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市年內舉辦線下招聘不少于1000場、直播帶崗不少于500場,全年新開發9600個高質量就業見習崗位,扶持大學生創業2500人以上——(引題)
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穩中向好(主題)
(資料圖片)
蘇州日報記者 邵群
《蘇州市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的若干舉措的通知》近日發出。昨天,記者從蘇州市人社局獲悉,《通知》從深入挖掘就業崗位、擴大政策扶持效應、創新優化招聘方式等10個方面著力,確保蘇州市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挖掘崗位 創新優化招聘
穩定機關事業單位招錄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實施專業化青年人才定崗特選計劃。今年,全市國有企業計劃招聘高校畢業生較去年增長10%以上。原則上年內新招聘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崗位全部面向高校畢業生開放,推動全市社會組織年內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不少于700個招聘崗位。同時,加強就業見習基地建設,發動更多符合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參與就業見習工作,今年全市新開發9600個高質量就業見習崗位,讓更多有意愿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及時參加就業見習、及早接受就業訓練、盡快實現穩定就業。
圍繞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廣泛征集優質崗位信息,利用自有招聘場所每周常態化舉辦招聘會,結合實際開展網絡招聘、直播帶崗等線上招聘活動,年內全市舉辦線下招聘不少于1000場、直播帶崗不少于500場。結合蘇州產業發展特點,開展精準化、行業性、定制式“校園蘇州日”校園引才專項活動。整合蘇州特有元素和文化特色,全市聯動舉辦人才夜市專項招聘。發揮“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優勢,發動轄區失業青年參與社區招聘。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舉辦行業專場招聘活動。根據實際需求,舉辦殘疾人等各類困難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
此外,發揮開業補貼、社保補貼、租金補貼、帶動就業補貼等政策協同效應,引導激勵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新創業,今年扶持大學生創業2500人以上。
加大重點群體幫扶力度
今年,全市開發不少于300個基層公共服務崗位,主要用于招聘和安置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困難家庭和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其中用于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比例不低于50%;尚未錄用的崗位可用于招聘本市戶籍畢業5年內的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重點向畢業年度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傾斜。
開展“名企送優崗”助力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行動,各地組織轄區知名骨干企業開發一定數量的優質就業崗位,用于定向招聘本地困難高校畢業生。對畢業學年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的困難畢業生提供求職創業補貼。摸排困難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情況,制定“一人一檔一策”精準幫扶計劃,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及殘疾未就業畢業生和長期失業青年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對確實難以通過市場就業的困難畢業生等青年,實行兜底安置。
按規定落實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小微企業吸納本市戶籍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獎勵補貼政策。企業招用2023屆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至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以上的,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過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至今年12月底。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的,可按規定申請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符合條件的蘇州市生源全日制普通高校困難家庭畢業生,按規定享受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一次性臨時生活補貼。
動態跟蹤 精準指導服務
立足人社基層平臺,通過走訪摸排等,掌握轄區內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求職、見習、培訓、創業意向需求等信息,實現實名制登記、服務率均達100%。對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畢業生,免費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有創業意愿的,可免費享受創業培訓、咨詢輔導等針對性服務。加強尚未落實崗位畢業生個性化指導,幫助畢業生等青年增強就業信心,實現年末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5%以上。
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力度,邀請就業指導專家、企業HR等走進校園,開展就業政策宣講、就業技巧輔導和公益性就業指導講座。加強職業性格測評服務,鼓勵通過蘇州校園引才平臺開展在線測評,幫助高校畢業生找準職業定位,樹立正確就業觀。建成116個“蘇青驛”青年人才驛站,為來蘇州求職面試大學生提供免費住宿。
將有培訓需求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和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納入城鄉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項目制培訓范圍,按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開展技能培訓,進一步打通政校企一體的人力資源服務鏈,引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成長為緊貼蘇州產業發展的高技能產業工人和創新型人才。
來源:蘇州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