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1日報道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網站10月18日報道,科學家意外發現無線電信號可能有助于跟蹤太空垃圾并控制全球安全風險。
報道說,科學家正在利用與汽車無線電發聲相同的無線電傳輸技術,試驗可跟蹤數以千計繞軌衛星和太空垃圾的新型系統。
【資料圖】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史蒂文·廷蓋說:“2013年,我們打開這個稱為默奇森寬場陣列的新型無線電望遠鏡……(結果)很快就發現了顯然不屬于天體的信號。稍加探究,我們就跟蹤發現了事實:它們源自空間物體,是地球無線電站調頻傳輸信號反射。”
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發射入軌,跟蹤空間所有物體和無數太空垃圾碎片已成重大挑戰。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太空研究所副主任卡桑德拉·斯蒂爾說:“豌豆大小的物體可能對我們的關鍵技術所依賴的某顆衛星就是致命的。”
衛星提供重要的通信、天氣和導航信息,而且對防務也至關重要。
斯蒂爾博士說:“我們的耳目在太空。”
科廷大學已與諾瓦系統公司合作,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的彼得伯勒鎮搭建一個無源雷達系統。
它捕獲了調頻無線電信號反射,通過利用某些天體物理的加工處理專業知識后,有助于跟蹤地球軌道上的物體。
諾瓦系統公司的太空轄區項目經理尼克·肯普說:“通過位于彼得伯勒的雷達系統使用的這套成熟技術可以看到澳大利亞、新西蘭、乃至圣誕島的整個上空。如果這些傳感器遍布世界,實際上就能看到我們上空的所有物體。”
2018年,廷蓋教授及其團隊還與另一家公司——Silentium防務公司——合作,以較高的頻率利用了無源雷達。
彼得伯勒的這個試驗將研究使用低頻能夠發現什么。科學家利用不同的頻率可以探測出物體的不同體積和形狀。
廷蓋教授說,這些技術與研究發現表明了基礎科學投資對現實世界的影響。
上個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用一艘飛船撞擊小行星,看看是否能改變小行星的運行方向。新圖像顯示了隨之而來的前所未有的影響。
廷蓋教授說:“具備天體物理學背景,理解無線電天文學技術,是發展這種探測物體新途徑的基本條件。那確實是我們所從事的研究獨特的一面,因為它出自截然不同的知識領域。”
隨著最早今年將開始動工的世界規模最大的射電天文臺——位于澳大利亞西部的“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投入建設,科學家們激動地等待著下一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