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 阿里戰略投資筑成商業帝國:總投資額破8000億

發布時間:2021-02-05 11:13:40  |  來源:IT之家  

2月5日消息 2021 年伊始,阿里巴巴投資版圖再度引發輿論熱議。2 月 5 日 0 點,蝦米音樂正式停止服務,這意味著阿里系旗下又一家獨角獸黯然離場。

另一方面,最近十年來,阿里的每一筆看似分散在各領域的投資,其實都在為以 “電商”為核心的商業生態鋪路。當前構建的資本帝國總價值已相當于 A 股總市值的七分之一。

IT之家獲悉,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日前推出《2011-2020 年阿里巴巴投資數據報告》,盤點阿里資本近十年的投資歷程,深度剖析阿里資本版圖。

歷史總投資額達 8276.9 億,獨立投資占比高達 34.1%

從阿里系資本的基本構成來看,除了阿里巴巴本身外,對外投資事件主要集中在螞蟻集團、阿里影業、阿里云、阿里健康、螞蟻金服、菜鳥網絡、天貓等投資主體。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底,阿里系共對外投資 433 家公司,發起 / 參與投資事件 529 起,總披露投資金額達 8276.9 億元人民幣。其中,阿里巴巴參與投資事件 360 起,螞蟻金服參與 128 起,其他則主要由阿里影業、阿里健康、菜鳥網絡等投資主體所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 529 起投資事件中,獨立投資事件共有 292 起,披露投資金額 2820.74 億元人民幣,在總投資金額中的占比高達 34.1%。業內普遍認為,相比于騰訊對外投資更偏重于戰略入股的策略,阿里更偏愛全面并購,在投資中占有更多話語權,34.1% 的獨立投資事件占比數據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2018 年為十年最高峰,2020 年單筆投資金額創紀錄

阿里巴巴自 1999 年成立至今已有 21 年,其中 97.5% 的投資活動發生于 2011-2020 年間。

企查查數據顯示,十年來,阿里系對外投資事件共 516 起,總投資金額達 8262.3 億元人民幣,平均每起投資金額為 16 億。其中,2018 年是阿里投資的高峰期,全年公開參與投資事件達 117 起,披露投資金額約 1980.16 億。2019 年投資熱度有所下降,投資事件驟減至 65 起,總金額也降至 1035.29 億。

2020 年,阿里系資本參與投資事件僅 35 起,披露投資金額為 862 億元,可見受新冠疫情等大環境影響,資本也更加慎重。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 年單筆投資金額達到 24.63 億元,同比增長 54.61%,創造歷年來最高紀錄。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 年總共 35 筆投資事件中,金額排名前兩位的分別為高鑫零售和恒大地產,均為實體重資產項目。由本地生活衍生出的社區團購項目 “十薈團”在一年內連續兩次獲得阿里投資,總披露投資金額超 18.8 億元人民幣。

早期偏好投資成長型企業,后期以 “戰略投資”布局

2008 年,阿里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時設立了阿里資本——當時是集團內的一個投資部。在頭三年時間里,阿里資本僅是 “試水”地零散、隨機、跟投,并集中在早期項目中。直到 2011 年下半年,阿里投資部招進了第一個有專業投資經驗的人選張鴻平,才逐漸形成了自有風格。

2015 年之前,阿里資本傾向投資處于 B 輪之前的成長型企業項目,3 年 12 起投資事件內 50% 項目處于 B 輪之前;2015 年,投資 C 輪及以上項目的數量首次超過 A 輪;此后,戰略投資事件占絕對的數量優勢,阿里逐漸形成以 “戰略投資”構筑資本帝國的投資風格。

戰略投資、并購項目單筆平均投資金額為 27 億元左右

從阿里對外投資的輪次分布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戰略投資共有 136 起,占比最高,“Pre-A 至 A + 輪”和 “C 輪及以上”分別以 99 起、84 起分列二三位。此外,并購也有 45 起。分析師發現,阿里在戰略投資、并購類項目中,單筆平均投資金額為 27 億元左右。不同于投資早期項目需要承擔各種未知風險和時間成本,待項目步入成熟期而直接收割能快速收獲穩定的生態流量。

阿里也曾在 2018 財年報中,明確提出不會出于純粹的財務原因進行投資和收購,而是側重于加強阿里的生態系統、創造戰略協同效應,并提高公司整體價值。

“云戰略”下企業服務成最熱行業,本地生活、消費零售、房產家居單筆投資額最高

從投資項目行業分布來看,阿里在企業服務、文化娛樂、電商、交通出行、金融和物流快遞這六大細分行業中的投資活動最為頻繁。企查查數據顯示,阿里在這六大細分領域內先后發起 371 起投資,累計披露投資金額達 5600.13 億元,是總投資金額的 67.13%。

本身就是電商平臺的阿里,并沒有過多投資其他電商平臺,而是把握自身 “電商”命脈的同時分投垂直領域,支持了幾個電商的模范生,如租賃電商平臺 “衣二三”、母嬰垂直電商 “寶寶樹”。其他更多的是在產業鏈的上下游,投一些可能的合作伙伴,比如做供應鏈的寶尊,比如物流企業百世匯通。

同時,阿里還在為 “互聯網 +”做基礎建設。其中,企業服務相關行業的投資事件多達 104 件,投資金額為 1285.42 億元,兩項數據均高居第一。近年來,阿里將云計算置于至高無上的戰略地位,由此相關的企業服務成為其最熱投資行業也在情理之中。此外,阿里嘗試著拓寬自身的商業邊界,與實體相結合,投資了銀泰、蘇寧;探索此前沒做過的文娛板塊,投資了萬達影業、分眾傳媒。

如果說阿里廣投資是為 “互聯網 +”做基礎建設和探索商業可能性,那么重金投資便是為打造 “阿里生態系統”留作鋪墊。

就細分行業內單項目平均投資金額來看,企業服務并不是阿里最舍得花錢的行業,平均每項投資金額 “僅”為 12.36 億元。而本地生活、消費零售和房產家居等與民生相關項目則是阿里花大手筆也要拿下的,企查查數據顯示,上述三大行業單筆投資金額分別為 41.28 億、37.24 億和 34.73 億元,近年來也在相關行業中都跑出了 “餓了么”“盒馬鮮生”這樣的佼佼者。至于房產家居行業,阿里在具體業務上并未貿然進入,而是參投了多個行業巨頭,如 “恒大地產”“居然之家”和 “美凱龍”。

項目投資金額 TOP20:餓了么、中國聯通高居前二,投資領域多元化

事實上,除了市場熱議程度頗高的互聯網獨角獸之外,阿里的投資布局版圖十分多元,這一點從單個項目的融資金額排名可見一斑。

在項目總投資金額 TOP20 榜單中,企查查數據顯示,餓了么以 802.41 億元的總融資額,成為阿里資金注入最多的一個項目,如今前者也已經成為阿里線下生活場景最大的流量入口。

中國聯通則以 780 億元緊隨其后。自 2017 年以來,中國聯通不斷深化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而阿里作為其重要的非國有戰略投資者之一果斷進場,也體現了阿里在因應國企制度性創新方面的嗅覺。

此外,總投資金額超過 400 億的項目,還有能夠幫助阿里拓展新零售渠道的高鑫零售,從港交所 “回 A”的郵儲銀行,以及另一大超級獨角獸滴滴出行。總投資金額超過 200 億的則由 Samyama、菜鳥網絡、蘇寧易購、恒大地產和哈啰出行。

而在單項目平均投資金額方面,中國聯通以 780 億排名第一,郵儲銀行、Samyama 分列二三名。

從 TOP20 的項目類型來看,除了餓了么、滴滴、菜鳥、蘇寧、ofo 等典型的互聯網項目外,其他主要類型還包括實體零售(高鑫零售、Samyama)、傳媒文化(分眾傳媒、萬達影業、華人文化)、國企央企(中國聯通、郵儲銀行)以及泛房地產(恒大地產、居然之家)等,體現了阿里投資布局的多元化策略。

關鍵詞: 阿里 投資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