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預算收入大增,支出不能水漲船高_今日熱門

發布時間:2023-05-23 07:59:02  |  來源:譚浩俊  


【資料圖】

5月18日,財政部公布了今年4月財政收支情況。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3171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4月當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83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9.96%。

看到這則數據,很多人一定會十分驚訝,在企業運行總體還比較困難、經濟恢復也不是很快的情況下,一般預算收入增幅卻達到了70%,不會是寅吃卯糧、收過頭稅、亂收稅收費吧。顯然,在目前的情況下,哪個地方的稅務部門都不敢這么做的,其他有收入征收任務的部門也是不敢這么做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帶來一般預算收入的大幅增長呢?應當說,原因并不復雜,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經濟恢復、企業運行狀況有所好轉;二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前者是可比因素,也是可持續性因素,后者則是不可比因素、不可持續因素。企業運行狀況好轉,自然會帶來稅收的增加,從而帶動一般預算收入的增長。只要經濟維持穩定恢復狀態,企業經營持續好轉,稅源也就會越來越充裕,稅收增長的基礎就會越來越堅實,從而推動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毫無疑問,這也是最穩定、最具可持續性的增長。

對后者來說,上一年的基數低,確實會帶來新一年的增長幅度大。特別在經濟形勢出現較大好轉的情況下,增長的幅度會比較明顯。就一般預算收入而言,去年同期受疫情的沖擊和影響,增長情況是很不理想的。相反,減免稅等政策卻一個接著一個,自然,會帶來去年同期稅收增長的下滑。數據顯示,去年4月增值稅是負數1555億元,今年4月則是正數6346億元。也就是說,去年在增值稅方面,不僅沒有能夠比上年同期增長,反而下降了,自然,就會讓今年的增幅出現很大的提高。很顯然,這是不可比因素,也是不可持續現象。如果去年不是負增長,哪怕持平,今年的增幅也沒有這么大。如果是正常增長,今年的增幅就會明顯減少。

從這兩項因素來看,后者應當是形成4月份一般預算收入大幅增長的主要因素,經濟恢復對稅收增長的影響,還沒有得到有效體現,而只是恢復性的、試探性的,還要看接下來經濟恢復的情況,看企業的運行狀況。只有當經濟恢復全面步入正常軌道,企業運行正常了,才會給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打下的堅實基礎。

也正是因為如此,對4月份一般預算收入出現的高增長,一定要客觀分析、理性看待、正確理解,切不可認為財政收入能夠保持這樣的運行狀態了,從而在財政資金安排時,就能水漲船高,就可以盲目抬高支出基數,盲目追加項目,盲目擴大支出范圍,甚至增加公用經費了。如果這樣,就非常可怕,會帶來財政的巨大壓力和風險。

4月份的一般預算收入出現高增長,很偶然,也不具可比性。自然,財政支出在安排過程中,就不能參照4月份財政收入增長的情況來安排,而只能依據一切從緊、一切從嚴的原則,繼續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分清輕重緩急,突出支持重點。同時,要繼續采取措施,支持和扶持中小微企業,支持企業、居民、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創新,支持公共事業發展,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即便后幾個月一般預算收入仍然高增長,在支出安排時也不能按收入增長幅度確定,而要按實際財力從緊分配。

就眼下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整體上仍然是運行比較艱難的,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受到的制約因素還很多。其中,市場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也仍然嚴重。如果能夠通過節約開支,繼續給予小微企業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對于中小微企業運行恢復、走出困境是很有幫助的,也是能夠為居民就業發揮積極作用的。

這也意味著,不管4月份,也包括后面幾個月的財政收入如何增長,過緊日子的思想都不能松,節約意識不能減,幫助企業的政策不能退,財政支出決不能水漲船高。即便要水漲船高,也必須“高”在支持企業方面,而不是行政開支方面。能不安排資金的項目,要最大限度地控制,能緩建設的財政項目,要最大限度地向后緩一緩,能少用財政資金的環節,要毫不猶豫地減少。一切的一切,都要放在企業身上、放在居民身上、放在恢復經濟身上。上層建筑只有依賴經濟基礎的厚實,才能牢固,否則,就會發生問題。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