優質作者發起的直播IP欄目,聚焦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產業熱點,技術和趨勢解讀。如果你也想參與《有電對談》,歡迎添加科技小助手(techzhushou)并注明單位、職位和來意。

關鍵詞: 危機下的機遇激光雷達老大哥沒落 誰將上位新一哥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