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最高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境外作案占比達80%

發布時間:2022-09-06 15:49:31  |  來源:封面新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9月6日,最高法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人民法院依法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最高法刑三庭庭長馬巖在會上表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境外作案占比達80%,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社會危害更重,打擊難度更大。特別是對于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首要分子和骨干成員,堅決依法從嚴懲處,最大限度彰顯刑罰的功效。

最高法刑三庭庭長馬巖。

馬巖介紹,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鏈條化運作模式日益明顯,圍繞這一犯罪,滋生了大量周邊黑灰產業鏈,后者又助推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多發,成為前者屢打不絕的重要因素。人民法院著眼于斬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幫助鏈條,強化源頭預防管控,壓縮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滋生蔓延的空間,依法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關聯犯罪。

他強調,要打擊追贓并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時空跨度大,波及人數多,較傳統詐騙犯罪迷惑性更強,群眾往往很容易上當受騙并造成巨額財產損失。特別是一些普通群眾的治病錢、養老錢、上學錢等被騙走,導致因騙致貧,生活陷入困境,形成次生危害后果。

人民法院在依法嚴懲犯罪分子的同時,堅持盡最大努力挽回被騙群眾的經濟損失,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此次發布的被告人施德善等人詐騙案,法院在審判過程中,同步推進追贓挽損工作,協同有關部門及時查扣、凍結涉案賬戶贓款,動員被告人積極退贓退賠,及時發還被騙群眾,最大限度保護了被騙群眾的合法權益。

“電信網絡詐騙通常是集團或團伙作案,人員構成復雜、惡性程度不一、地位作用有別。特別是從近年來的情況看,一些未成年人、在校學生、剛畢業大學生受到犯罪集團蠱惑引誘或者欺騙而參與其中,不僅自己陷入違法犯罪的深淵,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馬巖表示,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用足用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該從寬的依法從寬,在法律框架內最大限度體現政策,彰顯司法溫度。

馬巖指出,繼續加大對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懲治力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個人信息安全。特別是對于非法獲取、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繼而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堅決依法予以嚴懲,徹底斬斷犯罪鏈條、鏟除黑灰產業。延伸審判職能,促進個人信息的行業監管。

此外,從司法實踐來看,一些企業、機構存在違法獲取、過度使用、非法交易個人信息的問題。人民法院要支持行業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健全個人信息日常監管和內部管理機制,為行業有效監管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關鍵詞: 電信網絡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電腦商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京ICP備2022022245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