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據西藏日報消息,藏族導演萬瑪才旦因心臟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終年53歲。他的主要電影作品包括《尋找智美更登》(2007)、《老狗》(2011)、《五彩神箭》(2014)、《塔洛》(2015)、《撞死了一只羊》(2018)、《氣球》(2019)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萬瑪才旦
據媒體報道,音樂人、流行樂歌手旦正才讓也在其朋友圈發文悼念。
5月8日,導演程青松發文悼念著名藏族導演萬瑪才旦。
程青松曬多張兩人昔日合照悼念,他寫道:“上午知道了這個消息,不愿意相信。一起做過評委,一起出席過電影節,他兩次獲得青年電影手冊年度最佳導演。溫厚內斂的萬瑪才旦導演突然離開了!愿萬瑪導演一路走好!”
據程青松微博認證消息顯示,他是《青年電影手冊》主編、金掃帚獎創辦人。
萬瑪才旦,1969年12月出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先后畢業于西北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2003年開始電影編導工作。
2005年因長片處女作《靜靜的嘛呢石》引起影壇關注,獲得第2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獎,第1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特別獎,第3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聯盟獎”等十項國內外電影節獎項。
《靜靜的嘛呢石》海報
一直在記述藏地的萬瑪才旦,通過一部部電影給出了不同視角的西藏,不是刻板印象中那些帶著獵奇或者標簽式的民族符號,是雜糅了歷史和時間進程沙礫的,有質感和裂痕的時代敘事?!端濉肪劢沽宋幕瘺_突和個體焦慮;《老狗》面對逐漸模糊的故鄉,選擇堅守尊嚴。《撞死了一只羊》中,過往更偏向紀實風格的萬瑪才旦變得寫意揮灑起來,人物關系帶有各種隱喻也似乎更加曖昧,視聽語言多了幾分迷幻氣質,硬朗粗獷的藏地風貌也有了幾分柔軟慈悲。
《塔洛》海報
2011年,執導劇情片《老狗》,該片獲得布魯克林電影節最佳影片。2014年,執導劇情片《五彩神箭》,該片為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開幕影片。2015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塔洛》獲得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2016年,監制劇情片《清水里的刀子》。2018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撞死了一只羊》獲得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2020年9月“2020南方文學盛典”頒出,萬瑪才旦摘得“年度小說家”。
《撞死了一只羊》劇照
電影《氣球》是萬瑪才旦導演的第7部電影作品,被不少權威影評人評論為是導演迄今最好的一部作品。片中有許多幽默的對話和情節,讓現場觀眾們笑聲不斷。
王家衛導演曾說過:“萬瑪才旦電影的迷人之處,在于可以深看,也可以淺看。淺看,是宿命,深看,是解脫?!?/p>
作為雙語作家和文學翻譯家的萬瑪才旦,漢語小說集有《流浪歌手的夢》《嘛呢石,靜靜地敲》《塔洛》《撞死了一只羊》《烏金的牙齒》,藏語小說集有《誘惑》《城市生活》《崗》。主要翻譯作品集有《西藏:說不完的故事》《德本加小說集》等。文學作品獲得青海文學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花城文學獎、章恰爾文學獎等多種獎項。其作品被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捷克語、日語、韓語等多國語言出版發行。藏族著名作家扎西達娃稱贊“萬瑪才旦創造了藏民族的電影和小說雙子座的高峰”。
今年2月開機的《陌生人》或成為萬瑪才旦的遺作,該片主演為黃軒。根據劇組消息,電影已于日前殺青。萬瑪才旦執導的待上映電影還有《雪豹》,該片預定檔期在2023年。
黃軒和萬瑪才旦在《陌生人》開機儀式上
萬瑪才旦:電影最重要的是講述人的故事
2021年年底,萬瑪才旦作為人才引進,正式成為中國美術學院電影學院在編教授、博導。
2022年12月10日,“重遇萬瑪才旦——電影/文學中的故鄉與世界”萬瑪才旦電影展,在杭州百美匯影城拉開帷幕。
此次也是萬瑪才旦在中國美院開啟教學生涯后,舉辦的首次個人影展。
萬瑪才旦接受了錢江晚報的專訪,參加了錢報讀書會。
這位著名藏地導演、作家、編劇的人生在很多人眼中,充滿了傳奇色彩。
萬瑪出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拉西瓦鎮昨那村,一個黃河上游的村莊,離西寧兩三個小時的路程,山上是草原,山下有大片莊稼地。
萬瑪會去山上放羊,山上空無一人,他會帶上收音機,聽播放的廣播劇《夜幕下的哈爾濱》。
“我老家在半農半牧的青海藏區。我們耕種小麥、青稞、油菜,我也放過羊。小學四五年級,有一天在路上揀到一本書,沒有封面,翻得很爛了,是一本童話集子。我第一次看到《白雪公主》,別的記不清了,這是上天給我的一個禮物。初中開始接觸外國作品,巴爾扎克、托爾斯泰、契訶夫之類,后來看了很多現代派小說。”
他對電影的興趣也是那時形成的。
“我們家就在黃河邊上,當時水力部門要來建一個電站,就住在我們村子里,晚上會在他們的禮堂放一些電影,我就跟著看了一些外國電影,像卓別林的《摩登時代》,還有《佐羅》什么的,都讓我驚奇。中學到了縣上,看了好多國產電影,到上初中時,我已經看了兩三百部電影了?!?/p>
讀碩士時,他在位于北京的國家翻譯局實習。有一天,去北京電影學院校園轉了轉,并詢問了學費。
回去后,萬瑪得到一個基金會的資助,得以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在文學系學編導,見習拍片。
萬瑪的電影之路終于開啟。
他也成為了北京電影學院培養出的第一個藏族導演。與此同時,萬瑪還是雙語作家和文學翻譯家。他的文學作品獲得青海文學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花城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章恰爾文學獎等多種獎項。其作品被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捷克語、日語、韓語等多國語言出版發行。
萬瑪文學專業的功底加上對電影的癡迷,讓他走上了自編自導電影的道路,向大眾傳達藏地獨有的文化。著名藏族作家扎西達娃更是稱贊“萬瑪才旦創造了藏民族的電影和小說雙子座的高峰”。
來源:新聞晨報
編輯:大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