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PP被封禁后 印度人為抖音找了100多個替代品

發布時間:2020-10-27 11:34:58  |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印度,一個充滿了奇跡的國家,作為我們的友鄰,最近這個可愛的鄰居卻總是在搞事情。

6月29日晚,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發布了“中國APP禁令”。然后在7月29日、9月2日兩次加碼被封禁的中國APP數量,截止到現在共有165款中國APP在印度被禁止使用。魔幻的故事就這樣開啟了……

有大量用戶的中國APP被封禁的魔幻事件

中國出海APP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根據APP Annie的統計,2018年全印度非游戲類應用Facebook下載量居于首位,Messenger和WhatsApp位居第二和第四,TikTok僅排名第六。僅過了一年時間,TikTok就將Facebook甩下,成為下載量排名第一的應用。歡聚時代的直播應用Bigo Live、短視頻應用Likee也都榜上有名。

這次僅僅首批禁令清單中的59款中國APP在印度的總用戶數就超過了5億,在龐大用戶的中國APP退出后,絕大多數的印度智能手機用戶必然都會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市場空白。

不過這種空白沒有持續多久,可憐到沒有抖音刷的印度人在不久后發現了印度市場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Tik Tok”,比如TokTik、TikTik、Tik India、TkaTak、TakaTak……這畫風很像我上學時咱們國內出現過得高仿產品:比如“康師傅”與“唐師傅”,還有“洽洽”與“治治”……

當然不僅僅Tik Tok,還有SHAREit(茄子快傳)的替代品比如ShareKaro、Share Go、Share AlI……這些高仿APP不僅名字高仿,圖標高仿,操作UI也幾乎與原APP相同。因為國產APP的退出,現在印度應用商店中擠滿了山寨競爭者。

神奇的印度人和倒霉的中國APP

曾經的Shareit(茄子快傳)在印度擁有4億用戶,月活用戶達到了2億之多。在6月29日后這個數字一夜歸零,印度國產APP打著沒有廣告、印度制造的招牌迅速的瓜分了市場。這些狀況讓國內廠商非常尷尬,因為即便是今后印度取消禁令,中國APP可以重回印度市場,可是曾經的賽道上已經不止擁有原來的競爭者,還出現了很多本土氣息濃郁的山寨APP。

拿TikTok舉例,有媒體不完全統計,谷歌應用商店里一度出現了100多款山寨TikTok的App。在實施禁令一周后,印度的其他短視頻類APP如Roposo、Chingari、Trell、Mitron、TikTik、Moj的下載量迅速攀升,就連TokTik、TikTik、Tik India、TkaTak、TakaTak這些純純的高仿類APP也取得了不俗的下載量。

更有甚者,Chingari的聯合創始人蘇米特·戈什(Sumit Ghosh)直言,他打算復制TikTok的策略。他認為,山寨一個平臺并不一定總是錯的。甚至美國風投基金Accel的印度投資人斯沃普(Prayank Swaroop)在推特公開表示“如果你正在開發可以取代這些(被禁)APP的產品,請發郵件給我。”

現在不少的短視頻應用平臺已經陸續的獲得了融資,在禁令的第二天,印度短視頻平臺Mitron就獲得了種子資金投資。并且得益于禁令后幾個月內用戶的持續增長,TikTok的老對手ShareChat宣布獲得4000萬美元的投資,這正是接觸不久前ShareChai推出的自己的短視頻應用Moj。

隨著中國APP禁令的頒布、實施和升級,這些APP正在想盡辦法來占據中國出海APP撤退后留下的市場空白。

現階段中國APP在印度最后的生機

在中國APP退出印度市場后的這段時間,在政府、資本的推動下,原本的中國APP市場被迅速占領……

不過根據《財新》報道,印度應用市場中共有500余款來自中國的APP,在這其中還有很多中國公司在堅守陣地。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可能使用“馬甲包”企圖突破封鎖。因為印度雖然封禁了中國APP ,但是谷歌應用商店卻不會進行類似的篩查,開發商只需要利用個人賬戶就可以上傳應用。

這樣的操作方式似乎為不少被封禁的APP留下了一線生機,但是“馬甲包”不能在使用原來的品牌出現在應用市場,不僅需更換賬、圖標和名字,就連主體公司也必須進行更換。

需要注意的是,“馬甲包”雖然可以解決一部分企業的燃眉之急,使用原本的技術和賬號體系就可以突破印度的封鎖禁令。但是這樣的操作可能會帶來違法的風險,中國工商銀行孟買分行副總經理楊緒紅對《財經》分析,將下架的App換馬甲重新進入印度市場根本不可行,因為法院已經給這些公司下通知,如果繼續經營就涉嫌刑事違法,換馬甲后若被查出,將會面臨刑事責任。

投資的路也不好走

有趣的是,現在活躍在一線的替代中國APP的企業中都有中國資本的影子,比如順為資本和小米過去都參投了ShareChat,順為資本和小米過去都參投了ShareChat,則在去年收獲了騰訊的投資。字節跳動早在2016年就投資了印度新聞和電子書應用程序DailyHunt 2500萬美元。

2019年11月,Dailyhunt通過二級市場再次獲得了來自字節跳動的資金,今年4月,字節跳動又一次投資了Dailyhunt。禁令到來不久后,7月4日,Dailyhunt就宣布推出Josh,加入短視頻領域的競爭。

可以看出印度想要通化中方資本,不希望中國投資者在印度“單干”,而是采用和印度合作的方式進行深度捆綁。換句話說,印度希望中國投資本國企業,而不是直接把中國企業搬到印度國內。

不過現在投資的計入也越來越困難了,4月17日,印度政府更新了 FDI (外國直接投資)政策,要求來自印度接壤國家的資本在印投資時,必須事先獲得印度政府批準。這意味著不管是對在印企業的增資或投資行為,都要受到印度政府的審查。

如“馬甲包”一般,中國資本也找到了包裝進入印度路徑,如借道新加坡出海印度,或者在印度尋找當地人持有的公司,中國投資公司以協議控制的方式,獲得當地公司的利潤。

出路在哪里

面對印度的圍追堵截,中國APP如果想在印度市場賺錢那么出路在哪里呢?

其實在印度有許多無力組建技術剸斷的公司,在APP的產業鏈條上,既有批量出售代碼的供應商,也有可以定制服務的外包開發公司。這些供應商可以來自任何國家。有中國開發商表示,開發一款擁有微信般可以視頻、文字聊天,發送朋友圈動態的應用收五萬開發費,5%流水收入分成。

批量出售的代碼模版價格更為低廉。對外號稱TikTok的印度替代品的Mitron就被印媒發現,其源代碼是從巴基斯坦軟件開發商Qboxus公司購買的打包版本,原型是這家公司開發一款叫TicTic的山寨應用。該公司聯合創始人Shivank在接受采訪時承認了此事,公司起初只有2人,為了盡快上線App,直接購買了代碼模板,而這組代碼僅花費了34美元。

但是我們原本可以通過自主研發的APP在海外賺一筆打錢,但這樣被白白的分走一杯羹也是出于無奈……

總結

如今印方不斷加緊對我國APP封禁的步伐,雖然我國的“頭部”APP在印度已經所剩無幾,但是對于中小型企業的APP卻可以趁機去印度試試水。在此期間我們也要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并且積極開發海外市場。不斷的技術進步可以保證我們產品的競爭力,而開拓更多的海外市場可以更好的應對類似印度封禁中國APP這樣的圖書情況。

此外,對于其他尚未被封禁的國內出海企業應密切關注事態的最新進展。同時,出海印度市場的各類應用廠商應對數據合規與政府關系保持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