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兩三萬元,連面都沒見到”“要線下接觸,先得刷個價值1萬元的禮物”……自稱“同城交友”“快速脫單”卻是“層層下套”“步步為銀”,讓交友過程異化為“交錢”,讓用戶成為被“收割”對象。你以為“緣分到了”,殊不知,從開始打開這個軟件聊天,你的錢包就已經被盯上了。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瑤海分局打掉一個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470余人,凍結資金5000余萬元,該詐騙團伙被全鏈條摧毀。
(資料圖片)
博眼球,曖昧廣告暗藏陷阱
2022年3月份,瑤海分局責任區刑警一隊接到受害人小周報警,稱其被詐騙2.7萬余元。經了解,受害人小周在網上看到某交友APP上“邂逅緣分、附近同城、真人認證、速配約會”的廣告信息后,帶著獵奇心理下載了一款名為“小對象”的APP,注冊登陸后,果然如同廣告介紹的那樣,每次上線都有女性主動向自己打招呼,且個個用戶頭像都是“美女”。殊不知,自己正一步步陷入詐騙團伙設下的圈套。
圖片來源于網絡想交友,步步充值人財兩空
“在這款APP里面,不停有美女加我好友,有的還給我發性感照片,但每次聊幾句后,再想發消息就得充值,聊語音、開視頻都是按時間收費,幾分鐘就能花掉好幾百。”為了能和心儀的“對象”早日見面,小周按照對方要求先后充值了2.7萬元,用于送禮物、聊天,但對方仍然不停要求他送禮物,這時小周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了“網絡騙子”,立即向警方報警求助。
圖片來源于網絡斬鏈條,詐騙團伙一網打盡
經調查,辦案民警發現“小對象”APP的背后是一個由APP開發公司、代理、聊手(主播)等成員組成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團伙。犯罪嫌疑人通過各類平臺向男性用戶實施精準引流、廣告投放,吸引單身男性下載使用。有些受害人為了自己的“女神”付出了幾十萬元的代價甚至背負網貸,卻不知道自己成為詐騙團伙的“獵物”。
民警現場在嫌疑人電腦上調查取證
在上級公安機關和相關警種部門支持、配合下,經過近3個月深入研判和縝密部署,瑤海分局組織專案民警奔赴15省60余市開展收網工作,共抓獲嫌疑人470余人,扣押電腦70余臺,手機200余部,凍結資金5000余萬元,對該犯罪團伙實現全鏈條打擊。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辦理中。
民警前往西安執行抓捕任務
警方提醒
網絡交友時,如果對方異常熱情、交往時間很短就要求確定“戀愛關系”,或提出在平臺上“充值、刷禮物、打榜”“投資”或生病救急等要求匯款轉賬的,更要留個心眼,切勿輕易相信對方的承諾,為了“甜言蜜語”而落入“溫柔陷阱”。
關鍵詞: 電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