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人人盡展其才?來鄭州醫藥健康職業學院一探“新”天地

發布時間:2023-07-27 16:44:10  |  來源:大河網  

“十四五”末期,學校附屬醫院、教學醫院、實習醫院要達到50家以上,深入合作的大型企業要達到20家以上.....6月30日,2023首屆全國主流網絡媒體河南教育行大型融媒體采訪團走進鄭州醫藥健康職業學院,來感受這所2021年獲批成立的“年輕”學校所帶來的活力。

開展“1.5+1.5”特色人才培訓模式,推進產教融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學與醫院、企業的深度融合,是高校與醫院、企業攜手合作的黏合劑,也是醫學向前發展的助推劑。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鄭州醫藥健康職業學院理事長王澤民說,“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是我們積極探索的一種通過生產、教學、科研緊密結合, 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

“我們通過企業實地走訪,行業調查研究,創建‘專業+創新’口腔醫學技術1.5+1.5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王澤民說,學校通過實現職業環境與行業需求、課程體系建設標準與職業標準、教學與生產課程、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之間的耦合,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適用性。

所謂“1.5+1.5”模式教學,即是在2021級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完成校內1.5全部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該校積極探索“廠中校”的現代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進入口腔義齒制作的大型企業和口腔醫院,開始后1.5教學階段。

王澤民介紹,以就業為導向, 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素質為核心, 利用學校和企業的教育資源, 實現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以及科研開發的有機結合。現開設有護理、康復治療技術、口腔醫學技術、藥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藥品生產技術、中藥制藥等29個專業及方向。

同時,學校還圍繞弘揚醫藥文化,積極培育現代醫藥科技力量,打造具有中原風格、河南氣派的高質量醫藥類教育品牌的任務要求,推動雙方在醫療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建設醫療現代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現在的實驗實訓中心,未來的醫學體檢中心

“我們一直堅持以醫藥衛生及大健康類專業為主體,以與其相適應的理、工、商類等專業為輔助,構建具有醫藥鮮明特色,服務大健康的綜合辦學體系。”鄭州醫藥健康職業學院校長苗相甫介紹,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大實驗實訓投入力度,先后建成護理實訓中心、中醫康養技能實訓中心、醫學影像實訓中心、口腔醫學教學實訓中心、藥膳實訓室、中藥標本館等數十個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實驗實訓中心。

采訪團走進醫學影像實訓中心實驗室,CT、DR、MRI等先進實訓設備映入眼簾,“這里的儀器設備完全可以滿足做一個全身的體檢了。”采訪團的老師不禁感嘆道。

醫學影像實訓中心實驗室指導老師王文獻介紹:“我們的這些儀器可以通過互聯網和實習醫院進行信息互通,在我們的課堂中就可以實現會診、教學一體化,學生畢業后到醫院實習,對儀器操作流程就會更快地上手。”

在中醫康養技能實訓中心,設立的有中醫臨床技能、針刺療法、推拿療法、中醫外治療法、物理因子、運動療法等11個實訓室,共有儀器設備256臺(套)。擁有中醫脈象訓練儀、中醫診斷綜合模擬系統、多媒體點穴電子人體模型、針刺手法測定儀等先進的儀器設備,具備滿足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康復技術及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實訓教學條件。

苗相甫介紹,該校以護理、康復治療技術、藥學、醫學檢驗技術、口腔醫學技術5個重點專業為龍頭,初步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合理、滿足市場需求的醫學專業群、康養專業群、護理專業群、藥學專業群、醫學技術專業群等五大專業群,有利于專業間形成合力,發揮專業的集群優勢,凸顯學校健康服務專業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力,強化專業之間互相支撐、互相滲透的作用,確保各專業健康穩定、迅速有序地發展,為中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現在這里是我們的實驗實訓中心,未來我們將把這里打造成一個醫學體檢中心。”苗相甫說,實訓中心還具備承擔中醫藥類、康復治療技術等專業技能競賽、畢業科研實習、大學生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學習項目等開放性實踐教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實驗教學研究、科研服務等多項功能和條件。

關切“一老一小”,“訂單式”培養養老人才

“養老服務行業是中國不可或缺的產業,做養老更多的是一種大愛和情懷。”鄭州醫藥健康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蘇芝說,目前我省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等累計培養相關專業畢業生約16萬人,實現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加快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

王蘇芝介紹,面向“一老一小”,學校設置了老齡社會和嬰幼兒服務急需專業,學校目前開設了養老服務與管理、智慧健康養老與服務、社區康復、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健康管理等服務養老護理康養康育的專業。

“我校始終堅持‘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發展理念,著力老年醫療康復及照護服務,強調醫藥健康特色,實施差異化辦學,打造‘醫、教、養結合’核心競爭力。”王蘇芝說。

王蘇芝介紹,學校通過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增加了同行交流的機會,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行業的新發展,進一步實施“訂單式”培養人才計劃。校企合作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有空間、有未來的,是一種注重培養質量,注重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注重學校與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