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看點!熱鬧一年后,小酒館模式已顯露疲態

發布時間:2022-11-19 18:52:48  |  來源:騰訊網  

記者 | 馬越


(資料圖)

編輯 | 牙韓翔

一邊喝酒吃燒烤,一邊看比賽,可能是很多人對于小酒館消費場景的想象。

臨近世界杯開幕,又有一個小酒館連鎖品牌傳來融資的消息。近日,青島酒號巴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酒號巴士”)宣布稱完成了7200萬港幣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香港新大陸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注資,用于品牌升級、企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型等方面。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這家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啤酒館加盟服務商,主要從事啤酒館加盟、啤酒屋加盟以及啤酒超市加盟。在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平臺,可以看到酒號巴士的門店主要分布在非一線城市,門店主打“國潮小酒館”“清吧”“音樂餐吧”等定位,提供精釀啤酒、小吃等菜品,人均價格在50-80元左右。

酒號巴士

在試圖抓住年輕人“夜經濟”消費場景的趨勢下,過去一年,“餐+酒”模式的小酒館不時曝出獲得資本青睞的消息。

譬如連鎖餐酒吧品牌COMMUNE在2022年2月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日初資本領投,高瓴投資、番茄資本跟投,木星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2021年8月,主打社區的連鎖酒館品牌貓員外完成總額過億元的Pre-A及A輪融資;2022年9月,連鎖酒館品牌RISSE銳肆酒館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種子基金。

小酒館是一個近十年來才火起來的小眾業態,而近年來在資本市場頻頻受到關注,很大程度上與頭部品牌海倫司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小酒館第一股”的示范效應有關。

海倫司可以被看作是小酒館經濟的晴雨表——從它的經營業績,我們可以一窺整個小酒館行業的市場現狀。當下反復的疫情和不確定的餐飲經營環境,讓資本對小酒館的想象變得模糊。

2021年9月的風光上市的海倫司,迎來的是一個頗為尷尬的市場節點。疫情反復帶來的消費低迷,讓海倫司經歷了急速關店、由盈轉虧、股價大跌和門店轉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其2022年上半年財報,海倫司上半年總營收為8.74億元,2021年同期為8.68億元,增長0.6%;上半年凈虧損達到3.04億元,經調整凈虧損9990萬元;而2021年上半年凈虧損為2484萬元,經調整后盈利8060萬元。

2022年,經歷了門店急速擴張的海倫司也開始閉店,根據財報以及其官方披露的數據,2022年1月至6月,有69家海倫司小酒館關閉;到了6月底至8月中旬,海倫司又繼續關閉了25家門店。

對主打低價走量的海倫司來說,想增加賺錢能力,要么提升單店收入,或選擇增加門店數量。而海倫司過去幾年急速擴張以增加規模效應的打法,也在疫情反復影響下失靈。

從財報上看,海倫司的同店單店日均銷售額和單個直營酒館日均銷售額——用于衡量單店業績的關鍵運營指標仍在惡化。海倫司的同店單店日均銷售額由2020年的1.09萬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9700元;單個直營酒館日均銷售額則由2020年的1.09萬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7200元。

為此海倫司也在嘗試轉型,譬如在更下沉的市場賣燒烤——它在今年7月宣布在湖北省利川市開出了首家大排檔店型“海倫司·越”。這是一個融合了大排檔、小酒館、燒烤攤等流行的夜間消費業態。

此前的“餐+酒”風潮曾經帶動了一批餐飲、茶飲甚至咖啡品牌跨界試水,大有“萬物皆可小酒館”的勢頭,比如海底撈、和府撈面、老鄉雞、湊湊、呷哺呷哺、喜家德、眉州東坡、奈雪的茶、Tims咖啡等等,都推出相應的酒館模式新業態,試圖拓展消費場景,并以此作為流量入口吸引消費者。

而一年多時間過去,上述餐飲品牌密集探索的小酒館模式,如今則大部分都顯露疲態,不僅沒能實現規模化復制,甚至退出市場。

根據自媒體“餐飲老板內參”的統計,海底撈開在北京的2家Hi撈小酒館都已經關閉,和府的小面小酒5個月的時間關閉了14家,湊湊、老鄉雞、喜家德也都沒有繼續為小酒館業態擴店。市場情況不佳的大環境下,餐飲品牌的小酒館夢,或許還沒那么容易實現。

關鍵詞: 熱鬧一年后 小酒館模式已顯露疲態 海倫司·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