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農歷新年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各路歐洲豪門也為中國球迷送上了花式新春祝福。放眼一眾豪門,曼城可謂打響了新春賀歲頭炮。1月9日,曼城官方微博率先發起#城就在兔年#的微博話題,預熱新春系列活動。1月10日,曼城聯合PUMA發布曼城兔年新春限定球衣。
(相關資料圖)
在球隊官方的描述中,該款球衣巧妙博采“兔”作為中國文化中與月亮聯系最為緊密的屬相形象與“月亮”作為曼城俱樂部的標志性象征元素之長,取“月宮折桂,玉兔迎春”之意,蘊含中國探月工程符號,將俱樂部傳統與中國文化相結合,伴隨藍月曼城的新年祝福之意,搭載球迷追逐“跨越地月萬里”的熱愛。
球衣領口內側,繡有代表中國“玉兔”月球車落月坐標圖案特殊細節
1月11日,曼城繼續發力社媒運營,號召廣大球迷共同參與“完成世界上最遠的長傳”互動活動,持續營造互動話題熱度。大年初一凌晨,曼城官方推特更是親自上陣,慶祝中國新年。藍月軍團別出心裁的創意,引領了新春拜年新玩法。在期待這個新年的花樣之前,不妨回顧過往,梳理歐洲豪門的新春祝福變遷史,背后意涵同樣值得玩味。
【尬中文、寫福字、吃年夜飯,表面文章要做足】
“每條大街小巷,都是恭喜恭喜。”每逢新年,這首無比洗腦的bgm,總會回蕩在每個街頭巷尾。祝福語,哪怕是樸實的一句“給您拜年啦”,無疑是中國人表達美好祝愿的最直接途徑。
因此,歐洲豪門最為簡單、也最為常見的農歷新年祝福,就是讓隊內球員和教練學習中文,并且用中文傳達新年祝福。
語言的差異,讓外國人口中的中文總是充滿喜感,令觀眾忍俊不禁,在強烈的反差萌營造的歡樂中,體會到異國球隊對東方球迷的佳節關照。如今,盡管拜年創意層出不窮,但是作為基本技能的尬中文祝福,早已成為各大豪門球隊的標配。一位業內人士點評過:“俱樂部的中文新媒體小編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教外國球員和教練說中文。”
扮演中文導師的沈夢雨,向三位凱爾特人男足球員展示虎年祝福語的正確打開方式。視頻中,沈夢雨流利的英語口語水平令人贊嘆不已,球隊后衛卡爾-斯塔費爾特的語言天賦,更是成為閃耀全片的最大亮點。
同年,在“國米春晚”中,漢達諾維奇、貝西諾、利桑德羅三位球員,共同嘗試了挑戰中國傳統剪紙,演繹了一場指間生花的“魔術秀”。
此外,在春節期間的比賽日身著中文球衣,也是歐洲豪門向中國球迷拜年的重要途徑。這一賽道上,巴薩和國米同樣走在前列。2019年,大年初三恰逢國王杯上演國家德比。為慶祝中國春節,巴薩首次身披中文球衣出戰。在同一時段進行的歐洲籃球冠軍聯賽中,巴薩男籃同樣首次身穿中文球衣出場比賽,可謂拜年的“足籃兩開花”。
相比巴薩的即興而起,國際米蘭在中文球衣方面,不僅從一而終,而且帶有更為厚重的時代氣息。2019年春節期間,藍黑軍團身穿中文版球衣出戰與博洛尼亞的聯賽,成為首支身穿背后印有中文名字的球衣登場比賽的意甲球隊。自此以后,國米連續三年推出了新春限定款中文印號球衣。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2月10日(元宵過后兩天)進行的米蘭德比中,國際米蘭球員身穿的球衣,配有特制版袖標設計圖樣,上書“中國加油”的漢字。此外,國際米蘭球隊替補席附近的裝飾圖版、場邊LED廣告牌和球場大屏幕,俱樂部都用中文打出了“武漢加油”,以及“Today and always.Together as a team(終始不渝,團結如一)”的英文口號,贏得了央視新聞聯播的盛贊,為疫情陰霾下的中國春節與中國人民送來一份溫暖與希望。
球衣之外,限制更少的訓練服,同樣是玩轉拜年創意的舞臺。此前,熱刺曾在春節期間的比賽日賽前熱身時,身穿中國球迷設計的生肖T恤,以此傳遞新春祝福。
年夜飯,是流淌在中國人民血液中的春節傳統。組織球員共進年夜飯,營造了一個中國球迷易于理解、樂于接受的氛圍,相當程度上消解了傳播隔閡,拉近了心的距離。然而,在實踐中,球員們在飯桌上,反而顯得有些無所適從。最為典型的例子,莫過于2017年,林良銘與皇馬一線隊眾星。在飯桌上,林良銘的出場似乎只是引子,重點依然是幾大巨星秀中文的俗套環節,氣氛喜慶歡樂,卻又透著幾分尷尬與疏離。
或許,這一視頻背后透露的尷尬,也是歐洲豪門給中國球迷送新春祝福的普遍困境。在審美升級的背景下,簡單機械的“球員出演+春節背景+中國文化”的加法,已經難以滿足觀眾的偏好;過于千篇一律的呈現方式,難免令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因此,過去兩個春節,在做到上述表面文章的標配的同時,許多歐洲豪門,也在探索講好拜年故事,在創意引領與靈感加持下,實現球員出演、春節背景與中國文化三者的有機融合。
【重家庭、懂文化,講好故事在路上】
闔家團圓,是中國人民在新春佳節綿長的牽掛與永恒的追求。家庭觀、親情觀等情感,在年夜飯的煙火氣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說,鞭炮、煙花、紅包是新春樂章躍動的音符,那么家庭與親情,就是音符背后流淌的心聲。
2021年,一紙就地過年的倡議,斷了許多人的團聚念想,也讓應有的年味黯然失色。在此背景下,尤文圖斯推出了名為《“尤”你就是年》的賀歲短片。
3分21秒的視頻,借鑒了2019年首個爆款廣告《啥是佩奇》的故事創意,在體育圈內產生了刷屏的傳播效果。截稿時,該視頻在尤文圖斯官方微博上的觀看次數,已經接近50萬次。
該視頻從兩家盼望兒孫歸家團聚的老人入手,以“尋找孩子輩的愛好”為線索,穿插大量的尤文元素。對球隊名稱與綽號的調侃、對球員名字的學習、對C羅和迪巴拉兩大球星招牌慶祝動作的模仿,背后都體現了兩位老人渴望兒孫歸家,共享黑白盛宴的拳拳愛心。
然而,當飯菜俱備,只待歸家的門鈴響起時,等來的卻是遺憾的一通電話。影片結尾,面對一大鍋餃子的老人,無言走出家門,在昏黃的街燈下,鏡頭逐漸拉遠,團圓夢碎的落寞,不禁悲從中來。此時,影片畫上休止符,尤文球員登場,帶來了一連串暖心的話語,將全片氛圍推向年節應有的溫暖,并帶來了面向未來的期待,讓新的一年有了盼頭:
「也許這個春節,你無法和家人團聚。」
「但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暫時的。」
「無論何時何地,你的家人都在等待你。」
「我們知道總有一天會再次和家人擁抱在一起。」
「‘尤’你就是年。」
無獨有偶,2022年春節,同為意甲名門的AC米蘭,推出的賀歲短片,同樣聚焦家庭與親情兩大內核。不同于尤文的沉郁,紅黑軍團的出品,是喜聞樂見的美好結局。短片刻畫了一個米蘭球迷三口之家的溫情故事。春節回家,臨睡前,作為羅森內里的兒子依然不忘調一個比賽時間的鬧鐘。起床后,他卻驚訝地發現,父母甚至比他還早就守候在電視機前。“兒子難得回來,咱爺倆不得好好看場比賽嘛!”父親的話語,以及母親對米蘭球員知識的惡補,為一場普通的意甲聯賽,增添了一份團圓的祥和。此時,母親以“一位中國羅森內里的妻子”的身份,向球隊致信,此處按下不表,為之后的高潮埋下伏筆。
然而,團圓并非全片的高潮。一家人共同觀賽的鏡頭過后,兒子代入自身視角,回顧了自己的羅森內里編年史,將球隊戰史與家庭記憶巧妙結合,貫徹“米蘭是與父母的共同話題”的主題。隨后,話鋒一轉,敘事主題升華到“雙向奔赴”。米蘭主帥皮奧利代表球隊,向這個家庭發出了回信。此時,所有中國米蘭球迷,都變成了傾聽回信的劉明。“那些支持著我們追逐紅黑色夢想的人,才是真正最偉大的人”?,不僅傳達了對米蘭球迷始終追隨的感謝,更是借助親情這一紐帶,撥動家庭這根心弦,實現了與廣大中國球迷的情感共鳴,升華了賀歲視頻的主題——愛,可以是雙向奔赴。
家庭與親情元素之外,更多不限于表層的文化符號,也開始走進歐洲豪門拜年玩法的視線。2022年春節,曼城推出《傳城》賀歲短片,在以球迷家庭為主角的同時,引入中國茶文化,傳達“茶如人生,亦如足球。優雅溫存,苦去甘來。”的別樣理念。在春節期間的布滿眼簾的大紅色中,曼城的賀歲片,確實宛如一杯清茶,淡雅又不失莊重,與瓜迪奧拉夢寐以求的傳控足球一脈相承。在基調上,曼城走出了鶴立雞群的差異化路線,開辟了占領內容高地的新途徑。
在聯系中國文化符號這一方面,巴薩的創意同樣值得稱贊。2020年,巴薩攜手中國美術學院,為中國球迷創作了一系列中國風的主題海報。2021年,巴薩攜手宮廷畫藝術家愛新覺羅·恒錦,推出了《巴薩錦繡山河圖》,以山水畫卷的形式,融合東方明珠、天安門、絲綢之路、諾坎普球場等意象,繪制了一幅跨越時空界限的壯闊篇章。
【結語】
從簡單的表面文章,到走心的講好故事,歐洲豪門拜年花樣豐富的背后,是對中國球迷市場的愈發重視。起初,只要疊加中國元素,便可捕獲中國球迷們的芳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中國球迷審美的升級,唯有在內容和創意上花費心思,方可滿足大家越發挑剔的品味,才能贏得大家的情感認同,構建更為穩固的情感聯系。
有人說,過年回家的理由,因為最暖的記憶在那里,最牽掛你的人在那里,不管多晚都為你點亮的那盞燈在那里。對廣大球迷朋友們而言,各自的主隊,就是各自的心靈家園所在。每年一度的主隊春節拜年,更像是一種儀式,讓萬里之外的主隊,跨越地域的阻隔,強化與擁躉們的情感聯結與共鳴,在儀式中,實現共同意識的升華與加冕。
在此,也祝廣大球迷朋友們,新春愉快,心想事成,主隊連戰連捷,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