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一位年約70歲的老年人到農行廣州城南江南西路支行,要求辦理一筆5萬元的轉賬業務,銀行工作人員向客戶核實業務用途時,老人家回復說,一個多年未見的侄子買房需要一筆錢,所以轉賬給他。工作人員繼續詢問,既然多年未見怎么斷定是老人家的侄子?老人家回答說,不久前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要他猜一猜是誰,老人家聽到聲音有點像他的一個侄子,于是問是不是他侄子,對方回答是,并說近期看中一套房,還差幾萬元,想向老人家先借點錢,于是老人家就想轉賬給他。老人家的回答引起了銀行員工的警惕,懷疑老人家遇到了電信詐騙,隨即向網點內勤行長匯報。
為進一步核實情況,內勤行長引導老人撥打了其女兒的電話,核實轉入賬戶人員的真實性。經過老人女兒的反復確認,并不認識這位“親戚”,而且事前已多次與老人溝通切勿轉賬。通過證實,網點工作人員確認老人遇到了電信詐騙,隨即撥打了屬地江南中派出所報警電話報警。同時,網點工作人員穩定老人情緒后,邀請老人到等候區稍作休息,進一步了解詐騙的相關情況,并對老人進行防詐騙的安全提示和宣傳。
民警與老人核實事件。銀行供圖民警到達現場與老人核實事件的具體情況后,斷定這是一起典型的“猜猜我是誰”的電信詐騙案件。隨后,老人家的女兒也到達網點,陪同老人家一同前往派出所對相關情況進行筆錄。
農行廣州城南江南西路支行員工對客戶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及豐富的反詐工作經驗,避免了客戶5萬元的資金損失,派出所民警及老人家的女兒對該行表示感謝,并給予了高度贊譽。
(專題丨撰文 何莉珊)
關鍵詞: