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8日,第五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西洽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在2023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上發布了《2022年度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競爭力指數快速增長,成為推動西部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由中國西部省份與東盟等國家合作打造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各西部省(區、市)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通達世界各地。通過不斷完善鐵路、公路、港口、口岸等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培育國際鐵海聯運、跨境公路運輸、國際鐵路聯運等物流組織方式,幫助西部地區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特別是與東盟十國之間的經貿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將西部內陸地區從對外開放的“后衛”變成“前鋒”,帶動了沿線貿易增長。
報告顯示,2022年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發展卓有成效的一年。經計算,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為135.2點,較2021年的122.6、2020年的102.0分別增長10.3%和32.5%,表明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整體執行情況良好,運行成效遞增。外貿規模和產業規模方面,沿線省區市指標規模增長迅速。數據顯示,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對東盟十國進出口額從2019年的6916億元人民幣提升至2022年的8817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達8.91%。
此前,《重慶市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五年行動方案(2023—2027年)》印發,提出到2027年,通道發展指數達到170。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行的貨運量、貨值、與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的聯運箱量均實現倍增,與東盟的進出口額占比穩定在70%以上。數字陸海新通道基本建成,通道綜合物流成本下降20%,全程物流運行時間壓縮30%。
會上還舉行了央地合作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現場簽約項目共84個,合同投資額2854.15億元。此外,四川、湖南等省也有4個項目在第五屆西洽會現場簽約,合同投資額53.2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