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短短幾個月內,AI 就在各行各業掀起了一陣狂風暴雨。
ChatGPT、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 AI 已經變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不僅能夠高效率完成很多日常工作,還能為人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如何發展和使用 AI,成為了一個需要探討的重要議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 月 29 日,Future of Life Institute 公布了一封來自美國研究機構的公開信。在信中,科技界的專家學者呼吁人們應該立即停止訓練比 GPT-4 更強大的 AI 系統,暫停期至少 6 個月。截至目前,這封信已有超過 1000 名科技領袖和研究人員簽名。
而走下宏觀的人類文明階梯,當我們把目光對準 AI 洪流下的普通打工人,帶來時代變革的 AI,對普通人來說,可能首先意味著 " 失業 "。
「后浪研究所」找到了四位不同行業的打工人,共同探討 AI 對職場的影響。他們有的親身經歷了 AI 帶來的 " 裁員潮 ",轉而開始惡補 AI;有的已經從 AI 技術的發展中看到了職業將面臨的危機,并做出了自己的預測。
以下,是他們的自述。
" 三成原畫師被裁,留下的高手卻加薪了 "
符蓋亞 男 95 后 游戲公司特效總監
從今年年初到 3 月底,我們公司已經陸陸續續裁掉了30% 的原畫師。
我目前所在的游戲外包公司位于廣州,公司人員接近三百人,各種游戲的美術設計我們都有涉獵。
作為公司的特效技術總監,我還記得接到上級裁員的通知后,我需要去和被裁的同事溝通后續事宜。這次被裁的基本都是初級和中級原畫師,有兩年工作經驗的我們一般會一次性賠償三到六個月工資。
裁員原因主要是因為 AI 繪畫的引入導致的人員冗余。
去年開始 AI 繪畫在網上爆火,各個游戲公司已經陸續開始使用 AI 了。我們公司也從去年年底開始,請到了 AI 工具開發公司的人來給公司的原畫師上課。通常培訓人員都是美國人,課程花費一次性達到了六位數。
今年年初,我們正式把 AI 投入使用,并且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 AI 繪畫已經可以幫助畫師完成前期 50% 的工作,達到了一個中級原畫師的水平。
拋開十幾年的美術學習經歷不談,在業界能成為一個中級原畫師至少也需要兩到三年的從業經驗,而 AI 在短時間內就取代了他們多年的努力和經驗,這對大家來說都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符蓋亞 個人收藏的高水平 AI 繪畫圖,圖源受訪者根據我的了解,之前被公司裁員的原畫師中,有一部分選擇自己在家里學習 AI 技術,還有一部分離開了游戲行業,轉到各行各業的都有。
我有一個朋友就選擇了后者。當時被裁員后,他對 AI 產生了很嚴重的抵觸情緒。后面再聊起來,我才知道他已經回到老家去做平面設計了,薪資降到了之前的三分之一。
對我個人來說,雖然 AI 在短時間內還不會威脅到我的工作,但作為一個學習了十幾年美術的美術生,面對 AI 的發展,我也覺得到現在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我進入游戲行業比較早,本科在一所美術學院學習動畫專業,從大三開始就在一家大廠的游戲部門實習。畢業后又輾轉待了兩家游戲公司,在 2020 年下半年,我來到現在的這家外包游戲公司做特效總監。
我從小學就開始學習美術,那時候大概十年前,一節美術課已經達到了一小時兩百塊,到現在應該漲到了三四百,另外購買各種畫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學習美術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而 AI 卻能輕而易舉替代我們十幾年的美術經驗,甚至有可能我們畫的還不如 AI。
今年年初,我在社交軟件上刷到了一張非常夢幻的 AI 繪畫圖,畫面類似于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是我第一次被 AI 繪畫作品驚訝到,它的意境和顏色都太好看了。
后來我了解到這張圖是一個完全沒有美術功底的程序員用代碼生成的,而一個原畫師要畫出這樣一張圖,至少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
最近幾個月,因為就業焦慮,陸續有很多之前同校的師弟師妹們來向我咨詢出路。他們一方面覺得 AI 的出現,導致游戲行業門檻變高,擔心自己 " 畢業即失業 ";另一方面是尋求未來職業發展的建議。
后來問的人太多了,我就在小紅書發了篇帖子,以一個游戲行業內人士的視角為大家提供一些行業內最新現狀和建議。
沒想到那篇帖子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度,到現在已經收獲了一千多個點贊。超過 100 人在評論區和私信里向我發來咨詢。
私信里詢問符蓋亞的問題之一 ,圖源受訪者對于猶豫還要不要進入原畫行業的學生,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原畫水平還處于中游并且沒什么自信,那么建議你轉特效或者動作,對代碼有興趣的可以直接學技術美術。不建議去建模,因為建模在游戲行業已經很飽滿了,想要拿到高薪也比其他崗位付出多的多。
更重要的一點是,AI 的執行需要龐大的數據支持,能夠 " 喂 " 給 AI 的數據庫越大,AI 就學習得越快。原畫行業首當其沖受到沖擊之后,按照需要的數據庫大小,我覺得緊接著受到沖擊的領域按順序應該是建模、UI 設計、動作、地編和特效。
但凡事都有例外,對于那些大學開始水平就特別高的美術創作者,對畫風有自己的理解與自信,不要猶豫,繼續走原畫崗位,因為厲害的人總會走出屬于自己的路,很多事也有 AI 做不到的。
AI 的發展也會給一些人帶來紅利。在我們公司留下的高級原畫師,AI 幫助他們節省了將近一半的時間,他們的薪資也因此提升了。
另外,AI 也支持了很多獨立游戲工作室的發展。有了 AI,一個人就可以身兼數職,這也會成為未來游戲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
" 預計最長三到五年,AI 模特會基本取代真人模特 "
陳輝 男 85 后 AI 模特研發者
第一次看見朋友給我發來的 AI 模特圖,我又震撼又驚喜。
那是今年 3 月,一位從事技術研發的朋友給我發了幾組使用 AI 生成的模特圖,圖片上的模特清新自然,產品展示并不遜色真人模特。
在市場上多年來形成的商業嗅覺告訴我,如果可以將 AI 模特商用,不僅可以讓服裝商家在很大程度上實現降本增效,同時還可以研發落地應用,獲得更多的收益。
我在大學時期學習的就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后機緣巧合進入了金融行業。兜兜轉轉十幾年,賺了一些錢。
2021 年,我看中了電商行業的實在和踏實,開始轉行創業做電商。我們銷售的商品品類很多,有生鮮水果,也有服裝。同時我也一直關注著科技行業的最新發展。
直到今年,AI 爆發給我帶來了新的創業機會。跟發 AI 圖片的朋友溝通了大概一周,我們最終達成了合作,我合并了朋友的技術公司,總共投入 200 萬作為啟動資金,研發 AI 模特的落地應用。
目前公司合并已經開始走法律程序,朋友那邊負責提供人力和技術,我負責宣傳。
之前的 AI 模特圖是利用多家公司的開源技術優化后生成,其中就包括當下大熱的開源圖像生成模型 Stable Diffusion。
后來我把其中一張展示女士內衣的 AI 模特圖發到了微博上,還放上了一張石膏模特圖作為對比,一時間引起了很大的討論。
陳輝在微博上發布的 AI 模特圖,圖源受訪者有些人在評論區調侃真人模特要面臨失業," 只能去卷直播了。"也有人詢問開發 AI 模特的技術,并十分專業地發現了 AI 模特的 " 手部瑕疵 "。更讓我驚訝的是,從微博發布到現在,已經有上百個服裝商家聯系到我,希望能夠試用 AI 模特。
在我看來,AI 模特取代真人模特這件事,是必然會發生的,預計最長在三到五年之后。
在電商行業的工作中,我有過多次參與服裝拍攝的經歷。一般模特拍攝費用在一小時 1500 元左右,再算上攝影費、化妝費、搭配費、餐飲費,一次拍攝每次花費在四五萬元。而隨著 AI 模特技術的發展,生成一張 AI 模特圖只需要三五塊錢甚至有可能幾毛錢。
陳輝曾經一次拍攝的價目表,圖源受訪者同時,相比于真人模特,我認為 AI 模特最大的特點就是方便。
雇傭真人模特拍攝需要先和模特經濟公司聯系對接,通常三到五天后可以約到模特的檔期,但其中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我們有一次等到十天之后才開始拍攝。
算上模特、化妝師、攝影師、燈光師和其他勤雜人員,完成一次拍攝總共需要數十個人的參與。在拍攝的前一天,為了不耽誤進度,我們都會提前住到拍攝地附近的酒店,第二天早上需要提前收拾、熨燙好衣服,做好拍攝準備。
使用 AI 模特則可以完全免除這一系列的麻煩。目前我們生成一張 AI 模特圖只需要 30 秒,通過 AI 技術,模特的形象、動作、衣服質感等都可以通過數據訓練來調整,簡單易上手。
除此之外,技術還能夠讓 AI 模特身處不同的場景和氛圍下,省去了尋找場地的時間,實現更多服裝展示的可能性。
我們也正在研發一款 AI 模特小程序,希望實現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實現 AI 模特換裝的效果,目前小程序還在測試階段。
雖然目前 AI 模特還不夠完美,沒有辦法完全達到商用的標準,后期還需要借助人力的修改。但我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目前聯系到我的很多是小型的服裝商家,他們大多難以負擔昂貴的聘請真人模特費用,或是只能找一些出圖質量較低的真人模特。對于他們來說,AI 模特會成為將來最好的選擇。
" 從理工科轉行學畫畫,AI 卻讓我考慮重回理工業 "
Zela 女 95 后 插畫師
準備轉行去學畫畫的時候,周圍人都覺得我瘋了。
我本科在一所 985 大學學習理工方向,簡稱 " 天坑專業 "。但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大二那年,我在學習上遇到了一些坎坷,就產生了想要去學畫畫的想法。當時除了男朋友,身邊的朋友都不太理解我的想法。
我用獎學金和之前兼職賺到的錢報了繪畫課程班,這個過程沒有想的那么輕松,那時候我一邊需要完成學業任務,一邊學習畫畫,最累的時候可能早上出門去上課,回到住處已經晚上十點了,但洗漱完之后還要把畫板拿出來繼續畫到凌晨兩三點才能休息,基本只能睡五個小時。太累的時候我也想過放棄,會懷疑自己當初做的決定,但因為喜歡,最后還是堅持了下來。
可我沒想到這樣的努力,最終要面對的是 AI 的替代。
畢業后,雖然是半道出家,但我還是選擇直接找一份繪畫類的工作。我進入到了一家教育類的雜志社當插畫師,為雜志社的雜志、公眾號提供配圖。
去年下半年,剛找到工作一年,因為公司業務不景氣,公司要優化掉一部分人,我們那個項目十幾個人全部都被裁掉了。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身邊也有很多插畫師朋友遭遇了裁員。
雖然被裁的時候對方沒有直說是因為 AI,但也能感覺到還是和 AI 的出現有一定關系。畢竟 AI 提高了效率,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被裁的時候他們和我說," 你畫的還沒有 AI 畫的好。"
后來聽業內的朋友們說,現在有的公司會用 AI 生成一些底圖,高級插畫師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修改。我在繼續找工作的時候也發現行業內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專門招一些會使用 AI 繪畫的員工,那時候我投了二十多個繪畫類的工作,做了三四份測試題,但還是石沉大海,我開始真正感受到了 AI 帶給我的危機。
因為我的寫作能力還不錯,今年二月份的時候我也有想過去做繪本,但 ChatGPT 強大的寫作能力又打回了我的這個想法。
有一次我想嘗試使用 ChatGPT 寫一個科普物理學里各種波的小故事,當時我直接問 ChatGPT" 波是什么 "" 生活中常見的波有哪幾種形式 ",它很快就給了我正確答案。我又繼續引導它寫一個 " 兒童繪本里小螞蟻旅行路上遇到各種波 " 的故事,它又很快就寫出了一個不錯的故事。
Zela 使用 ChatGPT 寫過的繪本故事,圖源受訪者雖然不是最終的成品,但已經基本可以當成初稿了。當時我覺得現在文字有 ChatGPT,圖片有 AI 繪畫,我意識到我不能再耽誤時間,應該抓緊時間學習 AI 技術。當天晚上我就退掉了之前報的一個繪本課程,準備專心研究 AI。
今年三月我開始正式學習 AI,身份從畫師轉變成了 AI 修圖師。主要是嘗試使用 AI 做出更精美的圖,出圖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就去網上找這方面的教學視頻,前幾天我就去專門學習了一下怎么用 AI 控制光影,其他的還包括構圖、控制圖層等等。
3 月初我受到唐代詩文《阿房宮賦》的啟發,用 AI 出了一張以阿房宮為背景的古風圖,整個過程用到了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兩個 AI 繪畫軟件,還使用到了 ChatGPT 幫我寫 A 的 prompt 詞匯,后期又通過 PS 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因為是練圖,沒有畫得特別精細,所有步驟加起來只畫了不到三天,但如果是我自己畫至少需要兩個星期。
學習的過程中我也意識到 AI 并不是無所不能的,AI 出圖還存在很多弊端。有時候使用 AI 繪畫,人物的臉和手會崩壞得比較嚴重,一些傳統服飾也沒辦法畫得很好。那張阿房宮圖片中的人物我設計的服飾是齊胸襦裙,但是出圖時服裝受到了 model 庫里印度紗麗、婚紗和其他漢服款式的影響,服飾邏輯不是很好。
Zela 利用 AI 繪畫完成的作品,圖源受訪者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的態度也慢慢從懼怕、抵觸 AI 轉變成了接受 AI。畢竟 AI 是現在的大勢所趨,只能選擇接受。
無論是繪畫、編程還是其他職業,AI 都會替代掉底層的那批體力勞動者,把各行各業的門檻拉高。就像相機和電腦已經替代了用筆畫真人、在白紙上寫字,大家以后也都會用 AI 來做很多體力勞動,利用好 AI 的沖擊,也可以受益。
但 AI 逐漸被廣泛使用之后,繼續堅持留在插畫行業,我感覺自己可能真的會 " 吃不起飯 "。所以我也已經在考慮回到理工行業,只把繪畫當做一份兼職來做。
"ChatGPT 可能取代 50% 程序員,最先受到威脅的是測試崗 "
木三金 男 00 后 大廠程序員
今年開會,主管經常和我們說,如果不抓緊提升自己,將來很容易就會被 ChatGPT 取代。
去年大學畢業后,我進入到北京一家大廠做公司財務系統的前端研發工作,主要負責通過前端網站呈現公司的產品業務、合同數據等。
去年年底,ChatGPT 剛一出來就在我們的圈子里引起了很多討論,那時候我通過一些國外朋友的幫助,成為了國內較早使用 ChatGPT 的一批人。
接觸 ChatGPT 之前,我以為它只是一個更加高級智能的搜索工具,真正使用之后,我才發現它 " 不止這么點東西 ",和我們平時使用的 Siri、小愛同學的一類智能程序也有著本質的區別。
剛開始,我主要是用 ChatGPT 幫忙做一些測試,比如我曾經用它測試過一個建立千分位的程序,我不需要自己手動去輸入很多數字去測試代碼能不能正常運行,直接交給 ChatGPT 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了。
另外我也會讓它幫我優化一些工作中的文檔和匯報,但也只是抱著 " 玩一玩 " 的心態,沒想過能夠用它產生什么實際的價值。
今年二月份春節后回到單位,公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直接使用 ChatGPT 的國外接口,還有其他兩個 AI 工具的使用渠道,這時 ChatGPT 才開始真正融入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現在基本每個人電腦的工作頁面旁邊都會放著一個和 ChatGPT 的對話框,使用 ChatGPT 做測試、寫代碼、優化文檔已經成了日常工作流程之一。
使用 ChatGPT 已經成為了程序員工作的日常,圖源受訪者但使用工具提高效率的同時,周圍也有很多同事開始擔憂自己有可能被 ChatGPT 取代。我自己產生這方面的擔憂,從第一次使用 ChatGPT 幫我寫代碼就開始了。
那段代碼是我的一個在做英語老師的外國朋友幫我生成的。當時他告訴我現在 ChatGPT 可以幫助我解決開發的時候遇到的難題。我半信半疑地和他說了一個在網頁實現動態表達的問題,沒想到 ChatGPT 真的很快寫出了這段代碼,并且能夠順利運行,但那個朋友其實完全不懂代碼。
目前 ChatGPT 寫出的代碼大部分都不需要進行很大程度的修改,發出的指令越精確,代碼的質量就越高。如果不想自己修改,還可以通過不斷向它下達指令,讓 ChatGPT 自主優化。
木三金在社交媒體分享使用 ChatGPT 寫代碼,圖源受訪者ChatGPT 很擅長做重復性的工作。我感覺隨著科技的發展,ChatGPT 至少可以取代 50% 甚至更多的程序員。根據崗位工作內容的重復程度,最先受到威脅的應該是測試崗位,然后是前端和后端。
現在業內的程序員都有了一種緊迫感,有的人在考慮轉行做 AI 研發,但因為技術成本很高,身邊還沒有人真的轉行成功。
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其實都對 AI 的發展感到很無奈,只能去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工具使用能力。因為就目前來看,ChatGPT 在技術上的發展是沒有上限的,程序員再怎么努力精進技術,也很難打敗 AI。
但程序員的工作也不止寫代碼這么簡單,以我目前的前端工作來說,真正開始寫代碼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和產品方開會確定對方的需求,我們需要從技術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一份合同是用表單還是表格呈現比較好,一類產品應該如何更加清晰地展示,這些都需要程序員去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就對程序員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是 ChatGPT 目前替代不了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后浪研究所 "(ID:youth36kr),作者:李曼寧、楊柳,36 氪經授權發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