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可怕的東西為什么是黑洞?巨大引力任何物質都無法從中逃離

發布時間:2020-11-10 08:58:54  |  來源:新浪科技  

北京時間 11 月 10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宇宙中,卻是沒有什么比黑洞更可怕了。

黑洞,是宇宙中一處引力極其強大的區域,任何物質都無法從中逃離。最近,黑洞這個話題也時常見諸報端。202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杰 · 彭羅斯,獲獎原因是他的數學工作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引力論的不可避免結果。安德里亞 · 格茲和萊茵哈德 · 亨澤爾共享了另一半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黑洞。

黑洞尤其可怕的理由有三。如果你掉入一個恒星死亡時形成的黑洞,你將會被撕碎;同樣地,所有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仿佛永遠都是饑腸轆轆;以及,物理定律在黑洞內不再適用。

克里斯 · 英佩究黑洞已有 30 多年,尤其專注研究潛伏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黑洞處于非活動狀態。但是,一旦活躍起來,它們會吞噬恒星和云氣,靠近黑洞的區域會比該區域所在的整個星系都更加耀眼。有活躍黑洞的星系,我們稱之為類星體。盡管過去數十年我們已經掌握了大量有關黑洞的信息,但仍有許多謎團等待我們去解決。

死于黑洞

一顆大質量恒星死亡時,可能會形成黑洞。恒星的核燃料用盡之后,其核心塌縮成為密度極大的物質,是原子核密度的一百倍還多。在如此大的密度之下,質子、中子和電子不再是離散的粒子。由于黑洞漆黑一片,所以我們只能在黑洞繞一顆正常恒星運行時,才能找到它。正常恒星的特性可以讓天文學家推測出該恒星的黑暗伴星——黑洞的特性。第一個被發現的黑洞是天鵝座 X-1,也是天鵝座星座中最明亮的 X 射線源。

黑洞是物質的墳墓;任何物質,甚至是光,都無法逃離黑洞。任何人掉入黑洞,等待他的命運將是一段非常痛苦的 “意大利面條化”過程。這是斯蒂芬 · 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提出的一個有趣比喻。在意大利面條化過程中,黑洞的巨大引力會把你拉得很長,把你的骨骼、肌肉、筋骨乃至分子一個個分開。但丁的詩歌《神曲》中刻在地獄之門上的文字——“入此門者了斷希望”,非常生動地描繪了這個過程。

每個星系中的饑餓怪物

在過去 30 年中,人們借助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所有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黑洞。星系越大,黑洞也越大。

大自然知道如何制造出質量天差地別的黑洞,從數倍于太陽質量的恒星殘骸到幾百億倍太陽質量的怪物等等。這之間的差距,好比一只蘋果和吉薩金字塔之間的差距一樣。

就在去年,天文學家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和其事件視界。這是位于 M87 橢圓星系中心的一個質量為 70 億太陽質量的巨獸。

它比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還大一千倍。這些黑洞大多數時候都是漆黑一片,但是當它們的引力吸引附近的恒星和云氣時,它們會爆發出劇烈的活動并釋放大量輻射。大質量黑洞的危險性存在于兩方面。首先,如果你靠得太近,巨大的引力會將你吸入黑洞。其次,如果它們正處于活躍的類星體階段,你可能會被高能量輻射烤焦。

類星體有多明亮?想象一下,夜晚,你盤旋在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上空。汽車、房屋和街道的燈光就是星系中的恒星。以此類推,活躍狀態的黑洞就好比洛杉磯市中心一個直徑 1 英寸的光源,卻照亮整座城市。類星體是宇宙中最耀眼的天體。

奇怪的超大質量黑洞

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 400 億倍,或者說是太陽系直徑的 20 倍。太陽系外行星的軌道周期是 250 年,而這個超大質量天體卻可以每三個月旋轉一周。它的外邊緣的移動速度是光速的一半。和所有黑洞一樣,超大黑洞也隱藏在事件視界背后,讓人無從知曉其真面目。而黑洞的中心則是一個奇點,即密度無限大的一個點。我們無法了解黑洞的內部,因為物理定律在這里不再適用。時間在事件視界處凍結,引力在奇點處變得無限大。

但有一個好消息是,如果你掉入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你可能有幸存活下來。和小一點的黑洞相比,雖然它們的引力更強,但張力卻弱一些,所以不會要了你的命。壞消息是,事件視界猶如深淵的邊緣。一旦進入了事件視界之后,再想出來絕無可能。所以,你掉入其中之后,即便沒有死,也逃不出來,更不用說向別人講述自己的經歷。

根據斯蒂芬 · 霍金的說法,黑洞正在緩慢地消失。在宇宙的遙遠未來,所有恒星都死去之后,所有星系在加速的宇宙膨脹作用下越來越分散之后,黑洞將是宇宙中最后留存的天體。

最大的黑洞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會消失。而這個很長時間,接近永恒。換言之就是,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近乎永恒存在。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