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中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多發期,為進一步提高沿海沿江學生的水上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近日,海事、航保部門走進漁村、海島,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水上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通過科普宣講、趣味問答、親身體驗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們掌握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和應急自救技能、增強水上安全事故防范能力,為全社會關注中小學生暑期水上安全營造良好氛圍。
暑期,在長江航行、錨泊船舶上,隨船中小學生、兒童明顯增多,常熟海事局在轄區深入開展“救生衣行動”,持續規范非客船乘載船員以外人員行為,通過發放宣傳手冊、播放警示教育視頻、現場巡航提醒等多種方式,加大水上交通安全宣傳力度,提高船員及隨船人員特別是隨船兒童的安全意識,指導相關人員正確穿著救生衣(如圖),切實保護暑期兒童水上安全。
【資料圖】
福建寧德
卡通“霞小客”來科普宣講
“海事老師和‘霞小客’給我們帶來了好多和乘船相關的安全知識,他們還教會了我怎么穿救生衣,我很開心!”水上交通安全宣講活動現場,福建省寧德市下岐村的學生劉宇航說。
下岐村位于白馬江畔,三面環海,是純漁業村。村民從事漁業生產,其子女也常跟隨至漁船或漁排上生活玩耍。為做好暑期中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寧德海事局“霞客行”青年水上交通安全志愿宣講隊走進下岐村,在村里的文明服務站開展了一場安全知識“送教上門”活動。
活動現場,宣講隊成員帶來了福建省首個原創水上交通安全卡通形象“霞小客”,吸引了全場學生的目光。時值今年第五號臺風“杜蘇芮”來臨,宣講隊成員們通過科普宣講、互動答疑的形式,向孩子們講解了有關臺風的知識和應急處置方法,讓孩子們學會了獲得臺風預警信息以及安全防護、自救互救的方法。宣講隊還為孩子們講解了水上交通出行和防溺水的知識,通過典型案例的分享,教育引導孩子們自覺抵制乘坐“三無”船舶,養成良好的水上出行習慣。
“通過海事老師的介紹,我學會了如何穿救生衣,落水之后如何保持體力,還知道了遇險時可以撥打‘12395’求助。”參與活動的學生黃詩詩說。
互動環節,小朋友們熱情高漲,紛紛舉起小手,積極參與體驗活動。一批印有“霞小客”形象和“12395”搜救電話的文創產品在充滿樂趣的問答中送到了孩子們手中,宣講隊還向下岐村村委贈送了一批《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教育讀本》。
今年以來,寧德海事局已通過多種形式組織開展近十場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宣講活動,活動遍及偏遠海島、沿海學校。此外,該局還通過新媒體平臺制作播出短視頻,吸引了超過2萬人次線上觀看學習水上安全知識。下一步,寧德海事局將持續發揮“霞客行”青年志愿服務隊優勢,打造“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品牌,構建水上安全防護網,護航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遼寧大連
微課堂護航水上游
“不能乘坐‘三無’船舶,要在父母帶領下規范穿好救生浮具在指定海域游泳。有人落水要及時呼救,不要獨自施救,出現水上危險要及時撥打‘12395’。”近日,大連海事部門來到北方著名生蠔養殖基地長海縣大長山島鎮,為當地中小學生送上了一堂水上安全知識課。
大連市長海縣是我國東北地區唯一海島縣、全國唯一海島邊境縣,下轄5個島嶼鎮,漁業、旅游資源豐富。隨著暑期旅游高峰到來,大連海事部門聚焦海島、漁村和來島旅游中小學生的暑期水上安全,開展了一系列宣講活動。
“現在是海產品銷售旺季,爸爸媽媽都在養殖區工作,我們暑假經常會去趕海、游泳,水上安全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四塊石小學三年級學生林虹錦說。養殖基地現場,海事工作人員對養殖戶開展了現場水上安全知識宣傳,通過事故案例,教育孩子們要在成年人看護下到正規浴場游泳、嬉水;提醒家長要以事故為鑒,高度重視孩子的水上安全教育。
七月以來,我國北方高溫天氣持續,長海縣接待游客數量連創新高。海事部門深入景區、海灘、游艇碼頭,開展“安全知識微課堂”活動,向青少年游客普及水上安全知識,包括熟悉基本救生設備的使用,出現受傷、溺水、同伴落水等緊急情況的自救方式等。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高度重視中小學生暑期水上安全,在前期多次開展水上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的基礎上,加強與教育部門的溝通協作,結合長海縣實際,力求將水上安全知識送進海島、漁村、景區,送到每一個孩子和家長心中。”大連海事局長海海事處處長王興船表示。
廣西北海
教留守兒童唱安全乘船歌
北海潿洲島海事處將水上安全知識送進海島留守兒童家中
“快樂出行,平安第一;過河乘船,穿救生衣……”近日,北海潿洲島留守兒童家中,海事執法人員正在教小朋友唱《安全乘船歌謠》。
潿洲島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南端北部灣海域中部,島上有近千名中小學生,他們生長在海邊,經常需要與海“打交道”。“我們每年都會定期開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進入暑期后,天氣逐漸變熱,游泳溺水事故進入高發季,水上安全教育尤為重要。”北海潿洲島海事處處長吳子能介紹,“了解到島上有7名留守兒童后,我們在暑期采取一對一的方式,進村入戶開展幫扶和宣講,在給他們送去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溺水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受到被呵護和關愛。”
為了讓孩子們更有效地掌握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北海潿洲島海事處工作人員創新方法,通過動畫播放、歌謠教唱、情景模擬、問題搶答、現場實踐等形式,讓孩子們在快樂中牢記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增強水上交通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
“之前我孫女在學校學了水上安全知識后回家給我講,讓我也上了一堂安全課。這次你們直接到家里慰問和宣講,給她送來了知識和關懷,很感謝你們。”學生家長說。
據了解,從2013年至今,廣西海事局已連續十年開展中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宣講活動。各分支局兼顧趣味性和有效性,寓教于樂,同時聯合有關單位創建了“少年海事學校”“水上安全知識教育實踐基地”,讓孩子們更直觀地了解水上安全知識,更熟練地掌握水上求生技能。下一步,廣西海事系統將持續履行好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職責,聯合教育部門定期開展水上交通安全教育主題課,同時注重關愛呵護留守兒童,不斷筑牢中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防線。
上海崇明
有獎競答 趣味實操
認真聆聽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宣講
“滴滴滴、嗒嗒嗒、滴滴滴,大家猜猜這是什么聲音,代表了什么意思呀?”
“我知道!是摩爾斯電碼!”
為加強中小學生暑期水上安全意識,近日,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岸電臺走進崇明島惠軍村,開展了一場別具特色的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宣講活動。
惠軍村位于崇明港沿鎮北首,水系暢通,東起小洋港河、西至堡鎮港河、南鄰六號河、北靠北轉河,南轉河橫穿村子中部,全村溝河多達28條,800多戶村民沿河居住。暑期村中學生放假居家,水上活動增多,增強其水上安全意識尤為重要。
活動現場,上海海岸電臺的通信青年們通過生動有趣的課件,以知識科普、案例分析、互動交流、有獎競答等形式,為孩子們講解了船岸通信技術的演變歷程和水上險情基本常識;以講師示范、趣味實操等形式,讓孩子們親身體驗簡易無線電報科學實驗模型的操作、救生衣的穿戴等。課后,通信青年還向孩子們贈送了學習文具和航保文創產品。
“我們惠軍村四面環水,水上交通安全十分重要,今天孩子們收獲很多,非常感謝你們。”惠軍村事務工作者陳艷說。暑期溺水事故多發,上海海岸電臺將持續推進水上安全知識進海島、進校園活動,普及水上交通安全知識,增強中小學生水上安全意識,防范和化解水上交通安全風險,努力營造平安的水上交通環境。
原標題:《安全知識送上門 暑期平安“不放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