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金義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大會精神,加快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區,奮力打造支撐“兩個先行”關鍵力量,產業升級持續深化,良好勢頭彰顯。
上半年,金東區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增加值2.86億元,同比增長19.3%,高于金華市13.1個百分點。軟件業主營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47%,位居金華市第2位。5G基站建設已完成274個,完成全年任務的95.14%。
日前,記者走進金華市匯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各式各樣的物料擺放得整齊有序,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用手機掃描產品二維碼進行驗貨和取貨。“我們通過數字化改造優化了生產管理模式,生產計劃處理效率從原來的4小時縮短到1小時,產品交付周期從原來的23天縮短到12天,產品合格率從90%上升至98%。”該企業企劃部經理報出一串實實在在的數據,表明數字化改造取得可喜成果。
“匯豐電器”的成功轉型并非個例。今年以來,金義新區推進智能家居(電動工具)行業“N+X”數字化改造工作,現已驗收通過首批6家試點企業,評選出浙江托馬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金華市匯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美電動工具有限公司等3家標桿企業。
數字化管理是制造業轉型的必由之路,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浙江托馬斯”企業通過數字化改造建立了有效的物流和信息流數字化管理模型,目前賬物準確率提升至98%以上,庫存信息從隔天反饋變為實時反饋,數智化管理水平以及生產效率得到明顯提升。有著超20年行業經驗的“浙江金美”企業通過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其數字化改造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實現了提質降本、增效準交,目前年產電動工具100萬臺,年產值超億元,產品熱銷歐美等地。
“數字化改造這項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企業往往面臨著成本高、耗時長、易走彎路等難題。今年以來,我們不斷優化數字經濟企業營商環境,按照政府領導、企業主導、供應商總包、專家組指導的原則,在智能家居(電動工具)等細分行業開展中小企業輕量化數字化改造的推廣和服務工作,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區經信局局長汪丹說。
一個個案例生動鮮明,一項項舉措鏗鏘有力。為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新區出臺《金東區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圍繞“3+3”產業集群培育方向,貫徹落實“信創十條”,加強信創產業各類創新資源要素整合,同時加大制造業數字化改造支持力度,鼓勵中小企業開展“N+X”數字化改造工作,市區兩級政策雙管齊下,優勢互補。值得一提的是,新區在金華市首創“智慧+”發明專利產業化平臺,打通項目備案、獎補申請、線上審核、政策服務全鏈條,截至目前,已累計辦理發明專利產業化項目備案262個,兌現獎補資金近1000萬元。
答好企業數字化改造的必答題,新區始終用數據說話。記者從區經信局獲悉,截至目前,金東區已累計培育市級“兩化融合”重點項目78個,國家級“兩化融合”貫標企業8家,省級未來工廠試點1個,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3個,市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1個,“兩化融合”省級以上榮譽17個。金東區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75.53%,位列浙江省第16位,金華市第4位。
(記者 李玲添)
(來源:金東區人民政府網站)(來源:金東區人民政府網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