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四川頻道
中國電信搶險隊員集結待命,準備渡河搶險。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資料圖】
瀘定地震發生后,導致甘孜州瀘定縣、雅安市石棉縣受災區域通信設施受損,造成部分偏遠行政村無信號。災情發生后,中國電信四川公司迅速響應,爭分奪秒搶通恢復通信。 在此次搶險中,中國電信將無人機、衛星車、天通衛星電話、魔鏡慧眼等信息化創新技術裝備應用于災害搶險通信保障實踐,第一時間實現受災地區通信覆蓋,及時為災區群眾提供了語音、短信、數據等通信服務,保障搶險救災信息暢通。 乘坐直升機,空降草科鄉保障通信 雅安市石棉縣草科鄉,是這次地震兩個方向、7個點位中路程最遠、道路最險、受災最重、貫通最難、搶險盲點最多的地方,災害成為信息孤島,急需徹底打通通信生命線。 9月6日15點00分,為搶通雅安市石棉縣草科鄉通信,中國電信四川公司搶險隊員廖華等2名技術人員,接搶險救災指揮部命令后,立刻攜帶KA衛星便攜站,從眉山驅車飛馳石棉中學臨時停機坪。17點30分,他們到達后,立即登上直升機飛往目的地。 由于這條航線是新航線,直升機首次實地飛行,雖然特別配備了4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但因傍晚飛行能見度差,山中氣流不穩,霧氣上升更增加了飛行難度,隨時可能因為任何一點小偏差導致機損人亡。但是,廖華絲毫沒想到自己的安危,作為曾經參與“5.12”汶川特大地震,“4.20”雅安蘆山地震等通信搶險任務,具備深厚技術積累和豐富應急通信搶險經驗的他來說,對這樣的困難和險情無所畏懼,他心里一直只想著快點到達、快速搶通! 飛機一落地目的地,廖華立馬跳下直升機,攜帶衛星設備快速趕往草科鄉政府指揮部。他一口氣沖上樓頂,立即投入搶通中。18點22分,KA衛星基站開通,為當地搶險指揮提供了重要保障。廖華因連日晝夜搶修而疲憊的臉上,終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乘坐沖鋒艇,打通信息生命線 石棉縣王崗坪鄉躍進村,距離瀘定6.8級地震震中很近,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區域之一,通信受損中斷。 面對道路不通、直升機無法降落、水路無法直達的復雜現狀,中國電信石棉前線指揮部緊急研究搶通方案,成立了由中國電信雅安分公司、四川機動通信局、四川通信服務有限公司雅安市分公司11名搶險隊員共同組成的搶險先鋒隊。 9月7日15點46分,第一搶險隊人員攜帶衛星電話到達躍進村區域,打通了信息孤島,躍進村通過衛星電話與外部聯系。 17點05分,便攜式基站緊急從磨西調運到王崗坪前線指揮部。 17點50分,通過塔吊成功將搶險設備和搶險隊員從大壩吊運到庫區沖鋒艇。 19點15分,第二搶險隊到達指定上岸地點,在上山道路多處中斷情況下,中國電信搶險隊員克服一切困難,攜帶便攜式基站、發電機、汽油等重達約180余斤的設備,于20點22分到達躍進村。 20點51分,通過緊張的安裝、調測,基站開通,成功實現了躍進村通信搶通,為救援提指揮供了通信保障,為這個靜寂的鄉村帶來了希望和溫暖。 徒步跋涉,打通和坪村通信 9月7日15點14分,中國電信四川公司搶險隊員李攀峰作為第八梯隊搶險隊員,從成都趕赴石棉。 9月8日,根據石棉縣搶險救災指揮部安排,李攀峰攜1套KA衛星便攜站、1部天通電話,于12點59分前往草科鄉。在道路嚴重受損的情況下,?在距離村莊7公里的地方,只能棄車徒步前進。一路上,李攀峰和搶險隊員們一道,一邊關注滑坡、一邊關注腳下,翻越了平時幾乎不可能翻越的山。 地震后,隨處可見的巨石瓦礫堆中,難尋下腳之處,時不時還要被植物牽絆,漸密的小雨又增加了道路的濕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保證自己和設備的安全。 歷經各種艱辛,在徒步跋涉2小時后,終于進入草科鄉和坪村。在受災群眾熱切渴求的目光中,9月8日15點50分,成功開通便攜衛星基站。 網絡打通了,和坪村黨支部書記洪富均十分高興,拍著李攀峰的肩膀,緊握著他的手,連聲說“還是電信好,靠得住”。立即通知全村“電信基站好了,大家快報平安”。 和平村不再是通信孤島。在震后的第4天,和坪村的老百姓終于與外界重新聯結,打出了一個個平安電話。 全村老百姓都擁向基站邊打電話、充電,而且直接把災民安置點搬到基站旁邊。村民們還給電信搶險隊員端來一大碗肉,還給他準備了被子和換洗衣服。
通過塔吊向沖鋒艇轉運搶險隊員和設備。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搶險隊員們背負應急通信設備前往和坪村。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廖華準備好通信設備,即將登機趕赴草科鄉。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廖華在草科鄉保障通信,調測設備。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供圖
關鍵詞: 中國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