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6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 記者 王亦君)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今天上午以網絡視頻形式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楊合慶說,開展有針對性的、精準性的宣傳教育和防范預警是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的重要實踐經驗,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三次審議稿(以下簡稱草案三次審議稿)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作了十分具體和細化的規定。
記者會現場
“可以說,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將宣傳教育和防范預警作為重中之重。” 楊合慶表示,立法從源頭上提高社會公眾對于電信網絡詐騙的識別和防范意識,同時提升大家識騙、防騙的能力,減少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發生;發揮各方面作用,包括新聞媒體的作用,共同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的發生,體現了社會共治。
【資料圖】
楊合慶回答記者提問
草案三次審議稿規定了各級政府和有關主管部門的宣傳教育職責,規定加強對老年人、青少年等群體的宣傳教育,提高宣傳教育的針對性、精準性,開展反詐宣傳教育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這“五進”活動。規定行業企業反電信網絡詐騙的提示、提醒和警示義務。規定了新聞單位和媒體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教育的義務。規定鼓勵群眾舉報的獎勵制度。 要求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企業建立電信網絡詐騙的預警勸阻系統,發現有出現電信網絡詐騙的苗頭和嫌疑的,及時對人民群眾進行勸阻。
有關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立法目的,楊合慶表示,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對于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都作了非常具體的規定,刑法的相關規定還多次作了修改完善,依法追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法律依據比較充分,我國政府有關部門近年來采取了多項舉措預防、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國的電信網絡詐騙活動仍然十分猖獗,嚴重危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嚴重損害了社會誠信和國家形象,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預防和懲治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的法律制度。
這部法律是一部“小切口”的專門法律,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急用先行,目的是要適應當前實踐迫切需要,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撐。
立足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和依法治理,側重前端防范。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發生的信息鏈、資金鏈、技術鏈、人員鏈等各個環節,加強防范性制度措施建設,變“亡羊補牢”為“未雨綢繆”,變重“打擊”為“打防管控” 并重。
壓實各方責任,對地方政府的屬地責任、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政法部門的懲治責任、企業的防范責任、公民提高防范意識等作出了全面規定,組合出拳,形成合力。
“相信隨著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制定、實施,必將能夠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的勢頭,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安全。”楊合慶說。
圖片來源:中國人大網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